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平川

第253章 出气与指点

“话我放这了,信不信,郑把头你自己说了算!”

说完我便低头点烟,不再去看他。

过了大概一分钟,郑把头没好气的骂了个艹,直接一转身放水去了。

“郝润!”

我扬了扬下巴。

说实话我当时还有点心虚,心说郝润你可别掉链子不敢动手,要那样可就丢人了。

然而没想到!

郝润二话没说,大跨步直奔二力身旁,双手薅住他头发就是一记电炮!

就听咚的一下,紧接着第二记、第三记……她膝盖上很快沾了血,我在一旁看的眼皮直跳。

这小姑娘,什么时候这么暴力了?

咔吧——

直到听见一声脆响,我走上去拉开郝润。

这已经够了,再打就是真过分了。

而且不知是她用力过猛,还是这吊毛骨头太硬,将她拉开后,她走路都有点瘸了。

见她眼睛依旧通红,我忍不住好奇小声问:“咋这么大气啊?他到底……到底摸你哪了?”

郝润咬了咬嘴唇,缓缓抬手按在了双胞胎上。

我拍拍她后背宽慰道:“没事儿没事儿,这不都出气了么……”

“他!”

郝润气息忽的一提,而后又扭捏着,带着一丝哭腔嘟囔说:“他刚才……都偷着伸进来了……”

卧槽!!

我特么瞬间炸毛了!这事儿我都没干过!

“哎~”郝润急忙将我拽住:“算了平川,就这样吧……我要上厕所,你帮我看着点。”

说着她便推搡着将我拉到远处,然后独自跑进了草丛里。

郝润这个厕所上了五分钟左右,五分钟后她折返回来,见我正坐在地上,摸索着银牌出神,她当即脸色一变:“平川,这个事儿算了,不要再想了!”

我手一顿,点头嗯了一声。

察觉到我的敷衍,郝润赶忙蹲下扶住我使劲晃了晃:“平川,看着我,说算了!”

是。

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确动了杀心。

还好有郝润,她及时把我拉了回来。

这就是女人的作用之一。

虽然都说女人是感性动物,但在某些事上,她们往往能比男人更理性一些。

而后在郝润的坚持下,我认真做了个保证,结果她还不放心,还逼着我发了个誓才算作罢。

恰在此时,一缕晨光自远山中挥洒开来。

郝润当即抬手一指:“平川你快看,多好看啊……”

还别说,确实好看。

茫茫的群山被渲染成了金黄色,看起来就越发觉得辽阔壮观。

开阔的景致可以舒缓心情,直至看见这一幕,我才算彻底驱散心里的念头。

而且有一说一,灯笼河子大梁上那景色确实是一绝。

去年我们去看马嫂的时候,周围景区都转了转,什么乌兰布统、达达线、桦木沟、贡格尔草原之类的,张北空中草原也去来着,但要论壮丽二字,都比不上灯笼河子大梁。

尤其现在比当年还多了大量风电设备,看着就更加雄浑壮阔。

所以如果有喜欢自驾的小伙伴,不妨去体验体验,路线是从乌兰布统到乌丹,走乌灯线,别走丹锡高速,回来再走,可以经过新修的西拉木伦特大桥,看到西拉沐沦大峡谷,也挺好看的。

……

由于要给二力包扎,我们休息了半个多小时才再次出发,这回郑把头没捆我俩,也没让二力再坐我们的车。

天亮了,又经过刚才的事,大家也都没了睡意。

同时我也没了担忧。

我觉得姚师爷既然要见我,那大概率就不会动我了。

坐在车上,我一边啃着他们给的凉馒头,一边看那个小兵。

因为他在看书。

是一本《中国墓葬文化》,九五年版的。

这书我看过,是本好书,但能联系到实操的地方却不算特别多。

而且小兵文化程度似乎不高,时不时碰到复杂的地方,能明显瞅出来他看不懂。

我对这人印象不错,不光因为他刚才没拉偏架,更因为他有学习的态度,就好像我刚入行时一样。

于是我咽掉最后一口馒头就说:“小兵是吧,你这么看书,入门儿有点慢。”

他一愣,没有生气,而是试探着问:“那……咋入门才快啊?”

我说:“先总结,把你自己下过的点子,书上提到的墓葬,用你自己能看懂的话写到本子上,尤其是周围环境、深度、墓室特点、棺椁位置什么的。“

“然后你找郑把头,他不跟你们藏着,自然就会给你指错,有时间的话,肯定还会延伸了讲,你理解了,再把他说的记下来,然后再看书,这样一本书里有用的东西,你很快就能掌握,这本书也就可以扔了,看下一本了。”

这绝对是经验之谈,因为我之前就这么干的。

小兵琢磨了一下,认真点头说了句谢谢。

看到这我就知道,只要他不突然死在墓里,将来绝对能成把头,尽管当时我都还不是把头吧……

而且事实证明我看的没错,后来随着姚师爷手下这群老把头越来越少,他就逐渐混起来了,成了姚师爷手下的得力干将,最后好像是给了张终身学习的录取通知。

这里说句题外话,就是我不是学习了十年么。

一提起这个,就总有人说我错误多、学期短,少说也应该再学十年。

这我可不认。

毕竟我拿到录取通知的时候,减免学期的幅度是很大的,虽然后来改了规定,但只要没有新错误,该交的费用也没有拖欠,那学期减免政策,就还可以按照入学时的标准执行。

再加上我时不时还能帮着干点而“招生”的活儿,招进来那些人,都是穷凶极恶、毫无底线、丧心病狂、令人发指的那种,这绝对也是为社会除害了嘛。

另外我错误多,这我承认,可也得分跟谁比呀。

都甭说姚师爷,就小兵吧。

他那录取通知书,我擦嘞,仅仅半年时间,各种山顶、坡地、后山什么,加起来足有十好几处!

半年啊!

比工作量的话,我特么混到最后我都是个弟弟。

另外还有人说我吹牛,一个点子搞出来的货太多了。

还拿小兵举例吧,他被逮的时候没收的那一大把东西,如果只看数量不谈价值,比特么我一年干出来的都多,要知道,那还都是他没卖出去的,剩下的呀……

而且我这学习多积极,态度改造的多好啊?

所以我感觉,十年也不少了,想必大家也一定是这么认为的,是吧,哈哈……

另外还有个事儿也要说一下。

就是接下来涉及到的一些人物,实在不方便把人家真名写出来,因为他们有不老少都还活的好好的,而且……没上过学,懂我意思吧?

所以就和小兵一样,一律使用化名,后续就不再过多提示了。

包括地点,涉及到某些村镇名字,这个更没法照实说了,具体什么原因,等大家看到就懂了。

……

时间来到下午一点,我们到了敖汉旗的某个村子。

郑把头说,姚师爷目前就在这个村里干活儿。

什么活?

我猜肯定不是农活儿。

ps:马上一号了,提前跟各位朋友求一手催更、月票、好评,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