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意外之喜

毓秀宫。

张飞雪躺在床榻上依旧昏迷着。

“太医,爱妃怎么样了?”

朱厚照见太医站起身来,急忙询问道。

太医恭敬说道:“皇上放心,云贵妃身体并无大碍,而是有喜了。”

“什么?!”

突然的转变,让朱厚照一时间有些难以相信,激动的说道:“你是说云贵妃已怀有身孕?”

“千真万确?”

太医点头说道:“微臣所言不敢有半句欺瞒皇上。”

“好,太好了!”

太后站在一旁,松下一口气道:“太医,可能看出到底是皇子,还是公主?”

太医有些为难的说道:“回太后,现在怕是有些难。”

“从脉象上来看的话,贵妃娘娘怀有身孕应该还不足两个月。”

“今日突然昏倒,应该是因为日头直照和太过劳累所致。”

朱厚照闻言,心中顿时明白了昨日张飞雪的反常。

“从今日起,云贵妃的时常饮食情况,皆要报到太医院中。”

“不能出现半点差池。”

当朱厚照正交代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张飞雪渐渐苏醒过来。

“皇上……”

朱厚照忽闻此言,连忙向床榻旁走去。

“爱妃,你觉得怎么样?”

张飞雪摇了摇头,挤出一丝笑容道:“皇上,臣妾没事。”

“臣妾终于为皇上怀上了龍嗣。”

朱厚照看得出,张飞雪虽然平日里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可自从她搬到皇宫中居住之后,心中同样渴望也能怀上龍嗣。

“嗯。”

朱厚照重重的点了点头,轻声嘱咐道:“从今开始,你就好好的静养身子。”

“有什么事情交给

“臣妾知道。”

“爱妃,你现在身子还有点虚弱,早些休息。”

“等晚些时候,朕再来看你。”

“是,皇上。”

在朱厚照的陪伴下,张飞雪这才渐渐睡去。

……

工部内。

吕调阳在图纸上专心致志的绘画着。

时经一夜的时间,吕调阳不曾有半刻歇息。

根据内阁两位阁老所提出的困难,吕调阳先后进行了多次模拟尝试,这才在图纸上绘画着心中的想法。

一条桥梁和独具其风格的桥墩在吕调阳的比划下,一一标注在不同的位置。

吕调阳面色深邃的说道:“若当地内的地形符合的话,或许可以借助这座大桥将两处位置相连在一起。”

当吕调阳想明这点后,立即前往内阁寻找两位阁老商议此事。

内阁。

吕调阳将图纸展开在两位阁老的面前,认真说道:“下官设计的这座桥梁可根据地方上的不同,提高相对应的桥墩高度。”

“如此一来,即使是地底悬空也不用担心大桥会因此坍塌!”

刘健、李东阳相视一眼,眉宇间浮现出一抹深思。

并非是他们不相信吕调阳的想法,而是他们脑海中根本无法想象出这座大桥凭何悬空于悬崖两端。

尤其还是在桥下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一旦距离过长,中心位置很容易出现坍塌情况。

当刘健将心中的担忧悉数说出后,吕调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两位阁老多虑了!”

“阁老请看。”

顺着吕调阳手指的方向,数条黑线串联着桥梁两端和中心位置。

“单从外表上来看的话,这座桥梁的设计十分简单!”

“不过,这座大桥却是有着一定的原理。”

“借助三角支撑,只要这几条固定桥梁两端的铁链不断,那这座大桥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吕调阳看着两位阁老似懂非懂的面庞,稍有深思道:“两位阁老客可知晓秤盘?”

“秤盘承载着重物,而重物的重量实则远远超过了秤盘,可秤盘为什么没有崩坏?”

“其原因,就是在秤盘与秤杆相连的线上面。”

“多条线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称量重物,而线同样保证了秤盘的承载量。”

当吕调阳说出这些话时,刘健、李东阳的脸上渐渐浮现出清明之色。

“原来如此,吕大人此法甚妙啊!”

“没想到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根锁链,却能解决如此关键的问题。”

吕调阳拱手回礼道:“阁老谬赞了。”

“若不是阁老突然说出的想法,下官也难以想到会用这种办法。”

交谈间,李东阳开口询问道:“吕大人,若是借助桥梁来搭建的话,预估银两的花费是多少?”

吕调阳闻言,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怕是不太好说。”

“根据地形上的不同,需要建设桥梁的长度、高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不过,一旦这些桥梁建成的话,却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所能惠顾到的并非只有学堂的问题,还有这商业、农业等等。”

“地方上的百姓,不用再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可以借助这些桥梁,将东西售卖出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帮助了我大明朝经济的发展和当地社会的变革。”

“好!好!好!”

刘健激动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相信将这一举措告诉皇上的话,皇上一定会恩准的。”

“吕大人,若是皇上恩准的话,你觉得应该率先从哪一处实施最为妥当?”

吕调阳面色微顿,深邃说道:“这只是下官的一个猜想,虽然下官觉得有着很大的可行性。”

“可在没有实施的情况下也不太好说一定能够成功。”

“若是可以的话,我个人觉得应当先从山西境内着手尽心。”

“那里地形多山,且也有平原地带。”

“不过山与山之间的相连并不大,可以先行从这里着手实验一处。”

“只有先将这第一座大桥建起,这才可以大致估算出其他地区上的消耗和难度情况。”

刘健、李东阳闻言,并未着急回答吕调阳的话。

直至半刻左右,刘健微微颔首道:“好!这件事我会先行向皇上奏禀。”

“吕大人可在这段时间先行着手准备,查找其中的缺漏。”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