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无人助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

此话一出。

整个养心殿内的文武百官,眼神中都生出了几分惊愕之色。

就连分列养心殿两侧的小太监,都不禁低下了脑袋。

个个眸中都生出了几分难掩之色。

逼宫!

这就是赤果果的逼宫啊!

这话今日若不是杜润从口中说出来的。

恐怕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早就一纸圣旨将其九族诛灭了。

“杜大人,你这是在威胁朕吗?”

大乾皇帝龙眉紧锁,语气中明显多了一抹问责的意思。

而与此同时。

杜润却仍旧是一脸坚毅。

他的眸中没有半点畏惧。

他只是双手一拱,冲着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一脸正气的说道:

“回禀陛下,老臣不敢,老臣只是想为燕王殿下请辞!

燕王殿下如今在东北腹背受敌,难以抽身。

老臣今日之举,不为自己,不为东宫百官。

只为燕王殿下能得以全身而退!”

听闻此言。

大乾皇帝眼神中的愤怒之色,明显削减了几分。

三皇子一派的柳大人见状,则是瞬间捕捉到了大乾皇帝情绪的变化。

紧接着。

柳大人双手一拱,沉声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燕王殿下的东北之乱,属实应当当机立断,可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臣以为应当先治罪杜润!

若不治罪杜润,则不能服众!”

话音尚未落。

整个养心殿内,三皇子一派的文武百官,全都心领神会似的扬声附和了起来。

“臣等附议!”

一时间。

朝堂上请斩徐国公之声。

保举燕王杨宁之声。

惩治杜润之声。

齐发。

所有的压力全都在此刻,来到了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的身上。

大乾皇帝轻抚下颚,他双指紧扣龙椅扶手,眸中陡然生出了几分复杂之色。

紧接着,大乾皇帝深吸一口气。

他忽略了现场每一个文武官员。

而后冲着始终一言不发的兵部尚书挥了挥手。

语气中明显生出了几分不满的问道:“兵部当前还有多少兵员可调?”

“回禀陛下,兵部现在所能调用的兵员不足两万!”

兵部尚书闻言,额头上瞬间凝聚出了一层汗珠。

三皇子一派的官员、燕王一派的官员以及清流一派的官员。

全都将带有极强针对性的目光,纷纷落到了这兵部尚书的身上。

兵部尚书双手一拱,眸中登时生出了几分躲闪之色。

而彼时的大乾皇帝听罢。

则是深吸一口气,刻意将声音沉了下来,缓缓开口说道:

“具体兵员有多少!”

“回禀陛下,具体兵员人数,尚且尚且还有”

兵部尚书双手一拱,眼神中不断闪出了几分慌张之色。

恐慌到了极致,这兵部尚书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见此一幕。

还是年仅三十九岁的兵部侍郎周乾,他双手一拱,主动侧步出列。

冲着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拱手称道:“回禀陛下,如今在京畿周遭驻扎的所有可调兵员,共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一人!”

“只有一万余人么?”大乾皇帝闻言,眼神中略带忽闪的看向了正举着血书跪在大殿的杜润。

紧接着。

大乾皇帝一只手扶着下颚,轻咳了几声,略显心虚的说道:“一万三千人就算派出去,在漠北与西域十万合兵的面前,也只是杯水车薪啊。”

养心殿内的三皇子一派大臣闻言。

几乎是瞬间就领会到了大乾皇帝的意思。

众文武大臣纷纷拱手,冲着眼前的大乾皇帝说道:

“启禀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如今京畿周遭的兵员实在有限,若是东北境内实在缺兵少将。

臣等以为,或可让燕王殿下在东北自募边军!”

自募边军?

此话一出。

大乾皇帝的眸中先是微微一怔。

要知道。

如今的燕王杨宁,手中可是已经掌握了自募府兵之权。

他若是手头缺兵少将,完全可以借着自募府兵的名义去扩大招募。

但话又说回来。

这自幕府兵之权是有上限的。

所谓的自募府兵,其上限只有一万人。

因为纵观整个大乾王朝,最大的府邸无非就是皇宫。

皇宫之中的禁军的人数,其上限尚且只有一万出头。

其余的皇子也好,藩王也罢。

即便是说破了大天。

也不能将自家的府兵人数上限,超过大乾皇宫的禁军水平吧。

若是如此。

岂不和造反一样了?

而三皇子一派官员从口中说出的这自募边军之权。

那可是完全不同了。

其性质与所谓的自幕府兵之权有着天差地别。

与先前燕王杨宁向大乾皇帝替左将军林阮讨要的限额一万的自募边军之权,也是完全不同的。

自募边军之权一旦放出。

其所有者基本上就是拥有了与大乾兵部平起平坐的资格。

只不过。

让大乾皇帝错愕的是,此话竟然是从三皇子一派大臣的嘴里说出的。

他本以为,此话会是杜润从口中说出的。

想到这儿。

大乾皇帝猛地靠在了龙椅上,而后眼神深沉的不断打量起了整座大殿。

如今的情况。

看似是有两条路。

一条是不顾兵部和三皇子一派的反对,执意将京畿周遭所有驻扎的士兵全都派发往东北作为驰援部队。

如此一来,虽说是能暂时堵住了杜润的嘴。

但实际上,这一万多京畿驻军在面对势如虎狼的西域漠北合兵之际。

也只能算得上是飞蛾扑火,甚至是以卵击石。

而如此举动。

对于在东北腹背受敌的杨宁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帮助。

反倒是可能会让杨宁出现更多被动的情况。

而另一条,便是像三皇子一派的官员所说的。

将这自募边军之权交给杨宁。

如此一来,虽说不能直接帮助杨宁在东北的乱军中生出变故。

但是足以让杨宁在东北方面彻底的大展拳脚。

况且,将自募边军之权完完全全的交给杨宁之后。

不仅能够安抚杜润,也能够以杨宁为一柄利剑,让其制衡如今在西北颇有些聚势之状的徐遇春!

此外,将这自募边军之权交给杨宁之后。

也能平息杜润和东宫百官的愤怒。

此一来,确实能做到一石二鸟。

不过,话又说回来。

若是如此行事的话。

手握自募边军之权的燕王杨宁,可就颇具威胁之味了。

对于一个大乾皇帝来说。

没有什么会比一个拥兵自重的藩王更加令人惧怕的了。

无论是亲兄弟,还是亲父子。

都会被这金灿灿的龙椅给闪的迷失双眼。

可事到如今。

也唯有如此了。

徐遇春的十万西北边军不得不防。

马上年关将至,暴起的贫民百姓不得不防。

京畿空闲的这一万三千余兵,着实是连半个人都调动不得啊。

想到这儿。

大乾皇帝深吸一口气,他眼神凝重。

几乎是以一种赌博的口吻说道:“既然如此,就告知天下,朕赐燕王杨宁以自募边军之权!

东北全境的军权,皆由燕王杨宁一人决断!

并准许阳平侯林忠佐以辅助!”

此话一出。

尚不等举着百官血书的杜润开口谢恩。

反倒是满朝的三皇子一派的官员,率先冲着大乾皇帝拱手称道:“臣等叩谢陛下隆恩,燕王殿下闻言定会感激涕零的!”

而直到此刻。

大乾皇帝才微微一怔。

他凝视着下方一众满面笑意的三皇子大臣。

眸中陡然生出了几分恍然大悟之色。

几个时辰之后。

共川城内。

伴着十几个斥候的嘶吼划破夜空。

才刚歇息了片刻的城主大厅。

也再一次迎来了百官的驻足。

而这一次,杨宁则是一身黑色蟒袍端坐主座。

他手中握着一份奏报,眼神中不断生出阵阵寒意:

“啧,为了不让权衡各方势力,父皇也是尽力了啊。

既然此番外敌合兵来袭,无人助我!

那本王便只能携诸公,共踏雪至山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