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探花郎哥哥
她的神智已经有些不清醒,却在瞧见他的身影后,费力地起身,抓住了他衣襟上垂下来的丝绦。
“珩郎,你是来救我的吗?”
无视她充满希冀的神情,裴元珩冷淡地甩开她的手,将一张供词扔到她面前。
“你的婢女已经招供,是你指使她在柔儿的药中下毒,我按照她所说的,在你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找到了还未用完的毒药,人证物证俱全,你还不承认?”
薛窈窈想要捡起供词,却因为冷得实在太厉害,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
委屈和酸楚一起涌上心头,她下意识地想要寻求安慰,却在触及裴元珩冰冷的的目光之时,猛然清醒过来。
她忘了,他早就不是她的珩郎了。
或许在江挽柔入府之前,他对她还有过几分怜惜,可是在江挽柔入府之后,他对她就只剩下厌烦。
因为江挽柔是他的小青梅,而她却是一个依靠母家权势,强行嫁入裴家,将他和小青梅拆散的恶人。
从前,薛家势大,他只能蛰伏待机。
如今,薛家没落,他成了内阁首辅,自然不会再放任她鸠占鹊巢。
可是,即便他厌她至极,也不必斩尽杀绝,非要逼她认下莫须有的谋杀罪行。
难道,一定要她死了,他才满意吗?
薛窈窈垂下眼帘,藏起泪意。
“我没有指使芸娘给江挽柔下毒,也没有将毒药藏在老槐树下,无论你再问我多少次,我的回答都是我没有做过。”
闻言,裴元珩面色冷凝,看向薛窈窈的神色,带着刺骨的寒意。
“事已至此,你竟然还在抵赖。”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宝石戒指,狠狠地摔在薛窈窈的面前。
“这是你的戒指吧?你就是让你的婢女用它收买了柔儿身边的婆子,方便你在柔儿的药中下毒。”
看到这枚戒指,薛窈窕不由得愣住。
她捡起戒指,凑在眼前,仔仔细细地看了半晌,终于确定,这就是她送给江挽柔的那枚。
“怎么会呢?”她不敢置信地开口,“这枚戒指我已经送给江挽柔了,怎么会成为我收买婆子的证据呢?”
“你的意思是,柔儿用自己的半条命陷害你?”
裴元珩闻言,不由得冷笑一声。
“即便你自己内心肮脏,却也不要以为人人都和你一样,你可知道,哪怕是罪证确凿,柔儿还在为你开脱,求我不要将此事声张,而你,却抵死不认罪。”
“我没做过,如何认罪?”
“你还真是不知悔改,也罢,你有陛下的赐婚诏书,我无法处置你,但是你的兄长却在我手下做事,你若是仍然抵死不认罪,我保证,他会为你的恶行付出代价”
说罢,裴元珩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下一瞬,就被薛窈窕死死拉住。
他不耐烦地回头,正对上她通红的眼。
“不要伤害我的哥哥……”薛窈窈泪眼婆娑,低声恳求,“他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不要伤害他,我求你了。”
她很久没有这样哭过了。
上一次,好像还是因为江挽柔生病,他忘记了她的生日,让她空等了一夜。
她哭起来实在太惹人怜,下意识地,裴元珩就想答应她的请求。
可是,他不能这样轻易原谅她。
他可以纵容她无伤大雅的脾气,但是这一次,她竟然想要谋害人命。
他绝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轻拿轻放,一定要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和柔儿当面认错,此事才能了结。
“只要你承认罪行,然后向柔儿当面认错,接受惩罚,我保证,你的兄长一定会安然无恙。”
他知道,除了他之外,薛窈窈最在乎的就是她的亲人。
所以,为了兄长,她一定会认罪。
果然,在一阵死寂一般的沉默之后,薛窈窕终于有了动作。
她跪在地上,整个人似乎都缩成了小小的一团,眼角的泪水仿若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吧嗒吧嗒地滚落到地上。
“是我指使人给江挽柔的药中下毒,也是我将没用完的毒药埋在老槐树下,我认罪,只求你遵守诺言,放过哥哥。”
终于听到想听的话,裴元珩却发现自己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欣喜。
他能听出,薛窈窕的不甘。
“薛窈窈,我要的是你真心认罪,若是你的心不诚,我保证你的兄长会替你承担十倍的代价。”
闻言,薛窈窕猝然抬眸。
四目相对,沉默良久。
她突然笑了起来,自顾自地起身,踉踉跄跄地走到香炉前,看着氤氲在眼前袅袅青烟,缓缓开口:“裴元珩,你拿哥哥的生死要挟我认罪的时候,可有想过若你真的杀了他,我要怎么活下去?”
她的平静,让裴元珩不自觉地生出一丝难得又不愿认可的慌张。
一直以来能够轻易拿捏的心,似乎即将脱离他的掌控。
没等到他的回应,薛窈窈也不在意。
她只是笑着,道:“裴元珩,你不会以为你杀了哥哥之后,我还能凭借对你的爱意活着吧?”
裴元珩仍旧沉默以对。
薛窈窈便知道,他的确是这样想的。
他以为她爱他至极,所以即便他们之间隔上血海深仇,她也会继续爱下去。
原来她在裴元珩眼中,爱的如此卑微。
原来他真的,只拿她的爱当做随意拿捏的筹码。
三年多的爱慕,七年的相守,他们纠缠了将近十年,到头来,她竟然半点没有走进他的心底。
所以,还要爱下去吗?
当然不要了。
裴元珩可以说是预料中的出现,虽然打乱了她一时的平静。
很快,马车在一座茶楼前缓缓停下,车夫稳稳地勒住缰绳,马蹄声在青石板上轻轻回荡。
寻春扶着薛窈窈的手,轻语道:“小姐,今儿个放榜,京城里可热闹了,连街上的小贩都比往常多了几分喜气。说是今儿个生意比过年时还好。听说今年的状元郎不仅文采飞扬,更是貌比潘安,引得不少闺阁小姐暗自倾心,就连街边的妇人们也议论纷纷,都想一睹这位才子的风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