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再逛潘家园
关于昨天晚上他跟秦月的谈话,大舅和高小娟并不知情。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想不到这次来四九城,竟然还能遇到老乡。
秦月目送三人离开,等忙完这些天,用不了多久她也会回到塔和县。
有些事情,是时候做个了结了。
当回到房间后,才注意到茶几上放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写着她的名字。
拿起打开看了眼,里面是一厚摞的大黑十。
数了数,竟然有一千多块,同时里面还有张字条。
钱是留给小女孩做手术用的,希望她能够收下,祝愿孩子手术能成功。
60灾荒年能拿出一千块钱,可不是想的那么容易。
“这个林北……有点意思!”
从四合院离开后,三人下一站的目的地——潘家园。
难得来一趟四九城,所有的地方不可能逛个遍,但潘家园肯定要去一趟。
昨天光顾着找大舅的朋友,没来得及好好转转,寻思着能不能捡个漏。
三人乘坐有轨电车,不一会儿就到了潘家园。
这里原是四九城外的一片荒地,不知从何时起,成了买卖旧货的地方。
摊贩们在地上铺块布,摆上各式各样的物件,从瓷碗玉器到旧书字画,应有尽有。
“嚯,这儿比从前热闹多了。”李兵眯着眼打量四周,语气里透着感慨,“我在的那会儿,还没这么多摊儿。”
变了,好些个东西都变了。
时隔十多年,他再次回到潘家园。
高小娟显眼睛不住地四处张望,对什么都好奇,长这么大她还是头一回,看见这么些人在摆摊。
林北则显得沉稳许多,比起过年期间的春运,这又算得了什么。
李兵熟门熟路地领着他们在市场中穿行,伸手指了指街边的几家铺子。
“瞧见那头那几个摊没?专做旧家具的,有年头了。那拐角处原本是个卖杂货的,啥时候换了老板。”
比起他在的时候,潘家园这边的人虽说多了几倍,但经营还算比较规范。
那会儿摆摊做生意,经常被地痞流氓欺负,不把那些人喂饱,东西都能给你全砸了。
“祖上传下来的宝贝,都来看一看,买到就算捡了漏!”一个摊主高声吆喝着。
听到声音后,林北刚停下脚步,打算过去瞜一眼。
“行了,别白费功夫,大老远我就看出来,那几样东西都是新的,拿出来蒙不懂行的人。”
“大舅你都没上手,隔着七八米就能瞅出真假?”林北好奇问道。
不都说古董收藏,得上手看完才能下结论。
“小子这你就不懂了吧,潘家园这些个摆摊的,用不着急着看货。”
李冰指了指那摆摊的人,肥头大耳手里拿着两个骰子,不停把玩着。
“就这副打扮,祖上要真有传下来的宝贝,早就拿去抵押换钱,还能留到现在!”
什么祖传的,什么在乡下捡漏收上来,还有祖上以前是王爷之类。但凡打着这样的旗号,不用问十个有九个半都是骗子。
“古玩行里都这样,想把手里的东西卖出去,提前先编好故事。”
不懂行的人,或者第一次来潘家园,很快就会被这一番话忽悠上套。
这地方捡漏的机会不能说没有,但大部分都得上当受骗,发现上当回来找人,早没了踪影。
又走过几个摊位,有人推销“明代字画”,有人叫卖“战国玉器”,李兵大多只看一眼便知真假。
古玩行有规矩,看破不能说破,只是微笑着带他们继续往前走。
“大舅,您怎么什么都知道啊?”高小娟惊叹道。
她看那些个东西,好像就是人们说的老物件,要不是有大舅陪着,估计早就上当受骗。
李兵呵呵一笑:“在这四九城里待久了,啥没见过?潘家园这地界,我年轻时没少来淘换东西。那会儿...”
他忽然收住话头,摆摆手,“好汉不提当年勇,我早就金盆洗手,重新做人了。”
逛了约莫半个时辰,李兵领着他们来到了市场的一个偏僻角落。
“这儿人少,清静些。从前这角落里有几个老摊主,东西实在,不知现在还在不在了。”
在一个拐角处,有个二十岁上下的男人摆着个小摊,见他们过来,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几位,来看看?都是好东西!”小贩热情地招呼着。
看到几人穿的衣服,明显就是从外地来的,这种人最好忽悠。
摊上零零散散摆着些玉器、瓷器和铜钱,看上去都有些年头。
高小娟被一枚玉镯吸引,女人天生就喜欢首饰,停下来多看了几眼。
“小姑娘好眼力!”小贩立刻来了精神,这不生意就来了。
他爹说他年轻靠不住,不让他干这一行,自已非得把这笔买卖谈成了不可。
“这可是正宗的翡翠,您看看这绿的多通透,要不是家里急着用钱,我都没打算拿出来卖。”
李兵站在旁边看着,不动声色地拿起一枚铜钱,又轻轻放下,什么也没说。
林北察觉到李兵的沉默,心下明白了几分,便只站在一旁看着,不插话。
小贩见高小娟似乎被说动,更加卖力地推销起来。
“不瞒您说,我这摊上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要不是现在这形势...唉,谁愿意当败家子啊!”
说着他做出痛心疾首的表情,假装咳了几声,好像生病了似的。
高小娟被说得心动,不好意思直接离开,指着一个玉镯子。
“那个多少钱?”
小贩眼睛一转,伸出五个手指。
“五百块,这可是清代的老翡翠,搁平时少说也得一千多。看您诚心要,半价给您了!”
五百块?买一个镯子?
高小娟连忙摇头,家里是攒了些钱,可经不住这么造的。
她之所以中意镯子,是因为娘活着的时候,手腕儿上戴过一只,听说也是什么翡翠。
具体能值多少钱并不清楚。
后来娘过世那天,被大哥偷偷摘下去卖了。
“太贵了,我还是看看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