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不想捡便宜

沈惊澜面上划过一丝警觉,出于本能,无意识地向前一小步,挡在温若初身前。

“王妃身子疲乏,恐败了皇后娘娘兴致,改日本王陪同王妃一同前去凤仪宫给皇后娘娘赔罪。”

采莲:“皇后娘娘只是听说荣王妃娘娘怀了双生子,被两位小公子折腾得寝食难安,请娘娘过去说两句体己话。”

温若初对沈惊澜浅浅笑了笑,“王爷不必过于忧心妾身的身子,妾身不打紧,皇后娘娘的茶水不知道有多少勋贵妇人求之不得,可是莫大的恩赐。”

抚了抚隆起小腹,“近来两位小公子闹腾,正好妾身也有问题要讨教,皇后娘娘是过来人,愿意和妾身闲话家常,妾身感激皇后娘娘,王爷先行回去,妾身晚些就回。”

知道沈惊澜担心她,可他们做了这么多的准备不就是为了让皇后和太子看见?

御乾宫里没有秘密,估摸着方才御乾宫里每个人说的话,都已经传进了皇后耳朵里。

她去凤仪宫,刚好可以探探那边的口风。

既已入了局,每个人便都是棋子,包括她自己以及腹中两个胎儿。

没得选。

温若初跟随采莲到了凤仪宫。

老皇帝宠爱柳妃,却一直重视皇后这个正妻。

老皇帝的这个皇位坐得顺风顺水,老皇帝是太后唯一嫡子,出生便被立为太子。

当年的雍国,国强民富,可与大虞比肩,又有老臣辅佐,老皇帝顺利地继承了皇位,并且娶了家族地位不高,但却心仪的女子为妻。

可随着老一辈辅臣相继老去,被无数人扶着登上皇位的老皇帝,不善玩弄权术,随着时间推移,雍国内在问题暴露出来。

分封出去的亲王各自在属地为政,朝廷管不动,时间长了威胁到皇权,各地纷争四起。

只能通过外臣去解决。

于是有了柳妃入宫为妃,百年世家柳家的再次崛起。

在老皇帝心里,只有皇后是妻,旁人只能算助他稳固江山的工具。

老皇帝想为沈星驰复制他的登上高位之路,却不知他不是先皇,沈星驰也不是他,雍国更是今时不同往日。

采莲打开门帘,温若初信步走进。

主位端坐一鬓发花白妇人,身着酱紫色绣着凤凰的袄裙,嘴角微微带着笑意,和下手位一位年轻美妇人说话。

她进来,两人齐齐看向她。没等温若初屈膝行礼,皇后抬眼看了过来。

“你怀着身子,不必多礼,快过来坐。”

皇后的眼睛瞅了一眼方才说话的美妇人,对温若初道。

“正好太子妃也在,娘儿们几个说会话。”

“谢皇后娘娘。”

温若初和太子妃微笑点头,坐到太子妃左手空位。

皇后打量她的脸色,直皱眉。

“脸色怎的这么不好?也是本宫疏忽了,近些日子没着人去探望。”

社畜化出来的丧气妆,就是给你们看的。

早晨没怎么吃东西,饿了小半天了,想提精神都提不起来了。

温若初勾唇浅笑,“谢皇后娘娘体恤,方才在御乾宫御医诊过脉,儿臣是有些身子虚弱,营养不良所致。”

提起诊脉,皇后就生气,赵御医已经来过了。

赵御医是她娘舅家的外甥,医术没的说。

赵御医在太医院做了十几年,又不是今日口条不利索,陛下和柳妃都是知道的。

那个柳妃就是搅屎棍,耍狐媚子手段,自己听不懂人话,为了讨好陛下,反倒把错归在她的人身上。皇后脸色不好。

“柳妃也真是的,魔障似的揪着老九不放,太医院都说六皇子的病是中风,她偏不信,还迁怒到了你身上……”

皇后愤愤地念叨好几句柳妃,有点为温若初愤愤抱不平的意思。

温若初回道。

“是儿臣身子太弱了,两位小公子闹腾,有些受不住,若是儿臣身子强健些,就不会有误会了,无妨的。”

“你呀,就是太傻,瞧不出来柳妃是故意针你。”

温若初低眉浅笑不说话。

皇后又说,“话又说回来,你怀着身子,老九整天忙什么呢,就这么一个王妃都照顾不好?”

温若初微微叹了一口气,眉宇间爬上几分忧愁。

“荣王殿下为质多年,心里惦念雍国百姓,父皇和母后,得了机会解除质子身份回都城,一心想着为百姓做点事,帮父皇解忧,后宅难免疏忽些。”

“方才父皇还和荣王殿下说呢,让他好好干,怕是以后更忙了。”

只有太子才有资格说替君分忧,为百姓做事之类的话。

从旁的皇子嘴里说出这种话,有僭越之嫌。

暗示沈惊澜有往上爬的心,老皇帝也在提拔沈惊澜,暗示已经很明显了,至少得尊重一下她,哪怕是稍微露出点警惕情绪。

岂料,皇后和太子妃好像都没听懂她的暗示,不顺着她的意思来,没表现出任何警惕情绪。

太子妃像是找到共鸣似的,一脸愁容。

“能上进些是好事,做女子的就该为丈夫打点好一切,为丈夫添助力,而不是闲来无事在这里抱怨。”

这话着实戳到了皇后的痛处,她若是有个强而有力的娘家就没柳妃什么事了。

皇后拧了拧眉头,睨了一眼太子妃。

“添不上助力的妻就该死。”

太子妃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说错了话,脸色瞬间吓得煞白,惶恐起身道。

“母后恕罪,儿媳口无遮拦,是男子外,女主内,为人夫者理应照顾好妻子。”

皇后面色缓和,有温若初这个外人在场,总不好太下太子妃面子。

“起来吧,回去也劝着点太子,男人要抓在自己手里。”

错开视线看向温若初,微微叹了一口气。

“你离家千里来到都城,人生地不熟的,也是不容易,瞧你瘦的……”

吩咐刁嬷嬷,“去小库房拿一万两银子,还有西域进贡来的绸缎,搬两匹出来,一会儿给老九媳妇带上。”

温若初:“……”

怎么和预想中的结果出入如此之大?

她就差把太子之为想取而代之写在脸上了。

都是柳妃和太子妃这两个搅屎棍添乱,皇后脑子本就简单,有这两个一搅和,激起皇后心底深处那点微不足道的,为人正妻的尊严。

皇后看模样应该是五十来岁,竟还是小女人的心思,政治反应迟钝的也没谁了。

要不是为太子网罗的那些幕僚在背后出谋划策,加之老皇帝对太子的无限度偏爱,沈星驰的太子之位,还有这个皇后这个位置,可能早就易主了。

如此一来,倒是便宜了她。

可这份便宜,她真的不想捡啊。

温若初扯了扯嘴角,尽量让自己脸上的笑看起来发自内心。

“多谢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