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珍珠奶茶
桑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她婉拒了刘氏要留自己吃饭的邀请,领着在门外的桑家父子俩去采买菜品。
淀粉来点、饴糖来点、散茶和牛乳也来点、山上的野梨来一筐、再买点家里常吃的蔬菜肉类,背来的两个空筐一下被塞得满满当当。
有些搞不懂为什么她要买这么多的淀粉和糖,桑永景好奇地问:“榆儿啊,你买这么多淀粉是要做什么?咱们家也吃不完吧。”
一般淀粉也就用来勾芡或者裹肉油炸,十天半个月也用不完二两,桑榆今日却一下子买了十斤,得吃到猴年马月啊。
桑榆嘿嘿一笑:“嘿嘿,当然不是直接用来吃的,而是做一种甜饮,名曰珍珠奶茶。”
不仅仅是淀粉,她记得后世也有人用魔芋来做奶茶小料。
魔芋这玩意山里多的是,而且除了她以外根本没人知道怎么吃,堪称零成本食材,自然得好好利用起来。
“珍珠…奶茶?”桑永景跟着念了一遍这个词,满脸疑惑,“这珍珠为父知道是何物,奶和茶也知道,可组合在一起怎么就听不懂了?”
珍珠一般产自海中之蚌,颜色多为莹白或金黄二色,是京城不少富家小姐的心头好。
发饰、衣物上必须得装饰上,听说还可以磨制成细粉敷面,可使人面色白皙,价格不菲。
只是他也没听说有人直接吃这珍珠啊,何况他们也没买珍珠。
“哎呀,等我做出来你就知道啦。”桑榆本想给他解释一下珍珠奶茶这名字的来源,但转念一想还是眼见为实更易懂。
一到家桑榆就开始动手准备制作珍珠奶茶,奶茶相对容易很多,真正麻烦的是制作珍珠。
锅中加入比例为四比五的饴糖和清水,大火煮沸至糖完全融化,在沸腾状态时立马关火倒入淀粉,快速搅拌至无干粉状态。
等稍微晾凉些不烫手的时候,就可以将面团取出揉成光滑面团,再搓成细条,切成小粒搓圆。
将搓珍珠的任务交给桑家父子,桑榆开始炒制奶茶基底。
冷锅放入一比三的散装红茶与饴糖,小火炒至焦糖色。待锅中的大泡转变成密集小泡的时候,加入开水煮两分钟激出茶香。
这时候就可以将买来的纯牛奶倒入锅中,一般情况下煮至微开就行,因为现代牛奶在出厂前就经过杀菌处理。
不过在古代这种连菌都不知道长什么样的地方,必须得煮沸才能饮用,煮开后关火焖上五分钟。
那边的珍珠搓得差不多,开水下锅,煮至浮起后加盖煮上十分钟,再关火焖上十分钟。
珍珠取出过冷水增加弹性,锅中倒入适量饴糖,煮开后倒入珍珠煮至浓稠,期间需要不停搅拌,以免糊底。
拿出家中多余的清洗干净的竹筒,桑榆开始正儿八经地组合奶茶。
一大勺裹着深红发亮糖浆的珍珠舀进竹筒,再放入满满的奶茶,配合上一根芦苇吸管,颇有几分现代奶茶的神韵。
看着青绿色的竹筒,桑榆还有些不满意。
红糖珍珠奶茶最好看的就是糖浆挂壁,可惜这个时代没有透明塑料杯。至于那种透明玻璃平民百姓更是想都别想,怕是连皇宫里都没有两件。
“搓珍珠辛苦了,来尝尝珍珠奶茶。”
桑榆端着几个竹筒,给家里人一人分了一杯。
谢秋槿双手捧着竹筒,好奇地看着里面与普通白色牛乳颜色截然不同的液体,微微低头轻嗅了下。
一股甜而不腻带着茶香与牛乳香的味道钻入鼻尖,勾起她的食欲来。
她捏着芦苇杆轻轻吸了一小口,淡棕色的奶茶顺着空心杆身被吸入口中。
舌尖最先感受到的,是饴糖带来的浓郁甜香,带着微微的焦感。
紧接着,新鲜牛乳特有的奶香味便会包裹住这份甜,中和了饴糖带来的腻感。
红茶茶底带着一丝淡淡的不易察觉的茶涩,还未来得及在口腔中留下痕迹,便被饴糖的甜味冲散。
随着温热甚至有些微烫的奶茶进入喉道,一股暖流滑入胃中。茶的回甘慢慢浮现,奶香味萦绕在舌尖久久不散。
一口喝完还想再喝第二口,可手中的芦苇杆却像是被什么给堵住一般,怎么也吸不上来。
谢秋槿猛嘬一口,三五颗小圆球便滑进嘴巴里。
在糖浆中浸泡过的珍珠外层裹着厚厚的琥珀色糖浆,入口只有一个感觉——甜。
但随着咀嚼,咬破外层的糖膜,内芯软糯的珍珠却又恰好中和掉这份甜腻,配合上奶茶一切的味道居然刚刚好。
跟她仔细品尝其中风味不同,桑永景颇有几分牛嚼牡丹之相,叼着芦苇杆一个劲地猛吸。
原本几乎满杯的奶茶被他三两口便喝进去三分之一,咕咚咕咚咽下去后,就开始咀嚼那些被他藏在腮帮子里的珍珠。
一边嚼一边还啧啧感叹:“榆儿,你这珍珠奶茶……”嚼嚼嚼,“真不错”嚼嚼嚼,“吃起来挺有意思的”嚼嚼嚼……
“……爹,你还是嚼完了再说话吧。”
桑榆实在是看不过眼,哪有人先喝奶茶再嚼珍珠的,这跟点了一杯珍珠奶茶,然后备注小料分装有什么区别。
好在家里除他之外都还是比较斯文秀气的,捧着竹筒用芦苇杆小口小口地慢慢喝、慢慢嚼。
等所有人都尝完之后,桑榆问:“这个珍珠奶茶,你们觉得怎么样?有市场吗?”
桑兴嘉第一个响应:“小妹,我觉得这个……珍珠奶茶,甜而不腻又能捧着方便在行动中饮用,应该颇受女子欢迎。”
他这话倒是一点没说错,后世但凡两个女孩子出门一起逛街,基本上都是先买两杯奶茶,一边喝一边逛。
“只不过……这珍珠究竟是何意啊?”他还是想不明白珍珠奶茶名字的由来。
“呃……”桑榆被他一下问住,其实珍珠奶茶这个名字最初来自于奶茶摇动时形成的气泡,并不是现在所指的小料珍珠。
不过现在又没人知道这个缘由,桑榆拥有独家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