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人工开凿
这个天然溶洞,虽然经过人工开凿。
但洞内的环境依然相当复杂,洞穴蜿蜒崎岖。
彭仁义和杨三娃走了快两公里,依然在黑暗中不断摸索着。
“娘的!”
彭仁义忍不住骂了一声。
他知道,这段洞穴其实只有一半,按照他的那本书中记载,中段部分已经塌了,到了那里,就相当于到了野猪岭。
但彭仁义没想到,这段洞穴居然这么长,就像没有尽头一样。
到现在为止,他们也没有走到传说中坍塌的地方。
“彭叔,你看。”
这时。
前面带路的杨三娃忽然停了下来,用手电筒照着前方。
彭仁义借着手电光,看到前面的路突然被许多块巨石挡住了,这些巨石像是附近的山岩。
“难道到塌方的位置了?”
彭仁义问了一句。
杨三娃摇头道:“不像,彭叔你看,这些石头都有被打磨过的痕迹,像是被人堆在这里的,而且并没有把路堵死。”
说完,杨三娃将手电光往巨石的斜上方照去,果然在巨石顶上,露出了一个狭小的缝隙,目测能够爬过去。
彭仁义顾忌安危,自然不会轻易爬这种狭小的地方。
他让杨三娃先爬。
但杨三娃将目光放在了周围的岩壁上,他举着手电走到岩壁前,用手电光照出,岩壁上画着一些粗狂的图画。
彭仁义也被这些图画吸引,走到岩壁前,眯着眼睛打量起来。
岩壁上的图画里,画了很多小人。
这些小人穿着普通,拿着工具,不断在敲打着岩石。
彭仁义看出来了,这应该是描绘当年的人挖这个洞的场景。
他又接着看下去。
很快就看到,一群人挖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然后从石头里钻出一条巨蛇。
这条巨蛇一出现,就袭击周围的人,在吃掉了不少人,又钻入了石头。
“这他娘的画得什么意思?”
彭仁义看到这里,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岩壁上,剩下的几幅图画,画得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带着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斩杀那头巨蛇的画面。
最后的画面,是哪条巨蛇被斩掉了头颅的景象。
一群小人围绕在巨蛇身体周围欢呼,而巨蛇的头颅不翼而飞。
到这里,岩壁上的图画就结束了。
彭仁义又四处找了找,确定岩壁上再也没有其他的壁画了。
不过杨三娃很快又发现了线索。
他蹲在堵路的巨石前,指着一块石头,冲着彭仁义喊道:“彭叔,这里有字!”
彭仁义立马来到杨三娃身后,微微弯腰,果然看到一块石头上,刻着一行繁体文字。
“王遣役足两万,掘洞,现朋蛇,斩之,三年复生……”
这段文字,看得彭仁义和杨三娃莫名其妙。
彭仁义解放前在山里杀人越货,文化程度不高,就问道:“杨三娃,这些字写得什么意思?”
“彭叔,我就念过几年书,我也不知道……”
杨三娃摇了摇头,指着石头上的中间一个字,说道:“这个字我认识,是个‘蛇’字。”
“屁话,我也知道是个蛇。”
彭仁义扭头看向壁画上的内容,隐约猜测这段文字,应该就是介绍了壁画上的内容。
杨三娃看了看壁画,就说道:“会不会将军的人,当年就是在这里杀了蛇,所以在这里刻字留下了纪念?”
“你说得也有可能。”
彭仁义盯着壁画上那条没有脑袋的巨蛇尸体,对比了一下周围的小人,发现这条巨蛇起码长二十米。
如果真是弄死了这么一条大蟒蛇,那的确值得纪念。
“行了,蛇既然已经死了,这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继续赶路!”
彭仁义催促杨三娃走前面。
杨三娃看了看巨石上方的那个窄洞,没有犹豫,咬住手电筒,攀折周围的巨石,一路向上窄洞,然后钻了过去。
“杨三娃,里面什么情况?”
“这里黑的很……很深,什么也没有!”
听到杨三娃说窄洞里什么都没有,彭仁义这才放下心,跟着爬上巨石,钻入了窄洞。
通过窄洞,两人爬了十来米,绕过了这些堵路的巨石,重新回到了山洞中。
接下来的路,一路通达。
但走了没多久,彭仁义忽然闻到空气里,隐隐有一股腥臭味道。
“杨三娃,等等!”
他叫住了在前面带路的杨三娃。
杨三娃也察觉到不对劲,用手电往洞穴前方一照。
手电光的光亮不足以照得太远。
但杨三娃隐约看到,洞穴的前方,手电光的尽头,似乎有什么东西,隐隐反射着银鳞般的光芒,看起来个头还不小。
“彭叔,前面好像有东西。”
“别过去!”
彭仁义叫住了杨三娃。
“杨三娃,你找找看,看这附近有没有其他的路!”
“好!”
这空气里的腥臭味,让彭仁义隐隐觉得不妙。
两人没有继续往洞穴前进,而是在附近的岩壁上,寻找其他的路径。
而在洞穴的另一边。
张侗三人也一路追了过来。
十多分钟后。
三人也遇到了那些堵路的巨石。
“娘的,这里没路了?”
刘万全顿时警惕起来,用手电照着周围,生怕彭仁义就在附近埋伏。
然而他手电一照,就看到了周围岩壁上的壁画。
“张老四,你看!”
听到刘万全的喊声,张侗和契科夫的目光,自然落在了这些岩壁上的壁画。
和彭仁义一样。
三人看完了壁画,很快也知道了这个山洞的来龙去脉。
“看样子,当年那个南北朝的将军,派人来挖了这条溶洞,只不过在挖的过程中,碰到了一条巨蛇。”
“诶呦,张老四,这条巨蛇可真够大的。”
刘万全看着周围的壁画连连称奇。
契科夫对华夏的事物十分稀奇,看着壁画上的将军人像,忽然转头问张侗:“你怎么知道这个将军是个南北朝的?”
不好!
张侗心中不妙。
刚才只顾说得痛快,顺嘴吐露了南北朝将军的事。
见契科夫问起,张侗便想着该如何搪塞。
这时,眼尖的刘万全,发现了巨石下那块刻着文字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