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敕封尔为此方三百里苍莽山正神!
张远微微颔首,指了指火堆旁的空位:“山野荒庙,无主之地,自便便是。”
“多谢兄台!”两书生面露喜色,道谢后才在火堆旁坐下,靠得并不近,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四人围着篝火,静默片刻,只有木柴燃烧的噼啪声。
王启年纪小,似乎耐不住安静,看着不远处夜色笼罩下的群山轮廓,想起途中听闻的消息,忍不住感慨道:“齐国……是真的没了啊。”
他语气复杂,并非悲痛,更像是面对骤变历史的茫然,“昔日三晋之一,疆土广阔,如今……”
李仲文接口,声音带着读书人特有的历史纵深感和一丝理性的点评:“八百年基业,付之一炬。盛衰荣辱,本是王朝常态。”
“不过说来,八百年前那齐开国之主,齐太祖姜桓,本就是大秦北境镇守关隘的大将军吧?”
张远抬了抬眼皮。
李仲文继续道:“史载当年雍天洲外有大妖蛊惑,又有域外几股势力暗中支持、搅动风云,姜桓手握精兵,见大秦当时内忧外患,一时野心压过忠诚,自认能另起炉灶,这才裂土称帝,建了这大齐。”
“如今八百年一轮回,姜氏后代还国于秦,虽是被逼无奈,但也算是……物归原主?冥冥之中,这大势所趋,终究还是指向了一统。”
他话语中并未直接赞颂大秦,却点明了齐国建立的根由和最终归秦的某种“历史必然性”。
张远尚未开口,旁边的洛红袖(低头拨弄着火堆,却淡淡地说了一句:“姜桓当年自立,引域外势力干预雍天事务,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如今齐国归秦,断了某些域外之人的念想,才是真正的‘大势所趋’。”
她这话将八百年前的根源引到了现今格局上,更是指出了当下归秦的政治意义,消除一个可能被域外渗透的“棋眼”。
李仲文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看向洛红袖和张远的眼神多了一丝探究,点头道:“姑娘所言甚是。根除隐患,正本清源。”
就在这时,一阵喧哗的脚步声和马匹嘶鸣声打破了庙前的宁静。
七八个身形彪悍、携带着各色兵刃的武者沿着山道走来,身上皆带着浓重的血腥气和新添的刀痕伤口,显然刚刚经历过一场激烈的厮杀或追杀。
这帮人比书生粗犷得多,说话也大声吆喝,甚至骂骂咧咧。
“**娘的,那帮黑皮子追得真紧!”
“赶紧进庙里喘口气,处理下伤口!”
“都机伶点,老四放风,看看还有尾巴没!”
他们看到庙前的篝火和张远四人,并未有立刻上前寻衅的意思。
只是占据了庙门口的另一边区域,动作粗鲁地各自找地方坐下或倚靠着墙壁,开始检查伤处、包扎,有的掏出酒囊猛灌。
但其中一位脸上带着长长刀疤、似乎是领头人的大汉,目光锐利地扫过张远等四人,尤其在洛红袖和那两个书生身上停留了一瞬,眉头皱起。
刀疤大汉声音洪亮,语气透着不容置疑和一丝不耐烦,对着张远他们喊道:“喂!庙里那几个!看你们的样子像是跑江湖的读书人和小娘们?”
“老子不管你们是干什么的,听着!待会儿要是再有人追来,很可能要动手!”
“这破庙是我们选定的战场,你们几个不想死就赶紧**有多远躲多远!别碍事也别被溅一身血!”
他挥手做了个驱赶的动作,虽然话糙且粗鲁,但核心意思竟然不是欺负他们,反而是一种警告式的驱离和保护。
火光跳跃,映照着刀疤大汉和他手下们疲惫而凶狠的脸庞,也映照着张远深邃的目光。
他抬眼,平静地望向那破庙深处残存的山神石像。
手指在膝盖上无声地勾勒着那些与“镇海柱”神韵相似的古老刻纹,仿佛在感知着什么沉睡于此地的、属于亘古山岳的意志。
洛红袖不说话,两个书生面露犹豫,但也没有逃离的意思。
夜幕低垂,破败的山神庙外,篝火哔剥作响。
那伙粗狂武者的喝骂犹在耳畔,随着一声闷响与兵刃出鞘的摩擦声,两方人马已然战在一处!
刀光剑影在火光映照下划破黑暗,金铁交鸣声刺破了荒山的寂静。
血光乍现,闷哼与怒吼交杂,浓烈的血腥气瞬间弥漫开来,裹挟着未散的尘灰与草木燃烧的焦糊味,直冲庙门。
庙内,原本闭目调息的张远,眉峰倏然一皱。
并非因为门外粗鄙的厮杀,而是在这陡然爆发的浓烈血气冲击下,他敏锐地感知到,身前那座早已面目模糊的残破石像,其基座上那些古拙的刻纹,竟起了微微震动!
那震动细微至极,非神魂入微者不可察。
如同久旱大地深处传来的一丝渴求的脉动,又似被沉厚淤泥覆盖的明珠,受到灵性潮汐的牵引而奋力悸动!
纹路的频率,竟隐隐与不远处“镇海柱”那浩渺厚重的神韵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张远深邃的双目豁然睁开,精光内蕴如寒潭映月。
他起身,步履无声,玄色衣袍在庙内漏下的惨淡月光中纹丝不动,直趋石像前。
指尖拂过冰冷粗糙的石刻,那微弱的震动更是清晰地传来,带着一种沉睡万古、亟待苏醒的焦灼与渴盼。
“果然……”张远低语,嘴角勾起一丝了然。
神道崩坍,神祇陨落或沉睡,但灵性印记依附于山河本源,历经沧桑未曾彻底消散。
这乱葬野庙,枯守荒山无数岁月,今日被这意料之外的血煞争斗勾动了灵性。
心念电转间,张远手掌一翻,二十颗龙眼大小、内蕴混沌气流、闪烁濛濛宝光的混沌元珠凭空出现!
此乃东海炼气士萃取天地初开混沌元气凝练的异宝,在大秦皇城价值连城,更蕴含着滋养神魂、点化灵性的本源之力。
没有半分犹豫,张远手指轻弹。
二十颗混沌元珠化作道道流光,精准无比地没入石像基座的刻纹节点之中!
霎时间,混沌光华自石像内部喷薄而出,将那斑驳石躯映照得半透明!
整个山神庙剧烈震动,无数尘埃抖落,仿佛地脉深处有一头沉眠的巨兽在翻身!
“嗡——!”
一声并非来自耳畔,而是源自神魂深处的、古老沧桑的宏大嗡鸣响彻天地!
庙外激战的双方武者瞬间被这天地异变惊骇!
只见一道沛然莫御的土黄色光柱自破庙屋顶冲天而起,贯入漆黑苍穹!
光柱之中,浩瀚威严的神性气息如浪潮般席卷四野。
篝火猛地压低,万籁俱寂,连厮杀的动作都被无形的力量凝固!
石像在璀璨华光中轰然崩塌、重组!
一个身形由无数土石灵光汇聚的魁伟虚影拔地而起。
头戴磐石冠冕,身披藤甲山纹,面容威严古朴,周身环绕着山岳般的沉重威压与大地生生不息的气息!
祂的双目初时茫然,随即锁定在庙外沾满血腥的人群。
威严的声音如同巨石滚落山谷,震得人心神摇曳:
“何人扰吾长眠……敢在吾辖下山野厮杀,污秽灵地?!”
这尊巨影出现的瞬间,门外激战的两方武者,无论是那些骂骂咧咧的粗汉,还是他们的对手,顿觉如山岳压顶。
体内真气凝滞,气血翻腾,手中兵刃变得重逾千斤,再也提不起半点争斗之心!
无边的敬畏与恐惧涌上心头,所有人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捆缚,膝盖一软,“噗通”“噗通”跪倒一片。
额头紧贴冰冷地面,连大气都不敢喘。
篝火旁,那两位借宿的书生更是目瞪口呆,浑身颤抖。
李仲文手中的半块干粮掉落在地也浑然不觉。
望着庙中那顶天立地、散发着煌煌神威的山神虚影,再看看庙门前巍然而立、玄衣猎猎的张远,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宏大历史感与命运洪流扑面而来。
张远立于山神虚影脚下,渺小的身影此刻却如山岳核心。
他面色沉静如水,毫无波澜,仿佛点醒一尊山神不过是举手之事。
他抬手,指尖不知何时已凝聚一缕纯粹无比、带着煌煌天威与大秦王朝国运意志的金光!
那金光璀璨夺目,蕴含着统御山河、敕封神灵的至高权柄!
张远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响彻在每一个跪伏者的神魂深处,烙印在山川草木的灵韵之中。
“今有大秦青阳侯张远,奉大秦元康皇帝旨意,承雍天洲气运——”
“敕封尔为此方三百里苍莽山正神!”
“号:苍莽镇岳山君!”
“执掌一方地脉,梳理山川水泽,约束精怪妖魔,庇护生民安宁!”
“尔其钦哉!感念天道,护佑大秦!!”
最后一个“秦”字落下,指尖那缕蕴含大秦国运的金光如同实质的敕令印绶,凌空飞向山神虚影的眉心!
“谨遵法旨——!”
苍莽山神巨大的虚影肃然躬身,如同臣子朝拜君王,带着庄严的喜悦与无上荣光,接纳了那道敕封金光!
祂的神体瞬间凝实数倍,土黄神光璀璨夺目,与脚下大地气息完美交融,浩荡神威弥漫四方!
天地同感!
“轰隆隆——!”
仿佛为了回应这久违的神道敕封,万里苍穹之上,有沉闷雷鸣滚动,并非雷霆,而像是天道法则的共鸣!
敕封金光所过之处,破庙周围枯败的草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枝发芽,绽放绿意!
地面干涸的沟壑竟隐隐有清澈泉水渗出!
一股难以言喻的勃勃生机涤荡了此地的血腥与荒败!
宏大!
威严!
神圣!
敕封完成,天道显化。
张远收回手,玄衣依旧,仿佛刚刚搅动天地风云,敕令山河正神的不是他本人。
他目光掠过匍匐在地、惊骇欲绝的武者,又落在庙外火堆旁那两个因激动和震撼而浑身颤抖、面色通红的书生身上。
王启年哆嗦着嘴唇,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音和无比的虔诚:“李……李兄!天佑大秦!天佑大秦啊!神道崇兴!此乃真正的……天命所归!”
他看到了王朝的气运、看到了天道对秦的眷顾、看到了眼前这位深不可测的青阳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无上威仪!
李仲文亦是目眩神迷,他强自压下心中的滔天巨浪,深深一揖,言语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笃信与激动:“生民有幸!山河有幸!得遇明主圣朝!”
“有此神道护持,有此王侯砥柱……大秦,当兴!天命……真在秦也!”
最后一句,已是如同断论。
眼前的一切,超越了他所有典籍上的认知,让他这位饱读诗书的儒生,对“天命所归”有了最直接的、无可辩驳的体悟。
篝火在夜风中摇曳,火光映照着跪伏的武者,映照着激动难抑的儒生,更映照着那尊已然扎根于此地、气息与大秦气运相连的威严山神虚影。
而这一切的中心,那位一身玄衣、气息渊深的青阳侯张远,只是淡淡转身,重新走向角落。
仿佛刚才那惊天动地的一幕只是拂了拂衣袖上的灰尘,只留下一个令人敬畏仰望的超然背影,和回荡在众人心中那句铿锵的“代大秦敕封”。
苍莽山神归位,大秦神道的复苏于这荒野孤庙悄然显露峥嵘。
大秦皇城,钦天监观星台。
星河璀璨,夜风微凉。
高耸的观星台上,须发皆白、气息缥缈如云的钦天监监正云渺道人,手中的星盘罗针陡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嗡鸣。
其上繁复星纹骤然亮起,竟牵引着夜空深处几颗黯淡的古星骤然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辉光,与大秦国运凝聚的紫微帝星遥相呼应,道韵流转!
与此同时,深藏于皇城地脉核心的镇天司,象征大秦监察天下、永镇仙魔的“镇魔铜柱”无风自动,发出一声清越悠扬、仿佛洞穿九霄的震鸣!
乾阳殿,高悬的雍洲鼎如同活了过来,散发出堂皇威严、统御山河的气息!
黑冰台指挥使长宁侯苏靖负手立于镇天司之前,深邃的眼眸中爆射出骇人的精光,他身后的虚空似乎都因他的情绪而微微扭曲。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一股浩渺、古老却又生机勃勃的力量,正在大秦的山河大地上悄然苏醒,与大秦的天道国运水乳交融!
御书房内。
元康帝正在批阅奏章,笔锋骤然一顿。
他冥冥中感到脚下大地发出一丝难以言喻的轻颤,仿佛亿万沉睡的生灵在共鸣。
一股磅礴、纯净、带着大地脉动与山川威严的气息如同春潮般涌入他的感知。
他缓缓抬头,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宫阙,看到了大秦疆域内无数被岁月尘封的山河灵脉在欢腾雀跃。
“宣,长宁侯苏靖,钦天监云渺道人即刻觐见!”皇帝的声音平静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片刻后,苏靖与云渺道人联袂而至。
无需多言,元康帝的目光扫过二人,已然明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