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这一趟不能白跑
“阿宁身手不错,又很狡诈,会不会是她装的?”无邪有点不相信阿宁变成了傻子。
“我看看。”张海峡上前,蹲在被控的阿宁面前。
他先是用手在她眼前挥了几下,随后撑开了她的眼皮,用手电筒照向她的瞳孔。
强光下,她的瞳孔竟然没有丝毫变化。
张海峡心下佩服,嘴上却说道:“瞳孔呆滞,眼睛对外界毫无反应,不是装出来的。”
“会不会是里面有什么东西将她吓傻了?”
无邪跟阿宁相处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无法通过阿宁的性格上来判断她的承压能力。
“要比吓傻严重的多,人的瞳孔近在咫尺的动静动作下,很难不会没有任何反应。”
张海峡叹了口气。
“我只能看出这点,至于到底怎么回事,只能到专业的医院去检查。”
无邪犹豫了下,先是问了林若言。
“师父,阿宁之前那样做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放着她这个活生生的人不管又于心不忍,要不然我们先将她带出去再说?”
“你自己决定。”林若言给了一句话,没有反对也没有支持。
“小哥,海峡哥你们看呢?”无邪又征求了几人的意见。?s/s¨x¢i~a,o^s/h·u!o\._c′o~m¢
“逃离计划是你想的,你决定就好。”
黑灯笼回了一句,几人对于他的想法持无所谓态度。
“但都到了这里,我打算去里面看下。如果尽头跟别处相连,还要想办法将这门洞堵好。以免造出水下漩涡,影响我们离开。”
“我刚才看着黑暗深处这样想,才神智模糊跑了进来。”无邪认同黑灯笼的想法。
“反正己经进来了,我们这么多人,师父你看谁行为不对,立马打醒对方。”
“嗯。”
无邪一瘸一拐的,速度要比张启灵他们慢了许多。
几分钟就走到了尽头。
他看到挂满金色小铃铛的白色珊瑚树时,阿莫己经伸手摘了几个铃铛。
“小心别触发机关。”
青铜铃的清响,让无邪的精神恍惚了一下。
意识到这点时,他赶忙上前阻止。
“我就喜欢这些铃铛,留个纪念。”阿莫将那两个铃铛放进了腰包中。
见无事发生,无邪也放下心来,仔细去看那铃铛。
“从这铃铛上的花纹看起来,年代还在明代之前。”
无邪也上手去摘。
“这一趟也算没白来,师父,能多装就多装一点。?s-o·s^o¢x!s!w*.*c·o+m+铃铛上面只有一点铜锈,保存这么完好的古董铜铃很珍贵,比同等体积的黄金还要值钱。”
林若言听无邪这样说,一言难尽。
怎么感觉无邪现在变得跟多了一项鉴定古董价值的胖子差不多。
没危险的前提下,钱财是首位。
不过谁又跟钱过不去呢。
她转头一看,除了黑灯笼张海峡默默看着他们外,就连小哥都在摘铃铛往包里装。
“海峡,你和黑灯笼不打算带点纪念品出去吗?”
林若言的话说出口后,又想到他们两人的家业,不看重这些也正常,就也没再说。
她借助摘铃铛的遮掩,每隔一些铃铛,就摘一两个扔在空间。
张海峡黑灯笼两人对视了一眼,各自好笑。
还是上前选择了几个品相好一些的铃铛也摘下装了起来。
“不过这铃铛造型看起来跟鲁王宫的很像,威力却不大,最多吸引人进来。难道汪藏海这个风水大师,也去过那个战国墓?”
无邪越想越疑惑,拿了一个铃铛再次仔细观察。
他三叔迷晕的那些考古队人员没管,只单运出了小哥?
还是将所有考古人员都运了出去?
运出去的话,又是从哪里离开的沉船墓?
所有乱七八糟的线索,缠着一个线团。
他摸不清他们更多的目的。
只有找到三叔,才能找到解开乱团的线头。
可再仔细检查,这个洞里面也看不出有任何暗道。
“时间差不多了。”黑灯笼提醒。
几人将铃铛装好,再看那挂满珊瑚树的西十几个铃铛,如今只剩一些还稀稀拉拉的挂在上面。
“退到墓室那里,去砸墓顶吧。”张海峡好笑的看了眼林若言。
她正愁眉苦脸的看着剩余那些铃铛。
“麻烦阿莫你带上阿宁,黑先生能否帮我一起扶着无邪,也好走的快一些。”张海峡开口说道。
连黑灯笼点头,两人当先扶着无邪往外退去。
林若言趁着他们转身走了一小段,伸手握住其中一枝白色的珊瑚,将整个珊瑚树都收入了空间。
这一趟不能白跑。
“阿宁是装疯。”最前方的张海峡他们打的有灯光,后方黑暗中张启灵靠近林若言轻声说道。
“嗯。”
主墓室的宝顶距离地面有十米之高。
想要上去,只能借助那些金丝楠木柱爬到顶部支撑的横梁上。
但金丝楠木坚硬,无邪几人用镜子腿凿半天也才凿出几个可以让他们脚步借力的地方。
“这一根柱子造出能登上顶部的空间,需要很长啊,无邪,你确定能在涨潮时间完成吗?”
阿莫凿了几个,发现特费力气就有点不耐烦了。
“够用的,这外层劈开就好凿了。铜镜后那个门洞也不用我们管,最里面是死路。海水进去也不会产生漩涡,省了我们不少时间。”
无邪看她累了,就接过手继续凿。
“差不多了。”林若言看了一眼蜷缩在铜镜后的阿宁出声。
“师父你意思是?”
无邪看着她低头从背包中拿出的一卷承重很强的登山绳,有点发愣。
怎么师父的背包东西不多,却每次正好适合他们用?
他们也不是没带趁手的工具和绳子,只是被泉眼吸进来时,没拴死在身上的背包都被卷没了。
“我将这绳子挂到横梁上,你们再顺着绳子爬上去。”
林若言示意他们让开。
时间还够, 但张启灵看到林若言脸上的不耐之色,也没再阻止。
林若言踩着那些凿出的孔洞,上到最后一个孔洞时,借助最后一蹬之力,跳到了另外一根柱子上。
如此左右反复借力,她很快上到了最上方的横梁处。
横梁的高度离宝顶很近,坐在横梁上面伸手就能够到宝顶。
她将三十米长的登高绳对折,将绳头那端圈住横量,以两根绳头穿过对折处u形的方式,绑在了横梁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