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无功不受禄?
朝中的文武大臣纷纷前来向王守仁恭贺。
此番入京,王守仁想尽了一切可能,却是唯独没有料想到皇帝会给他如此厚的封赏。
驻守边关,身负先皇之责,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做臣子的本分。
甚至,他从未想要得到过任何赏赐。
御花园。
朱厚照正欣赏着四周美景之际,近侍太监缓缓走上前来,轻声说道:“皇上,武平侯在外求见。”
朱厚照闻言,微微颔首道:“宣他进来吧!”
“遵旨。”
近侍太监退下后不久,王守仁信步走上前来,躬身行礼道:“微臣参见皇上。”
“免礼,赐座!”
“谢皇上。”
朱厚照看向王守仁,微笑着说道:“爱卿此次前来见朕,有何事情吗?”
王守仁面色复杂的说道:“皇上,臣有一事不解。”
“何事?”
“皇上怎会突然册封微臣。”
“皇上应该知道,臣即使没有任何的封赏,也会忠心于陛下,忠心于大明。”
当朱厚照听闻王守仁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时,不禁笑出了声音,淡然说道:“朝中百官、天下百姓无一不想得到皇帝的赏赐。”
“为何在爱卿的口中,朕却是听出了诸多的不愿啊?”
王守仁惶恐跪在地上,急忙解释道:“皇上息怒,微臣并非此意。”
“而是在微臣看来,这一切都是臣的责任,无须什么赏赐。”
朱厚照笑了笑,站起身来,开口说道:“爱卿有这一番话,证明朕的确没有看错人。”
“有爱卿把守九边重镇,朕心无忧矣!”
“爱卿之功,当为后世所称颂,难道爱卿不想留下美名为后世所称颂吗?”
王守仁面色一顿,恭敬说道:“臣,定当不负皇上厚望,誓死保护九边重镇!”
朱厚照笑着站起身来,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爱卿,这段时间不妨在京中暂休养一段时间。”
“过段时间再前往九边重镇驻守也不迟!”
“臣遵旨。”
……
内阁中,刘健看着工部呈递上来的折子,脸上浮现出为难之色。
新设沟渠开设在山西地域内,其民力、设备、财力等调配问题,一时间将他难住。
虽然工部尚书在折子上已经将大致的情况写明,可这调拨百万两白银、将近三万名民夫、六千设备、材料等问题,却是并不容易解决。
银两上,户部之中直接调拨足矣,可人力、设备、材料上的调配又当由何人负责?
这些,刘健可并未考虑过。
为此,刘健只好询问之前帮助李东阳的官吏,一一处理着。
可还没过多长的时间,兵部那边却又拿着折子走了过来,请刘健批下银子犒赏入京三军将士。
主位上,李东阳看着刘健呈上来的折子,眉头紧皱着。
“刘阁老,事情可不是这样处理的。”
“若是逐一批下,将近三四百万两银子要从户部中支出。”
“虽然户部现在并不缺这些银两,可长此下去,银两总有吃空的一天。”
“还有地上的赋税、财政等情况,同样也要逐一的划分清楚。”
“这样一来,
“否则,原本平稳的秩序,岂不是要变得混乱了!”“还有这……”
李东阳看着刘健呈上来的折子,脸上写满了大大的嫌弃。
在他看来,当初刘健身为首辅的时候,即使看也都会明白这些。
可如今,却是将事情弄得一团糟。
与此同时,刘健也发现李东阳所出现的问题。
分类不明,重要的折子、次要的折子连顺序都颠倒了。
一时间,内阁中,两位阁老谁也不肯退让,相互指责着对方的过错。
直至内阁中的学士们前来劝架,两位阁老这才渐渐平息。
不大的议事厅内,两位阁老分坐于座位上。
他们各自的情况,要比其他人心中更加的清楚。
只是因为面子的缘故,却是谁也不愿意先说出来这句话。
“圣旨到~”
随至宣号声起,两位阁老诧异的站起身来,急忙迎接。
“臣等接旨。”
“皇上圣命,宣两位阁老即刻前往御花园见驾!”
“臣等遵旨。”
……
御花园中。
朱厚照与王守仁相谈着九边重镇内的事宜。
如今,明朝疆域已经扩大数倍,虽然九边重镇事系重大,可疆域外的安全同样需要稳定。
故而,朱厚照与王守仁商议,调拨一批兵士先行前往边疆地域驻扎。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在此时刻,两位阁老又能在内阁中争吵起来。
这才下了一道圣旨,将两位阁老宣召至皇宫。
当王守仁得知了事情的大致经过之后,嘴角上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这一刻,王守仁渐渐有些明白了皇帝此次宣召他回京的原因。
此时,刘健、李东阳两位阁老跟随着近侍太监走上前来。
“臣等参见皇上。”
“两位爱卿免礼。”
“谢皇上。”
朱厚照面带笑容的望着两位阁老,看的他们内心不禁都有些发虚。
“不知皇上宣召臣前来是……”
朱厚照微微一笑,淡然问道:“朕想问问两位阁老将内阁中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了?”
“近些时日来,内阁中呈递上来的折子明显少了许多啊!”
“是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还是说有些事情耽搁下了。”
话音落下,两位阁老身躯一震,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上。
“皇上息怒,臣等无能,未完成皇上交给臣的事情。”
朱厚照闻言,也不气恼,面色淡然的说道:“如此,两位阁老可还有什么跟朕说的啊?”
刘健、李东阳不禁摇了摇头,歉声说道:“臣等听从皇上发落。”
朱厚照从石凳上站起身来,面色深邃的说道:“两位阁老都是朝中的肱股之臣,当合力辅佐朕,治理这大明天下!”
“两位阁老都身在内阁中,有些事情上需要的更多则是体谅和协助。”
“若是擅自孤行,你们觉得你们有能力独揽内阁中的大小事务吗?”
刘健、李东阳深埋面首道:“臣等认输了,谨记皇上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