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倭患之乱,已定!四方海国当入朝觐见

自大明海军出征平倭,现已近乎半年之久。

但!在这半年的时间内,倭寇却是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他们的火炮、舰船,在大明铁甲舰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

本来一场耗时许久的战争,在半年的时间内,倭寇便已无力支撑下去。

皇宫养心殿。

朱厚照正批阅着奏折,近侍太监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激动的说道:“皇上,皇上。”

“前线大捷,戚副总督传来消息,倭寇之患已定,现正率全军将士们班师回朝。”

朱厚照闻言,面色大喜道:“好!哈哈~”

“传朕旨意,令文武百官即刻登朝,朕要亲自宣布这件事。”

“遵旨。”

……

啪!

啪!

啪!

三声净鞭响起,朝中文武百官闻讯登朝。

金銮宝殿上,文武大臣们皆是一脸疑惑之色。

“皇上突然上朝,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现如今,科举考试已经结束,除却翰林院的大学士们忙着批阅试卷外。

其他的大臣们手中也有不少的要事去处理。

而今日,又恰逢百官休息的时间。

除非是什么紧急的大事,天子才会突然宣召。

可他们也没有听说有什么大事发生。

在文武百官心存疑惑之际,一声宣号突然响起在大殿上。

“皇上驾到~”

朱厚照笑容满面信步走上龙台。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文武百官望见天子脸上的笑容后,心中渐渐松下一口气。

天子有此面容,必定是发生了什么好事啊!

朱厚照目光环视百官,朗声说道:“朕方才接到一份战报!”

“诸位爱卿不妨猜一猜是什么事?”

文武百官面露深思之际,内阁首辅刘健缓缓走出朝班,拱手说道:“回禀陛下,微臣斗胆,敢问可是倭寇的战事?”

朱厚照微微颔首道:“不错!前线大捷,倭寇之乱已定!”

轰——

文武百官呆若木鸡,怔在当场。

紧接着,不少大臣们皆流露出激动的面容,喜极而泣。

倭寇之患,困扰大明边海多年。

曾历经多少代都不曾解决的倭寇之患,如今在他们这一朝实现。

当今天下,边海地区的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倭寇的袭扰。

“吾皇圣明。”

“吾皇圣明啊!”

朝中百官齐声高呼着。

此情此景,怎能令他们不激动!

朱厚照高声说道:“倭寇之患今已平定,今日除了将此消息告诉诸位爱卿外,朕尚有一事想要听听诸位爱卿的想法。”

“倭寇地域虽然不大,却四面临海,拥有极为丰富的海中资源!”“这对大明帝国日后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倭岛却并未跟大明接壤,在管理上确实有些难办。”

“对此一事,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何想法?”

天子话音落下,朝中的文武百官轻声相互讨论着。

不时,礼部尚书刘大夏从朝班中走出,拱手说道:“启奏陛下,臣倒是有个想法。”

“哦?!”

朱厚照神情微动,颔首道:“刘爱卿不妨说说看!”

刘大夏面色微顿,拱手说道:“或许我大明可以从南北高丽这里修建一条驰道,借此通向倭岛海。”

“如此一来,无论是管理和消息传递上也会快上一些。”

“皇上,不可!”

工部尚书吕调阳走出朝班,率先制止道。

“皇上,先不说这修建驰道是个多么庞大的工程,即使是修建了驰道,大明帝国与倭岛同样无法相连。”

“而这修建驰道的意义,只不过是一个近些,一个远些罢了!”

“从根本上并未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朱厚照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朕也认为修建驰道多有不妥之处。”

“吕爱卿,你有何想法?”

吕调阳拱手说道:“皇上,如今我大明早已不同于往日,有着先进的舰船。”

“如此,我们为何不让大明海军在巡视大明边境的时候,也同样巡视倭岛海域。”

“以此,来告诉诸多海国,这里已经是我大明帝国的疆域,任何人不得侵犯!”

“违者,皆视为与我大明宣战!”

“与此同时,安排官兵驻扎于此,一来管理地方政务,防止内地百姓躁乱。”

“二来,也可同化这些倭岛人。”

话毕,刘健、李东阳等人相继从朝班中走出,拱手说道:“皇上,臣等以为,吕大人此法或许可行。”

“此事,在臣等看来,与同化草原部落无异。”

朱厚照微微颔首道:“好,依卿之所奏!”

“至于前往倭岛驻防的将士,可先从大明边海等地的官兵中抽调。”

“相比于中原内土的将士,他们会更加容易适应那里的环境。”

“吾皇圣明。”

文武大臣拱手拜道。

“皇上,臣尚有一事禀奏。”

朱厚照闻言,目光落在刘大夏身上,疑惑的问道:“爱卿还有何事?”

“回禀陛下,临近海国已派遣使臣来到我大明帝国。”

“预计不超过七日,便可抵达至京城。”

“这一次入京,各海国使臣皆带来厚礼,愿献给陛下。”

朱厚照微笑着说道:“他们倒是有心了。”

刘大夏面色微顿,继续说道:“皇上,据臣得知,他们这次前来我大明,除了觐见皇上外,还想我大明朝出兵剿灭临海内的海盗。”

“依臣来看,此次海国使臣前来我大明,多半正是为了这件事。”

“现今天下,唯有我大明帝国海上舰队,当世无敌!”

内阁首辅刘健走出朝班,拱手说道:“皇上,我大明朝天之上国,岂能因为这些事,而随意出兵!”

“更何况,觐见朝贡之礼,不同于出兵的军费!”

朱厚照微微颔首,冷笑一声道:“呵——”

“他们的想法倒是不错啊!”

“不过,这些事现在议论倒也有些为时过早!”

“等海国使臣前来再议也不迟。”

“诸位爱卿若是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早些退朝吧!”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