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为了苍生
“报告。”一名作战参谋快步走到钟奎身后,声音平稳,“司令,高空侦察机刚刚传回川蜀战场的最新影像。”
钟奎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在华北的战局上,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参谋将一个平板电脑递到他面前,屏幕上播放着一段经过处理的俯拍画面。一条由无数光点组成的、仓皇的“长蛇”正在秦岭的山道中艰难蠕动,而在“长蛇”的后方,一片巨大到令人窒息的红色暗流,正缓缓地、却又坚定不移地向前漫灌,吞噬着沿途的一切。
“川蜀军区已于昨日全面溃败。黄仁政放弃了川蜀军区总部和苍溪县城,率领残部及幸存者向北突围,军民总人数约一百五十万。目前行军方向,是兰州。”参谋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只是在陈述事实,“追击的尸潮数量预估在一亿五千万左右。由于严寒,它们的整体移动速度受到限制,暂时无法追上黄仁政的车队。”
钟奎的目光终于从华北地图上移开,他看着屏幕上那惨烈的一幕。
“一天一夜。”他轻声说道,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整个战局做出评价,“川蜀军区拥有坚固工事,六十万部队,面对两亿先锋尸潮,居然只坚持了一天一夜。看来形势确实非常严峻。”
在他的数据模型里,川蜀军区至少应该能坚守五到七天。
“给我接通兰州总部。”钟奎下令道。
几秒钟后,张卫国那张如同花岗岩雕刻般的坚毅面孔出现在了指挥部的加密通讯屏幕上。
“钟奎同志,”张卫国率先开口,声音中透着一丝疲惫,“华北的战况如何?”
“一切顺利。”钟奎言简意赅地汇报完,立刻切入正题,“主席,我刚刚收到情报,黄仁政的部队已经溃败,正带着一百多万军民向兰州方向逃窜。您应该还记得,我当初向您提交的那份关于他的秘密报告。关于他的斑斑劣迹,关于他吞并友军、残杀同僚的手段。对于这样一头走投无路的野心家,您打算如何处置?”张卫国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沉默了片刻,沉重的叹息声通过电流传来:“钟奎,你的报告,我每一个字都记得。但是,大敌当前,那近七亿多的尸潮才是我们所有人的心腹之患。我们现在,绝对不能起内讧。任何事情,都要等到冬将军计划结束,以及这场决定我们存亡的丧尸大军北伐危机解除之后再说。”
他的目光变得深远而沉重:“丧尸危机爆发至今,我们国家的人口损失已经够惨重了。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残兵,更是超过一百万的平民。他们是我们的同胞,是龙国复兴最宝贵的火种。我们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至于黄仁政和他的那些亲信,来日方长。等危机解除了,我们会成立专门的军事法庭,对他们进行隔离审查,秋后算账。他们的罪行最终会受到审判,但不是现在。”
钟奎的眼神没有丝毫动摇,他早已料到张卫国会是这个答案。这是老一辈军人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与大局观。但他关心的,是这套逻辑在面对一个毫无底线的野心家时,会产生怎样致命的漏洞。
“我理解您的考量。”钟奎的语气依旧平稳,“那么,为了应对四川正在北上的尸潮和接应黄仁政,第一集团军群的兵力部署情况是怎样的?”
“情况紧急,我已经命令第一集团军群,将分散在各地的驻防部队紧急抽调,向陇南集结。”张卫国调出了兵力部署图,对钟奎这个他最信任的副手毫无保留,“目前的部署是,新疆留守三个军,维持对中亚的防御。宁夏三个军,青海三个军,作为矿场和油田的守备军和战略预备队。剩下的主力,十个军,全部部署在陇南地区,构筑防线。兰州城,留下一个军负责卫戍和后勤。”
听到最后一个数字,钟奎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出现了剧烈的情绪波动。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兰州只剩一个军?!主席,您不要命了?这是黄仁政的调虎离山之计!”
“钟奎,冷静。”张卫国沉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陇南的地理位置太过关键,它是阻挡尸潮进入甘肃腹地的唯一屏障。如果那里被一亿五千万尸潮冲破,我们所有人都得死。十个军的兵力是经过参谋部反复推演的,这是我们守住防线的最低要求。至于黄仁政的部队,等他们进入兰州休整之后,也可以立刻投入到兰州的防御工作中,我们兵力并不会减少。”
“我说的不是防御!”钟奎的声音变得尖锐而急促,像一把出鞘的利剑,“我说的是你不怕被黄仁政做了吗?!他不是军人,他是个没有底线的野心家!你把满城的兵力都调走,把一个空城留给他,这无异于引狼入室!他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你,夺取整个兰州城的控制权!”
“黄仁政,他还不至于那么穷凶极恶,刚进城就把我杀了。”张卫国的声音里透着一种军人的固执和自信,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抉择,“钟奎,你必须明白,这是从纯军事角度来看,唯一且最优的部署方案。如果我为了防备他,而削弱陇南的防线,导致尸潮长驱直入,那我们兰州,乃至整个西北联合基地,所有人都得死。为了天下苍生,为了这最后的根据地,这个险,我必须冒。”
屏幕里的张卫国,眼神坚定,他知道自己正在赌博,赌注是自己的性命,而赢来的,将是整个北方战局的稳定。钟奎死死地盯着张卫国,他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属于统帅的决绝与牺牲。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劝说。张卫国的逻辑是完美的,他的牺牲精神是伟大的,但他的对手,是一个不讲逻辑,也没有任何伟大情操的疯子。
良久,钟奎紧绷的身体松弛了下来。他闭上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某种可能。他所有的计算,所有的模型,在“人心”这个最不确定的变量面前,都显得如此无力。
“那好吧。”他重新睁开眼,声音恢复了平静,但那平静之下,是深不见底的担忧,“主席,请您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警卫力量,务必注意安全。”
通讯被切断。
钟奎久久地站在屏幕前,一动不动。他脑中推演着黄仁政进入兰州后的每一种可能。
政变、暗杀、夺权……
每一个推演的结果,都指向一个最坏的结局。
他低声喃喃自语,“主席的决策模型里,没有充分计算‘人性之恶’的权重。他用君子之心,去度量一个枭雄之腹。”
他转身,重新看向华北的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冷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