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暗影教团再现

城主府,观星阁

药雾还在室内淡淡萦绕,守备将军单膝跪地,玄铁甲片蹭过青石地面,发出一声轻响,他垂首抱拳,姿态恭谨到极致:“属下参见城主。”

榻上的城主没立刻应声,淡淡地听着守备将军的汇报,过了片刻才开口:“你方才说,那几位降临者,只拿了几幅海图就走了?”

“是。”

守备将军垂首更甚,语气没半分虚浮,“属下亲自拿了海图交于那人,分别是近海航线、怒海眼周边,还有幅废弃的古航线图。那位降临者领了海图就直接出府了,属下不敢欺瞒。”

城主缓缓点头,枯瘦的手指捻着锦被边缘,目光落在窗棂外的星光上,像是放空了神。

室内只剩他轻浅的喘息声,还有药草的淡香,这沉默一持续,竟真过了近半个时辰。守备将军始终保持着半跪的姿势,肩背绷得笔直,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直到榻上传来锦被摩擦的声响,城主才重新开口,语气淡得听不出情绪:“那几处区域有什么宝贝么?”

守备将军这才敢抬了抬眼,刚想回答,这才发现,城主询问的并不是自己,而是看向身边的仆人。

仆人摇着蒲扇,略微躬身:“怒海眼那边有暴风结晶。”

“暴风结晶?”

“是,上次那几位降临者自选的任务奖励,也是暴风结晶。”

城主指尖顿了顿,眼窝凹陷处闪过一丝了然,声音依旧平淡:“看来这暴风结晶,对他们倒是格外重要。”

灰袍仆人摇着蒲扇的动作没停,语气平稳地补充:“回城主,这暴风结晶确实金贵。它得在怒海眼中心的风暴眼内,借百年一次的‘狂啸风季’才能凝结,成型概率不足三成。”

“而且内部裹着的风属性之力极为狂躁,但对风属性适配的修炼者,却是能遇不可求的宝贝。”

城主缓缓点头,枯瘦的手重新落在锦被上,轻轻摩挲着布料纹理:“嗯,我知道了。”

室内又静了片刻,药雾随着蒲扇的风轻轻飘散开,窗外的星光透过窗棂,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

城主忽然抬眼看向仍半跪在地的守备将军,语气终于多了几分凝重:“不说降临者了,你再说说,最近形势如何?”

守备将军连忙直了直腰背,声音带着难掩的担忧:“回城主,比前天更紧了些。边军调动频繁,属下怕……”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目前还都算克制,没真刀真枪地动手,属下总觉得,快绷不住了。”

城主没立刻接话,目光重新落回窗外的星空,指尖轻轻叩着榻边,像是在盘算着什么。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守备将军一时语塞,还有什么?啊?他们青龙城只跟矮人部落接壤,难道还有别的地方需要注意?

“属下不是太清楚大人的意思。”

“除了边境,你难道就没发现其他的异常?”

“呃……” 守备将军头冒冷汗,他在心里细细地捋了一遍,觉得确实没有什么疏漏后,这才肯定道:“属下早已派出斥候散在四周,确实没发现其他的异常。”

城主的语气骤然转冷:“没发现?你每日巡城,就没察觉城中多了些不对劲的生面孔?”

守备将军一愣,下意识抬头,又赶紧垂下去,语气带着几分迟疑:“城主,青龙城是帝国四大主城之一,南来北往的商队、旅人本就多,每日都有生面孔出入,属下…… 不认为是异常。”

“暗影教团已经混进城了。”

“暗、暗影教团?!” 守备将军膝盖一软,声音发颤。

暗影教团的名号,他只在史书里听到过,原以为早就销声匿迹了,没想到,竟然混进了主城!想起史书上的描写,守备将军不寒而栗。

史书里记的那些颠覆小国、挑唆族群混战的事,半数都有他们在幕后推波助澜。这个关键节骨眼上,暗影教团混入青龙城内,其目的昭然若揭。

守备将军额头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声音里满是愧疚与急切:“属下有罪!是属下查探不周,犯了这般大的纰漏,竟让暗影教团的人混进了青龙城!属下这就下令封锁城门,挨个盘查城中的生面孔,定要把他们全揪出来捉拿归案!”

“急什么?”

城主打断他,“来的不过是些探路的小虾米,现在抓了他们,既伤不了教团的筋骨,反倒会打草惊蛇。”

“放长线钓大鱼,你懂我意思吧?”

守备将军愣了愣,始终觉得不安:“可这节骨眼上,是否有点冒险?

话没说完就对上城主骤然冷厉的眼神 —— 凹陷的眼窝里像淬了冰,看得他心头一凛,剩下的话瞬间咽回了肚子里。

他赶紧把头埋得更低,声音也弱了下去:“属下…… 属下知错,不该妄议城主的部署。”

城主没再斥责,只是淡淡哼了一声:“按我说的做,让人暗中盯着那些小虾米的行踪。”

“是,属下遵命。”

“去吧。”

守备将军倒退着退出房门,室内彻底恢复了寂静,只剩药雾还在空气中慢悠悠地飘着,混着一丝铁甲残留的冷意。

城主没再躺回榻上,一步一步稳稳地挪到窗边。抬手推开半扇雕花窗,老人缓缓解开衣襟,嶙峋的胸膛暴露在星光下,凹陷的眼窝望着天际最先亮起来的那颗启明星,掌心缓缓向上抬起。

药雾在星光下泛着淡蓝的晕影,他就这么站在窗边,一动不动地迎着星辉,眼窝深处的疲惫,正被星芒一点点熨帖、冲淡。

……

老海对着李万基几人点头:“物资都按需求备足了,淡水、干粮、武器弹药,还有应急用的东西,已经核对了几遍,没缺漏。”

一个瘦子也附和:“船舵、帆索都查过,风向往东北,能走。”

大郎站在船头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开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