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沈阳光复
这座曾经的共和国工业长子,如今正被一袭厚重的白色寿衣所包裹。零下二十度的严寒,已经不是刀子,而是一柄无形的、沉重的铁锤,每一次挥舞,都仿佛要将空气都砸成冰晶。
风从光秃秃的街道上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冰屑,撞在林立的、早已失去玻璃的建筑上,发出鬼哭般的呜咽,比丧尸的嘶吼更加令人心悸。
在一条名为青年大街的主干道上,战争的余烬尚未完全冷却。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堆巨大的篝火在熊熊燃烧,橘红色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从废弃建筑里拆出来的桌椅床板门框,拼尽全力地在这一片白色的绝境中,撕开一个个小小的、温暖的洞。
第二集团军群总司令苏裕,正站在一处临时指挥所的楼顶,用望远镜沉默地观察着战场的最后一隅。他身上穿着和士兵们一样的厚重防寒作战服,只是肩章上的将星,彰显着他不同的身份。
寒风吹拂着他那张沉稳内敛的面孔,他呼出的白气瞬间在眼前凝结成细小的冰霜,但他仿佛毫无所觉,眼神专注而锐利。
“司令,三十一军三师三团的弟兄们已经轮换下来了。”一名年轻的参谋走到他身后,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低声报告,“有七个士兵出现了二级冻伤,已经送到后方野战医院了。这鬼天气……弟兄们实在是扛不住了。”
苏裕缓缓放下望远镜,点了点头,声音里听不出太多情绪,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沉稳:“告诉后勤,把我们库存的烈性酒拿出一部分来,煮成姜汤,给轮换下来的每一个弟兄都灌上一碗。另外,命令所有单位,检查士兵的脚,一旦发现失去知觉,立刻强制休息,用温水缓慢复温,绝不能用雪搓,更不能直接烤火。”
“是!”参谋敬了个礼,转身去传达命令。
苏裕再次举起望远镜。在他的视野里,最后一处顽抗的据点——市府大楼,正在被他麾下的铁军,用钢铁和火焰,一寸一寸地碾碎。
沈阳的战斗,与钟奎在太原的作业截然不同。这里的严寒更加酷烈,虽然绝大部分s0和s1丧尸都被冻成了毫无威胁的冰雕,但这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麻烦。那些被冻住的丧尸,与建筑物、地面、车辆残骸凝固在一起,其坚硬程度远超太原,清理起来耗费了数倍的体力和时间。
更可怕的是,极端的低温,反而为一些高级丧尸创造了“温室”。在一些防寒结构相对完好的大型建筑里,大量高级丧尸聚集在一起,抱团取暖。这使得藏匿其中的高级丧尸,虽然行动也受到影响,但远比在太原遭遇的那些要活跃和致命。
市府大楼,就是这样一个该死的“温室”。
“轰!”
一辆主战坦克的炮口喷出怒火,一枚穿甲弹精准地轰击在市府大楼三楼的一处承重墙上。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但盘踞在缺口后的那头身高接近八米的s3力丧尸,只是晃了晃它那山峦般的身躯,咆哮着将一块巨大的家具,狠狠地砸向下方正在突进的步兵。
“火力压制!火箭筒!给我轰它的腿!”一名满脸硝烟的营长大声咆哮着。
苏裕的眉头微微皱起。这场攻坚战已经持续了两个小时。他深知,在这种环境下,士兵的体能和意志力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流失。多拖延一分钟,就可能多一个因严寒而倒下的士兵。
“接通炮兵阵地。”苏裕对身边的通讯兵说道。
“司令,炮兵阵地已接通。”“坐标,东经123°22′45″,北纬41°48′11″。目标,市政府大楼。命令,三轮急速射,高爆弹覆盖。清空那栋楼。”苏裕的语气平静,但命令的内容却不容置疑。
“司令!”一旁的参谋长脸色一变,“炮弹已经所剩不多了!”
“我知道。”苏裕的目光依旧锁定在远方,“我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市政府大楼目前是高级丧尸报团取暖的聚集地,不炮轰实在是难以攻占。现在,我不能让我更多的士兵,冻死在冲锋的路上。我们必须选择伤亡最小的方案。命令三团,在炮击前五分钟,全体后撤三百米。执行命令。”
他的声音里,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参谋长沉默了,他知道,这是最正确的选择。苏裕的温和克己,只在平时。在战场上,他是一个绝对理性的指挥官。
几分钟后,刺耳的呼啸声划破天际。数十枚155毫米口径的炮弹,如同天降的雷霆,精准而狂暴地倾泻在市府大楼那庞大的建筑群上。地动山摇,火光冲天。爆炸的冲击波将大楼的玻璃幕墙震成亿万片碎屑,裹挟着火焰与浓烟,形成了一股毁灭的风暴。
盘踞其中的高级丧尸,连同那栋坚固的建筑一起,在现代战争机器的怒火中,被彻底撕成了碎片。
当炮声停歇,震天的欢呼声,如同迟来的春雷,在这座冰封的城市上空炸响。胜利的喜悦,驱散了些许严寒,士兵们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苏裕的心,却随着最后一缕硝烟的散去,沉了下去。
他走下楼顶,回到了临时指挥部。指挥部内,温暖如春,几台大功率的柴油取暖器正发出嗡嗡的轰鸣。但正是这温暖,让他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他走到物资消耗的统计界面前,看着屏幕上那条代表着“取暖燃料”的红色柱状图,已经下降到了不足百分之五十的警戒线。
沈阳,是拿下了。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了第二集团军群在东北的总指挥部。但接下来呢?长春、哈尔滨……广袤的东北平原,还有外东北,朝鲜半岛,如同一个巨大的、白色的深渊,正静静地等待着他们。而他们的战争机器,却面临着最基础,也最致命的危机——取暖能源。
兰州到沈阳,上千公里的补给线,本就漫长而脆弱。在冰雪的覆盖下,运输效率被降到了最低。运送弹药和粮食已经不堪重负,再想大规模地运送煤炭、木柴这些体积巨大、热值比却不高的燃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娘的,仗打赢了,难道要被冻死在这鬼地方?”一名刚刚进来的军长,一边跺着脚上的雪,一边骂骂咧咧地抱怨道。
苏裕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通讯设备前,示意通讯参谋,接通兰州最高指挥部。
经过一阵信号的交接与加密,屏幕亮起,张卫国那张如同花岗岩雕刻般的国字脸出现在屏幕上。他的背景,兰州最高指挥部的作战室,神情严肃,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振奋。显然,他也刚刚收到了苏裕“沈阳光复”的电报。
“苏裕同志。”张卫国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我正要联系你!祝贺你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拿下了沈阳!你们为整个‘冬将军计划’,立下了汗马功劳!”苏裕的脸上却没有太多喜悦,他敬了个军礼,沉声说道:“报告主席,沈阳已经光复,第二集团军群指挥部已经在此建立。但是,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说。”张卫国脸上的笑容收敛了,神情变得专注。
“是严寒。”苏裕言简意赅,,“东北的冬天,比我们预想的任何情况都要残酷,温度计显示,最低气温已达零下二十度。我军虽然光复了沈阳,但付出了巨大的非战斗减员代价,冻伤人数三百多人,已经超过了战斗伤亡。我们为了维持部队的战斗力,每隔五十米就设立篝火取暖点,前线部队每行动一小时就必须轮换取暖半小时。尽管如此,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他停顿了一下,说出了最核心的问题:“支撑我们取暖的木柴、木炭和煤炭,已经消耗过半。兰州到东北的补给线太过漫长,常规燃料的运输效率太低。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取暖问题,别说继续向北推进,就是停滞在沈,阳这座空城十天,都将成为奢望。我们在东北战场,恐怕会举步维艰。”
指挥部里,所有听到这番话的军官,都沉默了。这是一个比任何敌人都要棘手的问题。你可以用炮火消灭丧尸,但你无法用子弹来对抗零下几十度的低温。
张卫国听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盯着屏幕里的苏裕,眼神中闪过复杂的思索。几秒钟后,他猛地一拍桌子,那股属于最高统帅的铁血决断再次显现。
“你的情况我了解了!”张卫国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苏裕同志,你和你的第二集团军群,不是在孤军奋战!你们在东北的每一寸推进,都是在为我们整个龙国的生存空间,钉下一颗至关重要的钉子!后勤的问题,交给我!”
他站起身,在指挥室里来回踱步,声音变得愈发洪亮:“我马上下令,在兰州组织大规模的平民后勤车队,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就只为你们第二集团军群服务!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给你们运输木柴、木炭和煤炭!”
“我告诉你,苏裕!”张卫国停下脚步,死死地盯着屏幕,“就算把兰,州周边能烧的木头都砍光了,把所有仓库里的煤都掏空了,也得给你们送过去!如果木柴木炭用完了,我们就给你们运柴油!运汽油!用我们战车的血液给你们取暖!我决不允许我们的士兵,不是倒在冲锋的路上,而是冻死在胜利的阵地上!你们的后勤,我们西北联合基地,一定全力保障!”
这番话,如同一股滚烫的暖流,瞬间冲进了沈,阳指挥部里每一个人的心里。用宝贵的柴油和汽油来取暖,这是何等奢侈,又是何等疯狂的决定!但所有人都明白,这背后,是最高指挥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赢这场国运之战的决心。
苏裕的眼眶微微有些发热,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沉稳地回答:“柴油汽油取暖确实有些浪费,但目前时间紧迫,为了赢得这场与南方尸王的赛跑,我们也顾不上浪费不浪费了。我代表第二集团军群全体将士,感谢指挥部的支持!另外,我也会立刻组织部队,在沈,阳及周边地区,就地搜集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资,最大限度地减轻后方的压力。”
“好!”张卫国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欣慰,“苏裕,东北战场,就交给你了。记住,你们多往北推进一步,我们人类的未来,就多一分光明!执行命令吧!”
通讯切断,屏幕暗了下去。
苏裕缓缓转身,看着指挥部里那些重新燃起昂扬斗志的军官们,他知道,最艰难的时刻,他们扛过去了。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那片被鹅毛大雪染成白色的、无边无际的土地。风依旧在呼啸,但此刻听来,却不再那么刺耳。
这个冬天,注定是冰与火的交响。而他们,将是这首宏大乐章中,最坚毅、最滚烫的音符。战争的齿轮,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也开始以一种全新的、不计成本的方式,隆隆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