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姜绾的生意经
市长对于姜绾这种既会做生意、又会做慈善、还谦虚的商人真的是太中意了,于是大手一挥,批了一万平方米的地。
“这地方有点偏,会不会太委屈你啊?”
“不委屈,我就喜欢这里,我喜欢把厂房造大一点,除了生产线,还得有库房呢。厂房和宿舍之间,造个小公园,员工下班的时候,可以在里面散步休息,打打乒乓球什么的。”姜绾说。
------
从市府大楼出来,傅老爷子叫住姜绾。
“绾妹,坐爷爷的车吧。”
傅老爷子拄着拐杖,颤巍巍的说,言语之中充满了老人家的忧虑。
姜绾知道傅老爷子是有话跟她说,便道:“好。”打开车门请傅老爷子坐上车,她才自己坐上去。
而姜绾一坐上去,傅老爷子的话闸就打开了,他已经从市长办公室憋到现在,“绾妹啊,我知道爷爷之前做的一些事让你伤了心,但今天这些话,爷爷是真的为你好。你看你又是办服装商城又是办服装厂的,爷爷不是不支持你创业,但你做事是不是太浮夸了一点?”
“服装商城你说要造临城最大最豪华,规模超过红星市场,还要在市场门口留一个一万平米大小的广场,还要在广场上建造喷泉、花坛、树阵,你知道这要给你增加多少成本吗?刚刚爷爷在市长面前说七八百万都说少了,你这至少得增加一百万衣裳的成本啊,造好要上千个了,后续招商还要垫成本。”
“还有服装厂,依爷爷的意思,你现在起步阶段,完全可以先租一个厂房这样可以节省成本。你自建厂房也就算了,这厂址又选在偏郊,搞那么大的地皮,还要造公园,你这至少得几十万下去,靠近一百万。”
饶是傅老爷子见多识广,也不由叹息,“花钱如流水。”
“你做生意总共也就不到五个月,赚的钱,爷爷给你算过了,就那风扇是最赚钱的,卖了几十万架,能赚到六七百万,但你平时买房子,出人工,囤货,这些成本压在下面,你能存在手里四五百万顶天了,加上其他服装方面赚的钱------但你现在红星市场开门,十八个铺面的货囤下来,你压在货上的钱不少吧。我估算你手上有五六百万现金算不错的了。”
傅老爷子这么一通算下来,替姜绾发愁都愁死了,
“就这么点钱,你又是造商场,又是开服装厂,你肯定不够用,刚刚在市长办公室,你还捐了280万--------绾妹啊,你这样摊子铺得太大了,很容易资金断裂。你不能因为前面一时的顺利,就忘形起来。”
傅老爷子大概是生怕绾妹不肯听他说话,所以把所有的事情一下子全部说出来,
“爷爷这边虽然拿回了保安堂一些股份,但最大头的资产在港城那边,万一你涉及到太多的资金,爷爷帮不了你。”
傅老爷子说毕,定定地看着姜绾,希望姜绾能听进去了。
而姜绾安安静静听完了,也只是淡淡一笑,窗外的阳光透过车窗落在她自信的脸上分外从容,“爷爷,资金问题你不用担心,我这边大概出五百万,余下的,我本来也打算贷款。”
其实傅老爷子算的还是有所偏差,姜绾手中大约有九百多万的现金,因为姜绾很多货款是月结的,更由于姜绾走货比较快,还有一些货甚至已经卖出去了,已经收回了货款和利润,但是厂家那边的货款依然压在姜绾这边。
除了现金,姜绾还有偶然从广城收缴的一百多斤黄金。
从秦家搜刮到的珠宝、进口家具、电器,甚至现金,保险柜她都还没撬开呢,要是撬开秦家的几个保险柜,少不得能增加几十万。
只是,姜绾也没打算把所有的钱拿出来,她只拿出五百万,其他的放在公司当成流动资金,万一如果她的生意真的出现问题,至少,她能把工人的工资结算出去。
上一世,姜绾打工到死,也曾经碰到一些老板破产了,连工资都发不出,她知道那种明明付出了劳动苦力却拿不到工资的愤恨,也尝到吃不上饭交不出房租的辛苦。
她是不会让跟着自己的员工拿不到工资。
超过五百万的,她准备去银行贷款,批了地皮,工程开到一半,银行那边贷款相对还是容易的。
她捐款280万,也不是白捐的,市府那边自然会给她开绿灯。
傅老爷子拍大腿道:“哎呀,绾妹啊,你既然钱不够,为什么还要捐款呢?为什么还要搞那么大的广场呢?这种排场就是个噱头给人看看的,有什么用呢?”
姜绾道:“爷爷,这可不是排场,而是我考虑到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的发展,你看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有个自行车就是条件好的家庭了,商人来市场批发,大都是靠两条腿走路,但你想过十年后没有呢?十年后,可能很多人都会开小汽车来市场批发,那么这个广场,我就能把它改成停车场了,一万平米的广场是必要的。”
傅老爷子:“???”
发出了一个黑人问号脸。
实际上,姜绾留这个广场确实不是为了做广场,而是考虑到z省各地批发商来到商城之后,货物集散,转运,必须得有块地,给他们一个腾挪的地方。而现在的红星市场,门口的广场已经不太够用了,就是这个道理。
傅老爷子默了一会儿,觉得姜绾说得大概有点道理,只不过就算考虑到日后的发展,广场还是大了点儿,有点铺张。
“那服装厂呢,你怎么选了那么偏一个地址,还搞那么大。要我说,如果你办服装厂的话,不如办到义市去,那边厂子比较多,招工比较方便,地皮也比临城要便宜得多。”傅老爷子建议道。
姜绾:“我就是不想去义市啊,义市那边大都是小商品、小作坊,我要是把服装厂开到义市,那么我的品牌就会被人冠上小商品的标签,而我想要做的是高档品牌,这标签冠上去,很难摘下来。我宁可地皮贵一点,也要放在临城。”
“至于你说地方比较偏,唉,现在看起来是偏的,再过两三年,随着临城发展扩张,那地方就属于市中心了。”
姜绾是看过十六年后临城的地图的,她服装厂的那处地绝对处于临城的市中心,绝对的上城区。
姜绾自信一笑,“说难听点,到时候,我就算服装厂办不下去了,我光靠这块地皮,我都能升值几十倍的资产。所以,我肯定要地皮大一点呀。”
这可不是盖的,前世的这个年代很多洋快餐陆续来到国内办门面店,他们办一个店就买个店面,过了几十年之后,这些店面就给洋快餐巨头升值了几百倍的资产。
还有某门户网站,做到后面快做不下去了,但他们一开始造的办公大楼价值十几亿,完全能够算得上赚到了大钱。
姜绾也想来个仿其道而行,只要地批下来,她什么都不做,都能成富豪了,何乐而不为。
傅老爷子诧异地听着姜绾分析,摸了摸额头,一轮夕阳从地平线坠下去,他感觉自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