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策略实施初见效

丁义珍把平板往桌上一推,屏幕还亮着基站热力图的红蓝交错点阵。他抬眼看了眼帐篷角落的电子钟,凌晨四点十八分,距离维修队出发还有四十二分钟。

“卡拿到了?”他问。

安欣刚进门,手里的密封袋晃了晃:“三点五十六分取的,没碰工具,手指头蹭出来的。下水道口那层灰都没破。”

“视频呢?”

“完整。”安欣把存储卡插进读卡器,“李响摔下去的时候护得挺好,画面抖但能看清楚——那个红皮本,确实是市政府专用款,编号段落在去年底就停用了。现在市面上流通的,要么是库存,要么就是翻印。”

丁义珍点点头,目光扫过回放画面里那个签字画押的瞬间。“陈律师的脸拍到了吗?”

“侧脸,三分之二。”安欣放大截图,“够识别,不够定罪。”

“够了。”丁义珍站起身,“有动作就有痕迹,有人出面就有破绽。他们敢发钱、敢盖章、敢调市政令,说明他们不怕我们查到人。但他们怕我们查得快。”

话音未落,帐篷帘子被人掀开一条缝,李响探进半个身子:“东湖意见站那边刚换班,两个新来的兄弟顶上了。另外,我让技术组在城南老街装了六个微型采集器,藏在路灯箱和垃圾桶后面,信号已经接通。”

“供电没问题吧?”丁义珍问。

“昨晚断电的事是个提醒。”李响咧嘴一笑,“这回我们反着来——不靠市政线路,用移动电源加太阳能板,独立供电。谁想断电,得先把整条街的电线全剪了。”

钟小艾这时从外头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加密通讯记录摘要。“信息科那边有动静了。‘周立群’账号在凌晨两点十七分又登录了一次,这次不是改调度令,而是导出了近三年阳光街道的信访档案副本。”

“有意思。”丁义珍冷笑,“他们一边造假民意,一边偷真材料,准备拿我们的数据当模板继续复制?”

“不止。”钟小艾把文件递过去,“导出操作用了三层跳转,ip最终指向市委大楼西侧的临时办公室。那儿现在住着一个借调来的政策研究小组,名义上是协助旧改调研。”

“借调?”丁义珍挑眉,“谁批的?”

“办公厅走的流程,签字是赵立冬前秘书代签,日期是三天前。”

帐篷里安静了几秒。

安欣开口:“要不要顺藤摸瓜?”

“不急。”丁义珍摆手,“我们现在三条线并行——情报、安保、联络。哪条都不能断,哪条也不能冒进。你们记住,我们现在不是在追贼,是在布网。贼知道我们在查,所以他们会试探、会撤退、会演戏。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觉得还能演下去。”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了点南郊和城南之间的几条主干道。“他们今晚换了指挥点,说明内部有调整。这种时候最容易露马脚。安欣,你带人盯死这几个交接路口,凡是夜间出入的陌生车辆,车牌、车型、颜色全记下来,重点看有没有重复出现的。”

“明白。”安欣掏出本子开始记。

“李响,”丁义珍转向他,“你刚才说换了两个盯梢的人?”

“对。原来那俩有点犹豫,说是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不想太晚回家。”李响耸肩,“我也没逼他们,换了两个信得过的兄弟顶上。不过……”他顿了顿,“其中一个人悄悄问我,要是真查出问题,上面能不能兜住?”

丁义珍嘴角一扬:“怕被报复?”

“差不多。毕竟赵立冬虽然退了,可他在京海经营这么多年,底下人根连根。有些人不敢得罪。”

“那就让他们知道,谁在做事,谁在捣乱。”丁义珍坐回椅子,“你去安排一下,明天上午十点,我要见三位退休厅官——王德全、张志明、刘振邦。他们都当过赵立冬的副手,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提前退了。找个安静地方,别声张。”

“您想撬他们?”

“不是撬,是聊。”丁义珍淡淡地说,“人到了一定年纪,未必还想捂着旧账过日子。尤其是当他们发现,自己当年被迫签字的那些事,现在又被拿来当枪使的时候。”

钟小艾接过话:“我已经调出他们任期内的几起争议项目资料,全是赵系主导的,程序上有硬伤。只要提几句,他们心里就有数了。”

“这就够了。”丁义珍点头,“有些人不是坏,是困在局里。现在局又来了,他们得选——是继续闭眼,还是松个口风。”

正说着,帐篷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值班员探头:“丁市长,电力局的人到了,说要给您看配电箱的取证结果。”

李响立刻起身出去,几分钟后回来,手里多了个物证袋。“果然有问题。那个定时断电器是工业级的,能设定三次自动断电周期。安装位置很隐蔽,一般人根本发现不了。”

“是谁报的修?”

“没人报。是巡检组例行检查时撞上的。他们说,再晚两个小时,市政档案室的备份服务器就得停机。”

“好险。”安欣低声说。

“也不算太险。”丁义珍冷笑,“他们敢动手,说明他们慌了。以前是偷偷改系统,现在开始动硬件了,这是从暗处往明处逼。我们越查,他们越急。”

钟小艾忽然抬头:“丁义珍,政协那边有回应了。陈常委刚才在内部会议上说了句话——‘有些群众活动,组织得太整齐,反而不像群众自发。’这话没点名,但意思很清楚。”

“风向变了。”丁义珍笑了笑,“有人开始站边了。”

安欣看着他:“下一步是不是该收点网了?”

“还不行。”丁义珍摇头,“我们现在拿到的是碎片,拼不出全图。证据链差一口气,舆论支持也还不够硬。但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他站起身,走到帐篷门口,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外面渐亮的天色。“等天完全亮了,我会给省委打电话。但在那之前——”

他回头看向三人,“你们各自回去睡两小时。接下来几天,谁也别指望好好睡觉。我们既然开了头,就得一口气干到底。”

安欣和李响对视一眼,同时点头。

钟小艾却没动:“我不累。刚才技术组又截到一组加密通话,频率跟昨晚不一样,但信号源集中在城南老街东片。我已经让人重绘热力图,十分钟内出来。”

丁义珍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安欣收拾设备准备出门,临走前问了一句:“那三个退休干部,真能松口?”

“不知道。”丁义珍坐在桌边,手指轻敲桌面,“但我知道一件事——人这辈子,最难骗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良心。他们要是真能睡踏实,就不会退得那么早。”

李响笑了一声:“那咱们就等着,看谁先熬不住。”

帐篷里的灯还亮着,平板屏幕上的热力图正在刷新,新的红点缓缓浮现,集中在一片老旧居民区的中心位置。

丁义珍盯着那片区域,忽然开口:“把那个片区的户籍数据调出来,重点查近三个月迁入的暂住人口。”

钟小艾迅速操作起来。

几秒钟后,名单弹出。

丁义珍眯起眼,指着其中一行:“这个人,登记职业是退休教师,可他五年前才四十七岁。而且籍贯写着西北,却说自己在本地教了三十年书。”

他抬眼,声音不高:

“这谎撒得,太不走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