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他带回来个女人

第211章:他带回来个女人

“哎呦,我肚子好疼…”

旁边坐着的几个婶子都被吓了一跳。_k?a.n?s_h`u,p¨u\.*c~o·m¨

这可是孕妇啊,她喊肚子疼那可是要出事的,几人像是商量好了似的齐齐后退。

她们可不想给自己找事!

冬枣也怕被陈娇娇赖上,连忙拉着自家小姐往后挪点。

还低声说句,“小姐,我瞧她像是故意装的,咱们离她远点,免得被她咬到。”

这话给苏若卿逗笑了。

印象中,冬枣可是那种连重话都不敢说一句的人,今日竟能说出免得被咬这种话…

虽不是带脏字的骂人,却也是够绝的!

淡笑着反手拉住冬枣,眼神示意她无妨,转眸看向正在装疼的陈娇娇。

“我是大夫,可要我帮你扎几针?”

陈娇娇是真想赖苏若卿的…

她都想好了,就赖苏若卿刚才给她扎的那针让她动了胎气,起码得让她赔点钱。

却刚才,旁边几位婶子后退的骚操作给她骚到了,还有苏若卿拿出来的银针…

此刻若苏若卿要用银针扎她,那怕是没人会帮她。

如此,她还装个屁啊?

连忙收起虚假的痛苦表情,“我好像又不疼了!”

说罢,还转过身去,像是怕被苏若卿看到她的囧状。

苏若卿可懒得搭理她。

倒是牛车上的几位婶子们都反应过来陈娇娇刚才那是装的,再看看她心虚的样儿…

一个个都没忍住的笑出了声。

陈娇娇被气的脸色铁青,却又不敢吱声。*三}\叶??屋(? =已ˉˉ÷发{?布e°最|dt新?o~章·节?

好不容易到达镇上,立即吆喝着要下车,下车后还满脸不屑道。

“若非我今日有事着急回来,谁稀罕坐这颠簸的破牛车,还碰到些下贱货色…”

“呸,真是晦气!”

说着还吐口唾沫。

而后捂着肚子晃晃悠悠走了。

她那话可不止骂苏若卿,还把所有婶子们也都骂了…

但她现在是孕妇,而且还是赵员外家的小妾,她们就算再不满,也不敢碰她。

的确如此。

一众婶子们真不敢碰她,但她们敢骂她啊。

苏若卿和冬枣去镇上转了一圈,回去的时候又遇到了这帮婶子,老远就听她们还在骂陈娇娇。

包括回去的路上也在骂…

听得苏若卿都佩服了这帮婶子的战斗力!

却说,对此,苏若卿倒是淡定的紧。

纸包不住火,陈娇娇蹦跶不了几天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

因有冬枣陪同,苏若卿来到镇上后去了趟崔家铺子,想着借住崔家铺子的遮掩找理由拿出果苗。

崔唐羽正在铺子里。

见苏若卿过来,连忙招呼她进店。

苏若卿让冬枣在外面等着,自己跟崔唐羽进去雅间。

崔唐羽以为她是来问难民之事的,进来雅间后主动说起来。

他与李想的人都查到那帮难民是西北城最西边边境处,一个名为钱宝县的县城里的难民。

钱宝县去年大旱,快要丰收的时候又遭遇蝗灾。_s?j·k~s*a/p,p~.?c*o?m-

地里庄稼颗粒无收,有些人家里有点去年的余粮,却都被征了税,没有余粮的则要跟官府签欠税书。

难民们没得办法,只能背井离乡出来谋生路。

崔唐羽的人去往钱宝县的途中看到好多饿死的难民,他们就横尸在地…

看着很是凄惨。

不过,今年钱宝县的灾情已过,三月份就开始下了雨,这几个月又在正常下雨。

高灸最近正在想让官兵把他们护送回去,这样说不准还能赶上波秋季的庄稼种植。

苏若卿想了想…

这帮难民既然是西北城内的百姓,那他们回去应该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即可。

届时是七月份。

这个月份可以种玉米,南瓜,西葫芦瓜。

这些都是高产作物。

只要能种植出来,那今年冬天难民们就能吃饱饭。

苏若卿想着就与崔唐羽告辞,转而去了趟衙门。

高灸正在办案。

堂下跪着个中年男人,旁边有个妇人说那男人意图羞辱她,可那男人又直喊冤枉…

高灸正在审问细节。

苏若卿今日并不着急,就在旁边等着。

就是等着等着,肩膀突然被人拍了下,转头看看,竟是前几日与战家告辞的高若伊。

高灸回来后,高若伊从战家告辞。

这次的高若伊倒不是害怕被高灸抓着,而是听说师父受伤了,她得来照顾师父。

这不,她刚给师父煮了粥,正准备送去师父书房,结果就看到了她。

“小婶婶可是有事找我师父?”

苏若卿下意识看眼高若伊端着的那碗正飘着股浓郁糊味,且瞧着黑乎乎的粥…

微笑颔首。

高若伊笑了,连忙招呼苏若卿往偏房走,边走边说师父一会就来。

苏若卿假装没闻到糊味,跟着走。

苏若卿是来与高灸说高产玉米种的事儿,这些难民回去后若能种上高产粮种,那定能丰收。

高若伊早就听过高产粮种,待高灸办完案子回来,与苏若卿一起跟高灸说。

高灸也正要去找苏若卿。

他也是想着让难民们用高产粮种。

不过他以为苏若卿是从别人手里买的高产粮种,便问她是从何人手里买的。

苏若卿早就想好了说辞,“高大人统计一下你需要多少量,我帮你找他买。”

还说,之所以要帮忙买,是因为那人不想暴露身份。

高灸理解,应下了。

最后的统计结果是,总有7969户难民想要高产粮种,只是他们现在没有足够的钱,问高灸能否先赊账?

苏若卿一口答应。

但要立字据。

毕竟是与官家做买卖,苏若卿若说可以免费送给难民,难免会引起高灸的怀疑。

而就算这样,高灸其实也怀疑了。

却有时揣着明白装糊涂才是生存之道。

7969户,基本每户都要10斤左右的种子,那就是79690斤的高产粮种。

这可不是小数目。

而且,这么多的种子一时半会苏若卿也拿不出来,那就需要分几次拿出。

高灸没问题。

说是等苏若卿的高产粮种准备好后随时联系他,他会让人来拉,到时候一起送去钱宝县。

这事儿就算敲定了。

苏若卿回去的次日又把果苗都拿了出来。

她是实力派,说种就种。

当天就去找村民来帮忙种植,且下午还就种完了。

大嫂那边也在上午去问了神婆何时适合搬家?

神婆给出的结果是明日即可。

晚上,战家众人就开始收拾行囊了。

待次日一早,由战老夫人带头,一大帮人先去新房准备。

因为就是搬家,战家也没准备那些乱七八糟的流程,就放了几只鞭炮,然后按神婆所说摆个有猪头和水果鱼肉的拱桌即可。

房屋是战老夫人安排的。

主院原本准备给苏若卿和战承勋住,但两人坚决拒绝,说是主院得给长辈住。

他们就住在战老夫人东侧的院子。

战老夫人西侧的院子给大嫂住,大嫂旁边是三嫂的院子,苏若卿他们旁边是二嫂。

之后是战晚宁的院子。

战管家住在单独小院里,冬枣,吴氏与苏若卿同院。

舒韵灵住客院。

新房子很大,而且是村里独一份的青砖大瓦房。

盖房子时,苏若卿其实是想把窗户改成现代的玻璃窗户,却想到那样太扎眼…

就没换。

但厕所被她改成了现代的抽水马桶式。

这样用着也舒服。

还有一些现代的装修,苏若卿带着家人一边看一边讲解。

就在他们正看的起劲时,王梦莹突然从外面跑进来。

先是礼貌的喊声在场众人。

然后道,“魏大伯回来了,只是,只是,他带回来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