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侠女长明不暗

第221章 势不可挡

突然,一声枪响打破了平静。鬼子的翻译应声倒地,一命呜呼。所有鬼子瞬间炸了锅,他们惊慌失措,四处张望,却搞不清楚这致命的一枪,究竟是从哪个角度射过来。

马大夫见状,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即大呼一声:“开枪!”紧接着,他手中的冲锋枪率先吐出火舌,“突突突……”,猛烈的火力宣泄而出。一排准备枪毙犯人的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扫射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个个应声倒下。可这顿扫射也暴露了他们的位置。那些及时隐蔽起来的日本兵,齐刷刷地朝着他们这个方向射击。

马大夫他们抵挡不住对方猛烈的反击,纷纷伏在土坡后边暂避锋芒。此刻,他们的处境非常被动。梁红英心里清楚,虽然刚刚打死了一部分鬼子,但对方的人数远远多于他们,而且武器也更为先进。他们所处的位置并非十分安全,很有可能会被敌人包抄。

马大夫此刻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他脸上的表情却异常坚定,早已经抱定了视死如归的决心。那两个大哥同样如此,尽管他们不是游击队员,但每个人对日本鬼子都恨之入骨。

果不其然,鬼子采用了包抄战术。他们正面无法突破偷袭者的防线,便立刻向四面八方散开,企图从他们的后路包抄过来。这给梁红英他们的撤退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梁红英明白,现在必须想出一个万全的应对之策,否则不但救不了人,他们这几条性命也会白白搭上。

她隐蔽观察,发现那些即将被处决的同胞,看到有人来解救,都迅速卧倒在地面,有效地躲避着敌人的疯狂射击。梁红英推测,这一定是紫阳大哥的果断指挥,才让这些狱友们幸免于难。她不敢迟疑,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以少胜多,干掉这些鬼子,把人成功救出去。

周围的乡亲们四处奔逃,广阔的战场就此展开。通过枪声,梁红英判断,鬼子正在向他们这里缩小包围圈。与此同时,她又有了新发现。张紫阳大哥他们手脚都被绑着,都是滚动着身体,挪到了更安全的地方隐蔽。梁红英发自内心地佩服,这紫阳大哥临危不乱,处置得非常得当。这也让她心里又升起一股勇气,暗暗想着:我们绝不能放弃,尽管现在已经被合围,可必然有机会突破。

马大夫的表现也让梁红英十分惊讶。她想不到这么一个文弱的大夫,在关键时刻能爆发出如此强悍的力量,视死如归地来帮助他们拯救这些同胞。不过,眼前的困境还是让她有点束手无策。她抱着冲锋枪,头也不敢探出去,嘴里不停地说着:“拼了,拼了,咱们和他们拼了!”

但梁红英知道,如果现在和敌人玩命一拼,不仅人救不成,这几位大哥的性命也会跟着白白搭上。她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关键时候还是要沉着冷静。她觉察到这些鬼子调动得很有秩序,一定是有人在指挥。她向旁边滚去,这里位置更高一些,既能隐蔽身体,又极其有利于观察。

梁红英发现在不远处的那辆车里,有一个鬼子在大呼小叫地指挥着其他人。他说着日语,梁红英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显然他就是这次执行枪决的总指挥官。他时不时地探出脑袋,又时不时地坐回车里,周围的几个日本兵不停地传达着他的命令。正是他所在的这个指挥车,精准地锁定了梁红英他们的位置。

梁红英心想:擒贼先擒王,我先干掉他再说。然而,处在她这个位置,向对方射击有点难度。一是距离太远,二是阻挡物太多,不容易得手。她的手枪射击距离达不到,于是重新滚到刘大哥身边,对他说:“我用用你的步枪,先干掉那车上的指挥官。”

刘大哥一听,面露诧异,脑门见汗的同时,脸上也写满了质疑:“能行吗?”马大夫也欠起身,勉强朝远处扫了一眼,然后咧了咧嘴说:“别徒劳了,打不着。他要是不动,或许还能行,这一会儿进一会儿出,根本无法瞄准。”

就在这时,“突突突……”密集的子弹又扫射过来,形势更加紧迫了,鬼子正在一步一步地逼近他们。马大夫对大家说:“这次我们的命算是搭上了,你们后悔不后悔?”刘大哥和另一位同志都坚定地回答:“不后悔,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我们已经成功了,只可惜没能把兄弟们都救下来。”

梁红英从他们悲壮的言辞里,听到了悲观,也体会到了绝望。她心想:这就泄气了吗?她不服气!拿过刘大哥的步枪说:“我试试。”在这个位置试了试,的确有难度。她重新回到那个高坡处再试,还是不行。

她看到对面还有一个高坡,那个高坡的位置更好。如果到那个高坡上,虽然风险大,安全无法保证,但从那里射击,将会是最佳的位置。只不过从这里到那里,有一段距离,鬼子的火力封锁让她滚过去的可能性太小了。

梁红英心想,现在也没别的路可走了,必须试一试。如果能打掉对方的指挥官,这帮鬼子就会成为无头苍蝇,当时就会乱了阵脚。没办法,只能如此尝试一下。

梁红英憋了口气,算准了敌人扫射的规律。在刚刚停止一番扫射之后,她一个猛劲,身体就像飞速旋转的车轮一样,甩动身子朝对面的高坡滚去。平滚过去,目标小,不容易被鬼子发现,但是距离太长,也难免会暴露。很快,鬼子的子弹就扫过来,梁红英等于在和子弹赛跑。那些子弹擦着她的身体噼里啪啦地飞过,更难受的是地面上还有石头,飞速滚动时硌在她的身体上,疼痛难忍。

但她终究还是成功了,一口气滚到了对面的斜坡上,用这斜坡的弧度挡住了子弹。她趴在土坡上寻找最佳的射击位置,当把枪口对准远处的指挥官时,好家伙,位置绝佳,既无阻挡又看得清清楚楚。可她又担心这子弹的有效杀伤距离达不到,心里还是觉得有点悬。现在除了尝试一下,没人能给她答案。

她开始瞄准,告诫自已要静下心来,必须一击必中,不能打草惊蛇。如果第一枪打不中,让他有了警觉,接下来就更办不到了。在内心当中,她反复告诫自已:梁红英你能行,这个世界上你要不行,没人能行。

梁红英的手背沁出了细密的汗珠,眼前的景象也逐渐模糊起来。尽管她不停地在心里默念“我能行,我能行”,可紧张的情绪还是如潮水般难以抑制。好在多年来,她一直使用弹弓,在瞄准方面有着自已的一套独到技能。即便内心被紧张感占据,当她将手指搭上扳机的那一刻,一股莫名的自信还是涌上心头。

那个鬼子指挥官不停地钻进钻出,终于,当他再次探出头时,梁红英迅速捕捉到了目标。她果断扣动扳机,子弹呼啸着飞射而出。她瞪大双眼,只见鬼子指挥官从车上跌落下去。虽然她一时还无法判断击中了对方哪个部位,但周围跟着的敌人瞬间乱作一团。周围的鬼子兵正在等待命令的传达,想不到指挥官竟已倒地不起。梁红英一击得手,兴奋地用拳头重重捶打着地面,还朝着远处的马大夫比划出一个胜利的手势。众人见状,也都跟着高兴不已。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就在这时,左侧的鬼子包抄靠近过来。马大夫急忙端起机枪,“突突突”地展开还击。可不幸的是,一名勇士中弹,身体瘫软在血泊之中。

梁红英看到这一幕,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匍匐前进,回到原来的阵地。她摸出怀中的手雷,拉开拉环,朝着冲过来的鬼子奋力扔去。突如其来的爆炸让鬼子们措手不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对方还有这样的“重武器”。紧接着,梁红英又扔出了第二颗手雷。两颗手雷下去,围上来的鬼子死伤大半。马大夫也趁机猛烈射击,将逼近的敌人打退。

他们刚松了一口气,“轰”的一声巨响传来,鬼子竟然也扔来了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