第51章捡到石头雕刻的龙头,他这还是第一次

这堆土,跟第一堆看上去不一样,里面有很多的冶炼厂倒过来的玻璃炉渣。*6_妖~墈.书\罔′ ,唔?错·内¨容!

这些“玻璃渣子”,有大有小,大块的有柚子那么大,小的比红枣都小,颜色黑乎乎的。

常顺捡了一块成年人拳头大小的拿到手里看了下,表面局部位置坑坑洼洼,不过很光滑。

要不是在这种垃圾堆里遇到大量的这种炉渣,如果是从砂石场那些石头里面或者其它地方偶尔看见一块这样的石头,说不定会将其当成“玻璃陨石”。

而它们的卖相确实很像陨石。

想了想,他最终捡了五块差不多都是拳头大小的这种冶炼炉渣。

常顺是个比较正派的人,他捡回去肯定不会把它们当做玻璃陨石卖给别人,只是单纯的收藏。

如果是其它搞古玩的,为了赚钱那就不一定了。

除了这些渣子,里面也有其它的一些杂物,比如说老电线杆上的绝缘瓷器材料、石块、近现代盘子、碗的残片,一些常见的陶片、瓦片等。

在里面寻找了一遍,他找了一个圆筒形的白色陶瓷绝缘材料。

这个用在电线杆上的绝缘材料,鸭蛋大小,表面有一个闪电标志,旁边写有日期——1974。

如果没有日期、标志,他就不打算捡了。

看完这处渣土堆,常顺又往旁边的另一个渣土堆看去。

这边的渣土堆,错落分布,渣土车倒土,都是随机。

第三堆土包括接下来的几处土堆,里面有东西,但依然普通,常顺又找到了几个民国时期的老药瓶,几块民窑瓷片。/零~点!看¨书^ *芜,错\内′容?

至于五六十年代的瓶子,他并没有要。

在看着这些土堆时,他发现这些渣土堆的上面以及附近都有一些脚印,应该是之前捡铁或者捡破烂的人留下的。

继续寻找,当走到一处混合着很多青色砖块的土堆旁边时,他忽然间看见土堆下方有一个青石雕刻的石狮子。

只不过这石狮子残缺的很厉害,只剩下了半个身体,它的头部也被砸残了。

这情形,一看就能猜到是特殊年代的人干的,不然好好的没人会打砸、破坏这些东西。

狮子并不大,完整的话,高度估计有半米左右,把它抱起来试了一下重量,大概有30斤。

常顺看过之后把它暂时又放在了边上,在这堆土的其它位置看了起来。

不多久,一个同样是石头雕刻的造型看着有些奇特的物品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

这个石头混在带有青砖的土层里,并不像刚刚看见的狮子那样被人弄到了外面。

仅仅只是从外面看到的情况看不清楚到底是啥,不过他知道,这东西肯定不会是天生的,而是人为制作的物件。

现在他不用机器探测寻宝,也没有用小洋镐、铁锹之类的工具。

走到不远处垫有砖渣的路面部分,他捡了一块顺手的木头过来,开始在青石附近“挖”起了土层。

对于砖渣,里面混合有拆除房子之后遗留的木料很正常。/薪\完*夲¢鉮!戦_ *哽·新_嶵·快-

包括其它的一些塑料类物品,也都可以捡过来使用。

土层没有经过雨水的滋润,倒下来的时间也不久,并不是很难挖掘,“挖”了大概两三分钟,青石制作的物品就能被他搬翘动了。

当常顺把它整体弄出来,清理了面上的泥土看过之后,有些意外,发现它居然是一个龙头。

这个石头制作的龙头,应该是某个建筑装在房子上面的,它是长条形,头部往上,嘴巴张开,长度约一尺。

龙头同样不是完整的,不过还好,头部还算完整,至于后面断掉的部分,价值不大,断了也无所谓。

捡到石头雕刻的龙头,他这还是第一次。

它不是很重,应该在20斤左右。

把它放到之前的那个石狮子旁边,常顺又在土堆面上寻找了起来。

不过并没有其它发现。

想了想,他打算先把看见的这两块石器搬到车上去,然后再过来挨着查看其它的渣土堆。

于是就搬起了龙头,把它扛在了肩上,向着停车的地方走去。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不想花钱就能玩收藏,还是玩到代的真品,完全可以像现在的常顺这样,去户外的渣土场寻找东西、捡一些具有年代的物品。

这些物品都可能是你之前想象不到的物件,毕竟寻宝充

满着未知。

什么瓷片、铜钱铜元、高古陶器、铜器杂件、碑刻古砖、一些奇石等,都可能遇到。

来回转了两趟,他己经是汗流浃背,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不过这样也挺好的,只当是锻炼了身体,他自己的想法,去土场或者户外走走看看,怎么的都比坐在茶馆打麻将一打打一天乌烟瘴气的好多了。

回到先前的那处渣土堆,接下来的寻找,把剩下的土堆看完,他没有找到理想中的官窑瓷器,也没有找到鎏金佛像、珍贵的青铜器、金银之类价值大的物件。

之所以没有找到,或许是因为还没有挖到好地方,或许是东西藏在了土堆里面没有被推土机推开。

不过他相信只要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过来,总会有机会找到。

虽然没找到那些价值巨大的,但又发现了一些民窑精品瓷片、一个青石制作的香炉、两个木头雕刻的佛像、一块残缺的碑刻以及一个破损的弥勒佛造型像。

民窑精品瓷片,有10斤左右,里面有一个青花小罐近乎完整。

这个青花罐普通的八十年代那种罐头瓶大小,很厚实,类似于天字罐的造型,面上的图案是“福壽”题材,有“福壽”二字以及蝙蝠、寿桃等纹饰。

它残缺的地方依然在罐口位置,有一个大拇指指甲壳大小的豁口。

青石制作的香炉,量米用的“升子”那样的形状,底部有西足,面上雕刻有花卉图案。

它同样有残,残缺的位置是西足都被人敲断了。

不过这还好,回去了找师傅切割整齐,一样好看。

木头雕刻的佛像,一个是漆木器,另外一个是原生态雕刻。

漆木器因为有油漆的防护,看上去还比较完整,原生态的那个却己经腐蚀严重。

这两个佛像同样只剩下了一部分,还是在那个年代被人损坏的。

残缺的碑刻,只有一小半,从上面的文字看,是寺庙功德碑。

它的边缘位置雕刻有精美的莲花图案,还用朱砂涂抹过。

这个不算重,如果是完整的,他搬不动的情况下,常顺是不会要的。

破损的弥勒佛造型像,也是瓷器,民国时期,它剩下大约西分之一的部分。

这个造型像比较大,比地摊上平时看见的那种要大很多。

只是头部就有成年人拳头大小。

任何地方、任何城市特殊年代的垃圾堆,只要被人发现,重新转移渣土,里面必然都能够找到有收藏价值的东西。

毕竟他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在“破4jiu”那种环境下,人们偷摸着扔掉的或者故意毁坏的,最终都当成了垃圾扔掉。

在他寻找完,把东西都拿到车上去了之后,差不多己经五点半。

那些捡铁的人,己经有人骑着三轮车来到了土场,他们应该是晚上加班去修路垫砖渣的位置捡铁。

在他返回的路上,遇到三舅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三舅妈也过来了,他停下车简单跟他们打了一声招呼。

路过先前挖机、后八轮渣土车停留的那处特殊年代垃圾堆位置,常顺发现挖机己经开始工作,正在装车。

现在天差不多己经黑了,要是再早点,他会过去看看情况。

想了想,他打算还是等以后白天有时间了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