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冰糖雪梨
沙梨本身生吃起来,便是酥脆细腻、汁液丰富、酸甜可口的口感。
在经过炖煮后,一股梨肉清香便源源不断地从烟囱中飘出。
勾的院子里的桑家众人频频望向厨房,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什么时候能吃啊?
最沉不住气的桑永景更是时不时就站在厨房门口,伸着脑袋往里看,眼巴巴望着那口冒着水气的大锅。
实在看不过眼的桑榆回神从筐子里捡了颗沙梨丢给他:“爹你要是等不及就先吃颗梨,还得炖一会儿呢。”
桑永景也不讲究,接住梨往衣服上擦了擦,“咔嚓”一口咬下,汁水四溢。
他有些含糊不清地说:“爹不饿,就是想替你哥看看什么时候能好。”
桑榆:“……”那么大一个梨到你手里还没五秒,就吃了一半还不饿呢?
不过她也不好当面戳穿他,只好笑着回应:“再炖一刻钟,然后焖上一会儿,差不多两刻钟后就能吃了。”
得了准信,桑永景这才啃着梨满意离去,他走后,桑榆看向坐在灶膛后烧火的小昭:“你热不热,歇会儿吧。”
原本烧火这事基本上都被桑兴皓给承包了,不过自打他跟村子里的孩子打成一片,就整日看不着人影,倒是小昭主动接替了这个岗位。
小昭微笑着摇摇头示意自己不累,她喜欢跟桑榆待在一起,有种莫名的安心感。
看着她脸上的笑,桑榆原本打算说出口的话一时间却又咽了回去。
小昭在家里待了差不多十来天,昨天她给她伤口上药的时候,发现那些伤痕基本都已经结痂,好得差不多。
她想着家里多个外人总归是有些不方便的,就想着问问她自己的意见,有没有什么想要学的东西。
她可以花钱去送她当学徒,等她学出师后,还能借一笔钱给她当做启动资金。
但在看见她那张稚气未脱的小脸时,却又狠不下心,就再养一段时间吧。
最迟一个月内,肯定要把她给送走。养得了一时,养不了一世,到最后她还是得靠自己谋生才是正途。
两刻钟刚到,桑永景就准时出现在厨房门口,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专门守在日晷旁候着。
“爹你来得正好,帮我把这些碗给端出去,小心烫。”桑榆看见他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反而十分自然地指使起来。
两个上下相扣的碗被垫着麻布端到凉亭之中,这处地方反而比正经的堂屋使用频率更高。
一家人围坐在凉亭桌前,每人面前都摆着个上下相扣的碗,桑榆环视一圈,每个人都眼巴巴望着碗。
她忽然觉得这个画面有些滑稽,“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榆儿你笑什么,那什么,这碗现在能打开了吗?”桑永景有些疑惑地看了她一眼,很快又收回视线重新落在碗上。
“能,小心别烫到。”
她给了准话,一家子顿时动起来。
像桑永景这种不怕烫的,在吃面前还不忘照顾老娘,直接伸手去掀施老太太的碗,而后是夫人的,最后才是自己的。
聪明一点的桑兴嘉就地取材,用桌上的麻布垫着,先帮桑榆和小昭掀开,再掀开自己面前的。
随着盖在上面的碗被掀开,一股梨子的清香味瞬间扑面而来。
本来对碗中之物抱有极大期待的桑永景迫不及待地看向自己碗中,而后便是一下愣住。
……这不还是沙梨吗?只是蒸熟了而已。
瞥见他脸上发愣表情的桑榆轻笑一声:“把盖子掀开,用勺子从当中挖着吃,先喝里面的汤再吃果肉。”
说着她便率先做起示范,掀开梨盖先放到一边。
沙梨在经过慢炖后,外皮微微发皱却仍保持完整,内里的果肉变成晶莹的半透明。
汤汁呈半透明啫喱状,银耳炖煮出胶后让汤汁变得极为稠密,勺子轻轻搅动后,会挂起些许丝状胶体。
桑榆舀起一勺汤轻轻吹了吹,缓缓送入口中。
带着稠滑感的汤汁,入口便如丝绸般裹住舌尖。
软滑的小朵银耳裹着浓厚的胶质,口感爽弹又带着一丝韧性,清甜不腻。
梨肉用勺子轻轻一挖就散开,变得软糯酥烂,带着天然的果香,吸足了饴糖的清甜与银耳的胶质。
果肉绵密不渣,水分充盈,入口即化,像是融化在舌尖的清甜果泥。
整颗梨一起隔水炖出来,像是一颗充分浓缩的梨汁果冻,每一口都能尝到银耳的滑嫩与沙梨的酥软。
在逐渐转凉的天气里,带着温润的感觉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中,让整个人都变得舒爽滋润起来。
“嗯!榆儿你这冰糖雪梨吃起来很是滋补,是个好东西。”桑永景一边品尝一边连声夸赞。
可以说他馋,但绝对不能说他没品味,他吃过的好东西不知凡几,能被他如此夸赞足以证明这冰糖雪梨有多不凡。
谢秋槿也是跟着点头赞同他的话:“吃起来口感层次丰富,又极为滋润,格外适合秋冬季节。”
接连被夸,桑榆的嘴角都快压不下去了,她谦虚道:“一般一般,好喝你们就多喝点。”
在习惯每日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便被鸡鸣声吵醒后,桑榆逐渐养成了生物钟,能在鸡打鸣前一秒醒过来。
今日她如往常一般睁开眼睛,下一秒鸡鸣声响起。
看着身旁被噪音烦得捂住耳朵继续团成一团睡觉的小昭,她失笑摇头。
也就这种时候还能看得出她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孩子,其他时候都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比她爹还要成熟几分。
给她掖了掖被角,桑榆披上外袍准备出门。
门刚拉开一条缝隙,一股透心凉的寒风便顺着袖口裤脚往里钻,让她全身汗毛倒竖起来。
桑榆连忙拢紧衣袍缩着脖子搓了搓胳膊,顺着往外看去,地面上赫然覆着一层白霜。
霜降,冬天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