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阿拉汉斯坦战场
1941年9月4日,倭国攻占阿拉汉斯坦重要城市赫拉特。?x-q^k-s¨w?.\c^o′m′
该城市是靠近波斯边境,是连接中东洲、波斯和炎国西疆地区的重要贸易中转站。
倭国占领了这里,就等于打开了进攻炎国西部地区的大门。
炎国统帅部不得不紧急调派正在休整的徐叔震兵团支援阿拉汉斯坦战场。
“胤飞,胤起,你们这是怎么打的?钢铁雄狮也被人家打成这样?”
赶来支援的朱胤雄一看到自己的两个弟弟就埋怨了一通。
他这个安西王再打下去就要变成北庭王了。
“哥,咱这不也是被打蒙了吗?”
“谁也没想到小鬼子的战术这么邪乎啊?”
朱胤飞和朱胤起有点无奈,虽然他们的坦克团消灭了敌人300多辆坦克,还打死了3000多名步兵,但是战败就是战败,他们确实被赶出了赫拉特。
其实小鬼子这也是被逼急了,前期的战争中,由于双方巨大的科技差距,小鬼子的武器除了海军之外几乎全面落后。
为此小鬼子除了向盟军求援之外,就不得不发挥自己的种族优势,搞点极端一点的战术了。
实际上从前期的“神风特攻”就可以看出,倭国在面对炎国军队的时候是有点力不从心的。
小鬼子发明这些战术其实也是被逼无奈。·3!3^y!u′e.d·u′.~c~o,m/
不过从实战效果来看,在战术打击方面对敌人造成的心理震撼还是非常大的。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从容面对丧尸一样的悍不畏死的敌人的反复冲击的。
只不过这些歪门战术造成的实际杀伤效果有限。
比如说朱胤飞和朱胤起所在的他坦克团,一场大战下来仅仅有23辆坦克被摧毁,倒是负伤住院的坦克兵有不少。
要不是炎国统帅部为了避免巨大伤亡,实际上也不会从赫拉特撤退。
归根结底,战争就是要用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的弱势。
炎夏帝国还有优势没用就没有必要用坦克跟敌人的肉弹死磕。
“上次支援我们的空军部队也调到阿拉汉斯坦战场了,接下来要让小鬼子好好尝一尝地狱烈火的滋味!”
朱胤雄所说的自然是炎夏军队的优势——空军。
不管是从飞机性能还是从战术水平,还是从武器装备方面,炎夏帝国空军都要远远超过倭国空军。
所以统帅部才会命令阿拉汉斯坦方面军暂时撤退,等待支援的。
面对敌人步兵的集团式冲锋,还有什么比云爆弹更合适的武器呢?
尤其是炎国空军装备的“火鸟”对地攻击机,就是专门干这种活的。
“火鸟”对地攻击机(生产型号:1940ii型俯冲轰炸机):
长度11.84米
翼展15.25米
高度4.78米
空重5,429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11,340公斤(挂载3600公斤弹药时)
发动机1x 莱特 r-3350-26wA "双旋风" 活塞引擎
功率2,700马力(带涡轮增压)
最大速度518公里/小时(海平面)
巡航速度310公里/小时
航程2,110公里(带副油箱,转场运输距离)
作战半径560公里(典型对地任务,战场攻击距离)
实用升限8,685米
爬升率11.7米/秒
武器挂载能力:
1. 挂载点
15个外挂点(机翼下7对 + 机身中线1个),总载弹量3600公斤,相当于:
4枚 2,000磅炸弹或
8枚 1,000磅炸弹 + 火箭弹巢,或
12枚 500磅炸弹 + 副油箱,或
混合挂载(炸弹、火箭弹、凝固汽油弹、云爆弹、深水炸弹等)。¢萝-拉?晓-说! +追·罪,欣?章-踕,
2. 固定武器
4x 20mm m3机炮(每门备弹200发)。
装甲防护
驾驶舱:防弹玻璃 + 12.7mm钢板包裹。
引擎:部分关键部位加装装甲。
自封油箱:减少被击中后起火概率。
目前,这种飞机才刚刚装备炎夏帝国空军,数量只有一个飞行大队1
2架飞机。
但是从实战效果来看,这一个飞行大队就足以遮蔽半径12-24平方公里的战场面积,对敌人的重兵集群进行毁灭性打击。
所以,炎夏帝国统帅部才会让前线部队暂时撤退以等待火鸟飞行大队的增援。
同时帝国统帅部还向阿拉汉斯坦方面军增派了朱胤雄所在的第三军,用以协助阿拉汉斯坦方面军反攻波斯。
不过倭国在拦截机方面还是有点东西的,比如说他们的“紫电”拦截机,就足以对火鸟造成致命威胁。
“紫电”拦截机(生产型号:n1k2-j "shiden-kai")
长度9.35米
翼展12.00米
高度3.96米
空重2,89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4,310公斤
发动机1x 中岛"誉"21型(nk9h homare 21) 18缸气冷引擎
功率1,990马力(紧急战斗功率)
最大速度595公里/小时(6,000米高度)
巡航速度370公里/小时
爬升率12.5米/秒(至6,000米需7分30秒)
实用升限10,760米
航程1,400公里(带副油箱)作战半径
560公里(典型空战任务)
武器配置
固定武器:
4x 20mm 九九式二号机炮(机翼安装,每门备弹 200发)。
由于配备了涡轮增压器,所以这款飞机在6,000米高度时速度能达到达615公里,低空战斗性能非常强大,足以对火鸟造成致命威胁。
与之相对应的,炎夏帝国的“红鹰三型”战斗机也是为敌人量身配置的。
这款飞机是在“红鹰一型”战斗机基础上的改进型,主要是增加了发动机功率和火力密度,主要用来中低空缠斗和为轰炸机提供护航。
由于这款飞机造价低廉,易于生产,炎夏帝国在战争之前就生产了超过2000架,在战后又生产了超过5000架,并且大量装备盟军。
目前,这款飞机也出现在了罗刹国战场上,成为了同盟国的主力空战机型。
炎夏帝国统帅部的战略规划就是在阿拉汉斯坦战场上打开倭国和奥德曼帝国组成的东进兵团,然后进入波斯,占领倭国目前最重要的油田阿扎德甘油田,削弱倭国的战争潜力。
同时挤压联盟国的战略空间,打通通往奥德曼帝国的陆上通道,为重新掌控这个世界十字路口做好战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