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院长,我推荐罗峰作为主刀
“三指法...省去了无名指调整的时间,小指悬空反而增加了手腕灵活性...“
“但需要极强的指力控制,“
李佩补充道,“普通人这样拿针,不到五分钟就会手抽筋。“
张婷突然举起手:
“我明天跟罗医生的手术!王姐,快再教我一遍那个手法!“
周围几个明天有跟罗峰手术的护士也纷纷凑过来。
王颖再次拿起筷子,这次没人笑了。
食堂的这一角,突然变成了一个临时的手术技术研讨会。
而在食堂另一头,刘梅独自坐在窗边,食不知味地望着窗外。
她的手不自觉地模仿着视频中的三指姿势,眼神渐渐变得深远。
“罗峰...“
她轻声自语,“原来我们谁都没真正了解过你。“
........
院长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时,安远正在审阅“冷风计划“的预算报表。
他抬头,看到陈宁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老陈?进来吧。“
安远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
“正好要找你讨论冷风计划的人选问题。“
陈宁走进来,顺手带上门。
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他略显斑白的鬓角上,为他严肃的面容镀上一层金边。
他将文件放在安远面前。
“院长,我推荐罗峰作为主刀。“
陈宁开门见山。
安远的手指在文件上顿了一下。
他重新戴上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
“罗峰?他才二十三岁。“
“年龄不是问题。“
陈宁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冷风计划需要的是技术,不是资历。“
安远翻开文件,扫了一眼罗峰的履历。
“你知道这个计划的重要性。
全省首例腹腔镜下全肝离体肿瘤切除,媒体会全程跟踪报道。“
“而且,会投入医院的大量资源进行培养。”
“他会直接晋升副主任。”
他抬头直视陈宁
,“他真可以吗?“
陈宁没有立即回答。
他走到窗前,俯瞰着医院中庭来来往往的人群。
半晌,他转过身,声音低沉:
“今天罗峰做了一台脾破裂手术。“
安远挑眉,等待下文。
“患者脾被膜撕裂超过8厘米,深度损伤。“
陈宁走回办公桌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您猜他缝合用了多久?“
安远思索片刻:
“按标准速度,至少25分钟?“
“9分38秒。“
陈宁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惊叹,“而且是在保留80%脾脏组织的前提下。“
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
窗外的知了声隐约可闻。
安远慢慢靠回椅背。
“这不可能。即使是你...“
“比我快1.5倍。“
陈宁直接打断了他,眼神锐利,
“我计时了。每一针的间距、深度完全符合标准,没有一处疏漏。“
安远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
作为外科出身的院长,他太明白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脾被膜缝合是基础中的基础,但也是最考验手上功夫的操作之一。
速度快1.5倍,意味着更短的缺血时间,更高的手术成功率。
“他用的是什么技术?“
安远终于问道。
陈宁的嘴角微微上扬:
“自创的三指持针法。
整个手术室都轰动了。“
安远站起身,走到档案柜前,抽出一份标着“罗峰-年度评估“的文件夹。
他快速翻阅着,在某页停了下来。
“去年他的手术并发症率是全科室最低的。“
“而且教学评分最高。“
陈宁补充道,
“那些住院医师都抢着跟他上手术。“
安远合上文件夹,深吸一口气。
“老陈,你确定要推荐他?这可是赌上我们医院声誉的大事。“
陈宁拿起桌上的钢笔,在推荐人一栏签下自己的名字。
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院长,我三十年前刚来这家医院时,老院长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他放下笔,直视安远,
“当时他说,外科医生的价值不在年资,而在手上功夫。“
安远沉默片刻,突然笑了。
他拿起内线电话:
“周秘书,通知罗峰医生明天上午九点来我办公室。“
挂断后,他看向陈宁,
“希望你的眼光没错。“
陈宁转身走向门口,手搭在门把上时停顿了一下。
“对了,“
他没有回头,
“罗峰还会吴氏吻合法。全国掌握的不超过十人。“
门关上的声音很轻,却让安远手中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了桌上。
他望着紧闭的房门,半晌,才轻声自语:
“这小子...藏得够深的。“
.......
“听说了吗?急诊科昨晚那个大出血的病人!“
早餐高峰期的医院食堂,打菜窗口排着长队。
李阿姨的勺子停在半空,耳朵不自觉地往声音源头偏了偏。
“哪个?脾破裂那个?“
隔壁窗口的王大妈立刻接上话,手里的鸡蛋饼都忘了翻面。
“对对对!“
心内科的小护士凑到窗口前,声音压得极低却掩不住兴奋,
“听说罗医生直接用手捏住了脾动脉!血'唰'地就止住了!“
李阿姨的勺子“咣当“一声掉进菜盆里。
“徒手止血?!“
她的嗓门一下子拔高了八度,引得周围排队的人都转过头来。
不到十分钟,整个食堂都知道了这个惊人的消息。
医护人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声此起彼伏。
“不可能吧?“
刚来实习的医学生小张推了推眼镜,
“教科书上说徒手止血只能用于体表大出血...“
“你懂什么!“
急诊科护士长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餐盘都跳了起来,
“我亲眼看见的!罗医生手伸进去不到三秒,监护仪上的血压就开始回升!“
角落里,外科副主任医师林默冷笑一声:
“夸张。肯定是用了血管夹,传着传着就神乎其神了。“
“林医生,“
麻醉科的刘医生慢悠悠地搅着咖啡,
“当时我在场。罗峰确实没用血管夹。至少在最开始那关键的十秒没用。“
食堂突然安静了一瞬。
刘医生是出了名的严谨,从不说没把握的话。
“那...那不符合无菌原则啊!“
住院医小王结结巴巴地说。
普外科的护士小李立刻反驳:
“命都快没了还管什么无菌原则!再说了,罗医生的手套又没破!“
消息像长了翅膀,从食堂飞到门诊,从门诊飞到住院部。
到中午时,版本已经升级成了“罗峰徒手捏住腹主动脉止血“。
“太夸张了吧?“
药房的小陈撇撇嘴,“腹主动脉压力多大啊,徒手怎么可能捏得住?“
“你懂什么!“
刚从手术室下来的器械护士小吴神秘兮兮地说,
“罗医生的握力特别强,上次掰手腕连骨科张医生都输了!“
行政楼的院长办公室里,安远院长放下电话,揉了揉太阳穴。
“周秘书,这都第几个来求证的电话了?“
周秘书推了推眼镜:
“第十七个,院长。要发个全院通告澄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