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独特的意义
谢木蔓很认真去看。
金色的,大花长坠子,跟小姨新短剧里的道具似的。
“好看,”谢木蔓每个字都咬得很重,“就是不太日常。”
这种表达方式卫柏也懂,他再次丝滑退出,虚心求教:“那谢同学你喜欢哪种?”
谢木蔓伸出手,点了一下。
卫柏一瞧,木簪,上面什么花啊珠子啊宝石啊都没有,素得像是根筷子似的。
这能行吗?
卫柏第一次对谢同学的审美产生了怀疑。
谢木蔓已经选起来了。
木簪的木材、颜色、流线各有不同,她喜欢未染色、线条简单舒展的。
就着卫柏的手,谢木蔓选了三根簪子。
经过这个挑选的过程,卫柏已经把木簪给看顺眼了。
并且对自已刚刚的怀疑产生鄙视——这木簪多素雅,多有韵味啊。
人有时候也不必那么坚持自我,尤其是在自已不怎么擅长的领域里。
卫柏从善如流,立马付了五十四元,全款拿下三根木簪,就等着到货,让谢同学戴给他看了。
选完发簪,头上顶着根筷子,谢木蔓跟卫柏一起,去书房学习。
一进书房,就看到桌子上安静躺着根黑色发圈。
她当即想要抽出筷子,用发圈把头发扎起来。
卫柏察觉到她的动作,赶忙阻止:“别啊,这样多好看啊。”
谢木蔓抬起的胳膊瞬间落下:“筷子也好看吗?”
卫柏点头:“当然。”
于是谢木蔓就这样,头上擦着根筷子,学习。
在她认真学习的时候,卫柏架起pocket3,开始录视频。
他想起来就会录他跟谢同学的日常视频,记录美好时刻。
现在,谢同学头上这根筷子又美又有意思,他就想着拍下来。
但他不把这事儿当任务做,就比如,他们刚刚去吃早饭逛市场,他就什么都没拍。
美好时刻如果被赋予了“一定要记录下来才行啊”的定义,那就不美好了。
想起来就拍,想不起来就用大脑和眼睛记录。
因为他拍这些,不是为了做账号,也并不打算发出去。
他只是为了记录而已。
或许,等他跟谢同学老了,就会坐在一起,翻看年轻时候的照片和视频。
那时候,他们就会想起,在这样一个寻常的周末,谢同学因为找不到发圈,而用筷子把头发扎了起来。
而在这件事情之前,他们还去逛了市场,吃了特别多的早餐,还在雨天里去健身房跑步了。
这样的点点滴滴,让他们越来越了解彼此,越来越相爱。
卫柏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爱情——得一人心,跟她一起吃饭睡觉跑步买菜工作学习,一起度过生命的分分秒秒。
相机架在桌子上,卫柏也开始专注做小组作业。
谢木蔓感觉到了什么,忽地抬头,发现相机在拍。
愣了愣,她面对着镜头,脸上笑容缓缓绽开。
学习有什么好拍的呢?
当然有。
因为小乌龟想拍,所以这样一个平常的上午,也有了独特的意义。
……
卫柏很擅长做计划。
高中的时候,大到每个学期,小到每个周,他都会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给自已设立一些小目标。
之前,因为刚开始创业,他有些混乱,所以计划一直做得不太好,时常还会打乱。
现在事业慢慢上了正轨,学业上也有把控,他的计划就列得得心应手了。
合理的时间安排下,事业、学业、生活都更有条理,事情完成得也更高效。
甚至还腾出了一些时间,偶尔跟周岩他们吃吃鸡,跟大包三金他们打打瓦。
不过最近,他正在羽毛球上花的时间最多,几乎天天跟谢同学一起打球。
有时候他跟谢同学单打,有时也找人一起打混双。
卫柏水平在男生里还不错,但谢同学的技术和体力在女生里过于突出,导致后来都没什么人愿意跟他们打混双了。
于是卫柏故技重施,找两个男的打双打。
三个室友两两组合,这样就能得到三组对手。
只可惜对手太菜,不足以让谢同学打过瘾。
好在时间过得很快,这个周末,就能打比赛了。
卫柏喜欢比赛。
他对自已还挺了解的,他特别喜欢有挑战性的事情。
小学初中高中时期,他都特别喜欢考试、运动会、拔河比赛、演讲比赛之类的。
大学创业,挑战的难度也挺高,但看着事情一点点推进,就像是考试进步,长跑得第一一样开心。
之前是太忙了,没腾出空来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
现在嘛,训练到位,又有谢同学这样默契又有实力的搭档。
“海大第五届蜜雪杯羽球联赛”,初赛包过的!
5月31日,周六,院里开始比赛了。
第一天上午是男子单打,卫柏跟宁博超一起,去体育馆观赛。
他们九点多才到,这时候比赛已经开始了。
计院男子单打共报名了32人,分成8个小组,每4人,进行循环赛。
每组打6场,每场15分制,先拿到15分就赢,不追分。
八点半开始,打到十点半,休息半小时进行淘汰赛,淘汰赛比出2人下周末的总决赛。
卫柏跟宁博超走到离周岩近些的位置,看他打球。
“老周打得挺……”
一时之间,卫柏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周岩的状态。
这状态,这姿势,这力度……
是,打得是挺好。
但同时,怎么有点刻意开屏的感觉?
俗话说的好,三步之内必有解药。
卫柏的眼神在场地周围扫了一圈。
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了沈悦媛。
卫柏:“……”
他就知道,周岩的每个行为背后都必有原因。
卫柏把视线重新移回到周岩身上。
计院高手如云,这么不专心可不行啊。
这一点上,周岩就不如他了。
他天天跟谢同学打球,每次都毫不分神用尽全力……
不然,不然会输的啊!
“白白!”正走神呢,卫柏感觉到有什么东西蹦起来拍了自已肩膀一下。
转头一瞧,果然是小夏。
“白白,”小夏穿着一身休闲的衣服,脖子上挂着“外联部干事”的工作牌,一颗头探了过来,“你不是报的混双吗?怎么今天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