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刘建国最喜欢交朋友了

到了餐厅。_微~趣-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看到桌上已经摆放了四盘菜。

大家都很惊讶!

鱼香肉丝。

麻婆豆腐。

宫保鸡丁。

夫妻肺片。

有凉菜有热菜。

不说味道怎么样。

单是看着半个小时就出来了四个菜,说明刘建国这手艺是真的没话说。

而且从这色泽上看,就知道这菜应该错不了。

看了让人口舌生津。

“清蒸江团来了!”

刘建国端着下一个菜上来,将菜摆上桌。

看到大家在发愣!

开口道。

“你们不饿?”

大领导这才反应过来。

招呼大家坐下。

冲刘建国比了个大拇指。

“小刘,真是个多面手啊!”

从建国同志到小刘,显然称呼上亲近了不少。

刘建国摆摆手。

随便做的一些家常菜,也不知道能不能合大家的胃口。

就算是大家吃的不满意,也别说。

说了我也不听,听了也无能为力!

哈哈哈。

听了刘建国的话,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顿饭让大家等了不少时间,此时大家也不再客气,纷纷坐下。

领导夫人招呼刘建国。

“建国,一起坐下来吃吧!”

你们先吃着。

今天我是厨师,自然要将各位伺候舒服了。

锅上的菜正在烧着呢。

还好吴果柱将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要不然你们可有的等了!

说完。

刘建国返身去了厨房。

陈秘书拿出酒,给每位都倒上。

大家一起端起了杯子。

大领导感慨!

“今天这顿饭,还真是曲折,不过总算能吃上口热乎饭了!”

一杯酒下肚。

大领导夹起自己面前的鱼香肉丝。?如?文`网_ -更?新·最,快¢

鱼香肉丝这道菜,算是比较年轻的菜,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在1908年的《蓉城通览》一书中,记载了1328中川味菜肴中,还没有鱼香肉丝的记载。

但是这道菜被人发明出来之后。

立即风靡传播。

算是一道很具有代表性的川菜了。

菜一入口,大领导的眼神就变了。

这比他以前吃过的所有的鱼香肉丝都要好吃。

忍不住赞叹!

“这味道,正宗!”

这就是他想象中极致的味道。

大领导迫不及待的将所有的菜都尝了一遍。

忍不住感慨道!

“小刘是真的厉害啊!”

“他这种钻研的精神,真的很值得大家去学习。”

不光是在工作上。

就说这做菜。

“要是没有钻研的精神,肯定做不出这样的味道来!”

“说句不好听的。”

“就算如果不干机械方面的活,去做厨师,也绝对会成为最顶尖的那一拨!”

这是很高的赞誉了。

但是大家尝了刘建国的手艺之后。

都觉得,大领导说的这番话,一点夸张的成分都没有。

不管是不是老饕。

饭总是要吃的。

何况这些人都是厂里的领导,对吃也是有研究的。

这菜一入口,好坏高下立判。

国宴级!

大家纷纷赞叹。

等刘建国忙好,菜都上来。

硬菜莫过于东坡肘子,水煮牛肉。

还有火锅肉,辣子鸡。

水煮肉片这些传统的川菜,将桌子摆满。

大领导端起杯子打趣道!

“我们来敬一下今天让我们不用饿着肚子的大功臣!”

刘建国连忙站起来回礼,连说不敢。

领导夫人开玩笑道!

那个叫吴果柱的同志临阵脱逃。

“换来建国上手做饭,我们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啊。\k*s^w/x.s,w?.`c.o/m~”

“确实是,确实是。”

大家哑然失笑,还真是这样的。

要不是傻柱撂挑子,他们就吃不到这样正宗的川菜了。

领导夫人对刘建国越看越满意。

要不是今天是第一次见面。

那么做显得有些唐突。

她都想要问问刘建国,要不要认个干亲了。

大家都饿了。

而且这些菜确实可口。

对着一桌子的菜,大家推杯换盏。

很快大家填饱了肚子,速度才放缓了下来。

大领导放下筷子擦了擦手。

开口道。

“小刘,这一次的工业标兵,到时候你准备一下发言稿。”

啊?

刘建国一阵惊讶。

其他人脸上倒是没有什么惊讶。

显然,这是大家商量好的。

工业标兵啊!

在这大家都相信“劳动人民最光荣”的年代。

能获得工业标兵的称号,无疑是一种无上的荣誉。

工业领域,一年只有一位。

有了这个身份,无疑多了一道护身符。

“大领导,我敬您!”

刘建国没有假意推辞,端起酒杯,直接一口闷了。

这又获得了其他人的赞赏。

虽然刘建国还年轻。

但是从他干的这些事上,他获得这项殊荣,谁也挑不出个不是来。

有奖励。

自然也有敦促的。

大领导看着肉联厂的钟厂长,开口道:

“老钟同志,你们还要加把劲啊!”

这肉联厂主厂确实干的不错。

但是那刚成立的罐头厂,还需要加把劲。

现在的良品率,还是要提高提高。

刘建国有些惊讶。

他没想到,现在肉联厂竟然就成立了罐头厂。

不过想想也明白了。

这年头,和后世不同。

大家肚子里都没什么油水,买肉的话,自然都希望能买到肥膘肉。

就算买不到肥膘肉,精肉也凑合。

但是那些排骨和大骨头,就真的无人问津了。

浪费钱不是?

肉联厂每天都要宰杀很多的猪。

这排骨就积压了很多不好处理。

所以肉联厂才决定成了一个罐头分厂。

将不用的排骨,做成罐头。

这就是肉联厂罐头分厂的由来。

听了大领导的话,钟厂长一脸苦笑。

无奈说道!!!我倒是想要加把劲。

但是现在罐头厂成立时间不久,技术什么的都还在摸索中。

工艺我们也改良了不少次。

但是罐头封装时候的突角问题,一直找不到很好的办法。

现在的罐头,都是用金属罐封装的。

用金属罐。

确实容易出现突角的问题。

这也是造成现在罐头的不合格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刘建国在大学期间。

在课上,老师也是讲过这个课题。

那会自然不是问题。

但是现在,在这草创初期,就算是厂里发现这个问题,想要解决,也是很大的难题。

毕竟对于很多厂来说,能生产出来已经不容易而来。

改良工艺。

难!

此时听到钟厂长的话。

刘建国随口说道。

“突角的问题,应该可以通过改良工艺来解决吧!”

听到刘建国搭话,钟厂长眼前一亮。

连忙说道。

“小刘专家,讲讲!”

刘建国找了个理由说道:

“我也是之前在外国的书上看到过。”

“你们罐头厂的排骨罐头,工艺流程是先预煮,然后油炸,切块,罐装,然后再封口杀菌,最后包装吗?”

钟厂长眨巴眨巴眼睛。

有些尴尬的说道。

“我们罐头厂有专门的人负责,我很少过去。”

“对于这个流程,还真的不太了解。”

刘建国无语。

没有懂的人在这,自己说了也白说啊。

不过看着钟厂长期待的眼神。

刘建国还是说道。

“我也不太清楚。”

“不过我说说,你听听,至于对不对,还要验证。”

“解决罐头突角,有几个方法。”

“第一,提高罐子的强度,换好点的马蹄铁,这个你肯定也知道,但是成本比较高。”

“第二,控制汤汁的温度,控制温度让罐子缓慢释放压力,就可以有效减少突角,当然具体的多少温度,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

“第三……”

刘建国侃侃而谈。

但是旁边的人一点没有轻视的样子。

而且眼神越来越惊讶。

罐头厂束手无策的问题,在刘建国这里,竟然还有解决的一二三四方法。

只不过钟厂长对罐头厂具体情况不了解。

急的抓耳挠腮。

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开口道。

“小刘专家,你说的这些我实在不懂。”

“要不你抽空到我们的罐头厂一趟,给我们好好看看?”

“我和老宋的关系也不错的,你帮老牛解决,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钟厂长幽怨的像个受气的小媳妇。

但是这体格子在这呢。

这动作出来,让刘建国浑身起鸡皮疙瘩。

“去可以去。”

“但是我也不能保证说有效果,你可不要抱太大希望!”

“没事,您去就行!”

“我先敬小刘专家您一杯。”

“不管成不成,老钟我承你的这份人情!”

听到刘建国同意,钟厂长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至少是个希望啊!

看到因为请动刘建国去一趟,钟厂长一脸感恩戴德的模样,宋厂长很是感慨。

他还记得刘建国第一天去轧钢厂。

那有些青涩的样子。

刘建国倒是对改善罐头突角问题,有着不小的信心。

何况!解决了这件事。

那也算是和肉联厂交上朋友了。

嗯~~~

刘建国最喜欢交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