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燕云河西(2)
而此刻,李世民看着这诡异的一幕,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问道:“今越,这女子……是鬼?”
李今越点了点头说道:“按照目前的表现来看,应该是了。这后面的剧情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个大概。不过按照这游戏里,支线任务十有八九都和鬼怪有关的情况来看,这位应该确实是了。”
她顿了顿,指着屏幕上那女子的服饰,又补充道:“而且二凤陛下您看她的服饰,这八成还是位大唐的鬼。毕竟,齐胸襦裙嘛,也算是最能代表隋唐到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中,女子服饰的典型样式了。”
听到这话,李世民不由得点了点头。只是他想起那女子所说的“失乡人”,心中更是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迫切地想知道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于是,他再度将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操控起了角色。
游戏内,时间飞逝,很快便到了第二日的夜晚。
小女侠如约再次来到竹隐居,却并未发现那女子的身影。她环顾四周,想起了昨日的情景,那女子是在烛火点燃后才出现的。于是,她走到棚子下,再次点燃了烛火。
果不其然,烛火摇曳间,那清冷又熟悉的女声便再度从不远处幽幽响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女侠循声望去,只见那女子正静静地坐在不远处的井沿上,双脚轻轻晃动,口中念着诗句。
天幕下的文人们一听,立刻就认出了这首诗。
[这是!是诗仙李太白的《静夜思》!]
[是极!只是这女子此刻坐于井上,诵读此诗又是为何?]
[还能是为何?思乡了呗!]
[吾又如何不知她是思乡!吾是问,她既然是鬼,想必应有些许法力,既是思乡,又为何不归?再不济,飘回去也可啊!]
此言一出,天幕下的众人也顿时疑惑起来。是啊,这究竟是为何?难不成她是被困住了?
而此刻,光幕上的小女侠见那女子坐在井沿上,心中一紧,立刻快步走了过去,焦急道:“你坐在这干什么?小心危险!”
然而,那女子却仿佛没有听到她的话语,依旧轻轻晃着脚,自顾自的说道:“有个人幼时,吃点心曾撒了一地的糖霜,指着糖霜对人说是月光,小时候,把月光当做糖霜,后来,把生人当做死人,再后来,把他乡做故乡。”
话音落下,女子转过头,一双清澈的眼眸望向小女侠,轻声问道:“你说,人到底是小时候盲目些,还是入世后盲目些?”
听到这番话,天幕下的人们纷纷议论了起来。
[这女子此话为何意?为何我还是有些不解?]
[那女子所言,或许便是一个人从幼时到成年的蜕变。只是这最后一句,却充满了这女子对家乡的执念。]
[或许诸位此前的推测不错,这女子或许当真是被困在此处了,又或者,她的家乡已经回不去了,正如她此前所说,她真的是个…失乡人。]
屏幕前,小女侠听着这番莫名的话语,更是焦急,当即说道:“先别管那糖霜了,你还是赶紧下来!”
然而那女子却只是说道:“你答应我的事,我想起要你做什么了。”
小女侠一愣:“……做什么?”
女子的目光转向了不远处那座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突兀的壁画,轻声说道:“我要你,画完这幅画。”
小女侠的目光也随之望向了那面壁画。
而此刻,李今越也终于看清了壁画的全貌,不禁出声道:“这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李世民凝神看去,只见那壁画之上,上面礼佛的画像庄严肃穆,其画工之精妙,让他也不由得暗自感叹。
然而此刻,天幕之下,大唐沙州的百姓们看着光幕中的壁画,却爆发出一阵惊呼。
[这看上去好像是我们沙州崇教寺里的壁画啊?]
[难不成!那位姑娘是我们沙州人!]
[可崇教寺里的壁画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嘿,你傻啊!那姑娘现在都是鬼了!有点法术不是很正常吗!]
[可这姑娘现在要小女侠去画完这些画又是为何?小女侠看起来也不像是会作画之人啊?]
果不其然,当听到这个要求,小女侠立刻就为难地说道:“我不会画画,你这画,我也看不懂。”
然而,那女子只是平静,又似在回忆的说道:“这画里的地方,我梦见过。你也曾有过同样的梦。”
小女侠闻言,立刻明白了女子话中的意思,她是在借这幅画,来隐喻自己的故乡。
女子继续轻声道:“故乡如梦里,何日是归期,对么?”
随即,她对着小女侠伸出了手,声音里似乎带着一丝恳求,轻声说道:“帮我一把吧。来,我指给你看,故乡的样子。”
小女侠看着女子伸出的手,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缓缓伸出了自己的手,轻轻搭了上去。
随即镜头旋转,那女子忽然松开了手。
小女侠只觉得眼前一黑,整个人仿佛坠入了无边的黑暗与冰冷之中,耳边尽是咕咚的水声。
恍惚间,她似乎看到一条通体粉红的金鱼从自己身旁悠然游过,姿态优雅,洒下点点清辉。
当她再次奋力睁开眼时,却发现似乎真的落入了水中,水面上是一轮皎洁的圆月,而那只粉色的金鱼,竟在月中自在遨游。
随即眼前的景象再度一阵恍惚,那轮圆月化作了一碗清水,而她,则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一间房屋内。
小女侠回头望去,只见这间屋子满地狼藉,纸卷散落一地,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仕女图,画中女子的眼波仿佛在流转;另一幅山水画,云雾缭绕,好似随时都会活过来一般。
天幕下的大唐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顿时发出一阵阵惊呼。
[这,这不是咱们长安书坊里卖的仕女图样式吗!]
[还有那幅山水画,也很有我大唐书画的味道啊!]
[还有,这满地的诗文,想必这屋子的主人定然是位雅士!]
然而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光幕中的正准备触碰那幅山水画的小女侠此刻却在一阵白光闪过之后,化作了另一人的模样!
[天啊!这是怎么回事!小女侠怎么变成了别人的模样!]
[唐-诗圣-杜甫:先前那女子曾言“故乡如梦里,何日是归期”,此句乃由太白兄的“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化用而来。原句是抒发与友人离别时的感伤,如今将“长安”改为“故乡”,其中思念之情更深,也更添了几分无处可归的悲凉。]
[唐-诗圣-杜甫:而此刻,小女侠恐怕便是入了那女子的梦中了吧。“故乡如梦里,何日是归期”,这词改的倒是别有一番风味,也不愧是太白兄所写的诗句,不论如何修改,都能品出别样的情感!]
[唐-诗仙-李白:诶,子美过誉了,哈哈哈,不过我也觉得我写的不错,若有机会定要请你喝酒,哈哈哈。]
[唐-诗仙-李白:只是……那女子将诗句的“长安”改成了“故乡”,其中情感更多了几分苦涩,总是让人……心中不安。]
[唐-诗圣-杜甫:……是啊。]
天幕下,众人听着两位诗坛巨擘的分析,心也不由得提了起来,不知这梦境之中,究竟会上演怎样的故事。
而此刻,游戏中的小女侠在屋内环视一圈,并未发现其他线索,便走向了那扇紧闭的房门。
她伸手将门推开,门外竟是一片无垠的湖水,水声潺潺,一叶扁舟正静静地漂浮于水面之上。
小女侠踏上小船,舟身微晃,便自动沿着水流的方向,驶入了这如诗如画的夜色之中。
孤舟前行,她看见两岸的景物如水墨般化开,更有无数前朝诗人的绝句,化作金色的字句在空中浮现。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李今越的声音适时响起,为李世民介绍道:“这是韦承庆被贬往岭南途中,看到向北飞去的大雁时所作的《南中咏雁》。他借咏雁之情,表达了对长安的无限思念。”(最主要的就是不想被贬到岭南,因为那边实在不发达,跟长安确实没法比。)
话音刚落,又是一行诗句浮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陈子昂,登临幽州台(黄金台),感怀身世,眼看报国无门,宏愿将成泡影时,悲痛之下写下的《登幽州台歌》。”
话音刚落,舟下的湖水荡开点点金色的涟漪,随即,涟漪之中,竟绽开一朵又一朵粉色的莲花。须臾之间,莲花铺满了整片湖面,清香浮动,景色美不胜收。
李世民看着这绝美的景致,也不由得勾起了嘴角,轻声赞道:“此景,甚美。”
随即,他便看到半空中又浮现出新的诗句,仿佛带着月光的清辉。
他下意识地看向李今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二凤陛下,这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却写出了全新的意境,后世赞其为‘孤篇盖全唐’!”
天幕之下,无数大唐百姓看着光幕中的莲海月夜,听着这首绝美的《春江花月夜》,再配上那悠扬婉转的曲子,只觉得胸中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激荡。
[雅!太雅了!]
[此情此景,配此诗此曲,当真是绝了!]
[这便是我大唐的诗篇!这便是我大唐的文采!]
一时间,与有荣焉的自豪感,在每一个大唐人的心中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