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再起风云
腾信的马董笑得合不拢嘴:虽然拍电影在挣钱方面确实远不如《王者荣耀》这类游戏,可它也不用天天挨批啊,名声上面就好听多了。
这部《惊魂电话亭》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夏沫的演技得到了更多普通路人观众的认可,正像知名影评人doll的评论那样:“若演技稍逊,则《惊魂电话亭》必溃;是夏沫让它成为了一部悬疑经典。”
五月中旬,中东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波斯和希伯来双方矛盾的逐步升级,已经一步一步从“代理人战争”走向了“直接军事对抗”,这将是两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直接军事冲突。
引发冲突的深层次问题还是波斯人的拥核计划,以及波希双方的地缘政治对抗等。
长期以来,希伯来人一直反对波斯人拥核,这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希伯来的底线。
只是在睡王在位时,犹撒对波斯采取的是“压而不炸”的策略,希伯来人才一直没有付诸行动,毕竟离开了犹撒背书,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新的犹撒大统领上台了,那绝对是重大利好消息啊,所以希伯来人就感觉动手的窗口期已经来了。
犹撒和波斯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五轮,第六轮也正在密集地推进之中。
希伯来人最担心的就是犹撒人会在谈判中让步,放弃彻底摧毁波斯本土浓缩核设施的要求,退一步允许波斯人部分拥核,这是希伯来人决不能接受的。
5月17号凌晨,天还没亮,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希伯来国防军不宣而战,悍然发动了代号为“狮子力量”的大规模空袭,出动了数十架战机,锁定了波斯的核设施、导弹工厂等几十个高价值目标,进行了一次斩首式的精准空袭。
这次行动将地面渗透、国外渗透和高精度空中打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绝非临时起意的一时冲动,而是精心策划的一次战略落地。
首先这个时间点就选择得刚刚好,正好趁着谈判还没有最后签字的前夜,希伯来人先发制人,抢先动手打掉对方的筹码,也算是用最低的成本,打出了最高性价比的致命绝杀。
其次,希伯来和波斯之间并不直接接壤,中间还隔着叙力亚和伊拉克。没有强大的情报支持,是无法完成这种规模的空袭的。
战机通过空地导弹和大批的精确制导炸弹进行攻击,所过之处,火光冲天。
战机袭击的目标并不仅仅只限于建筑,还包括波斯方面重要的军队将领,比如军队副总司令拉希德、总参谋长巴盖里、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还有几个对波斯十分重要的高级核科学家。
波斯的防空力量被蓄谋已久的摩萨德特工差点一网打尽,在这次空袭中毫无还手之力。
行动之前的几个月里,摩萨德特工就将“长钉”这类精确制导导弹秘密走私进了波斯,隐藏在民用车辆内。
空袭行动发起之后,这些车辆暗中接近波斯的军事基地,在远程控制下,把整个德黑兰附近的防空导弹阵地全部犁了一遍。
摩萨德特工还在波斯境内建立了一个秘密的无人机制造基地,利用走私到波斯的无人机零件,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悄悄组装成品。
在空袭开始后,这个基地发射了一波又一波各种大型和小型的无人机,以自杀式的袭击手段摧毁波斯人残存的防空系统,导致波斯人在空袭来临时只能被动挨打。
好在波斯的最高精神领袖依旧安全。希伯来总理公开表态:这次空袭只是开始,打击还将持续数日。
因为希伯来人投掷的bLu-109\/b掩体爆破弹还有gbu-28激光制导钻地弹,都无法直接攻击到深藏在深山腹地百米之下的波斯核设施,所以只能采取重复袭击的方式,希望能用一次次的空袭,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剥掉福尔多(fordow)、纳坦兹(natanz)还有伊斯法罕(esfahan)这些核设施的防御。
波斯人已经退无可退,还想像以前那样通过代理人组织搞非对称还击已经是不太可能了,只能破釜沉舟,准备背水一战。
全球媒体,各国智库,资本市场都在拭目以待。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希伯来的局势不太对劲了。
华夏方面发布了紧急撤侨通知。
汉娜所在的霍普家族终于体会到了有退路的好处,三十亿犹撒币没有白花,整个家族数十位精英全部搬迁到了蒂朗岛上,算是彻底摆脱了波斯人的导弹叫醒服务。
波斯人终于开始了报复性的反击,不过他们的画风突变,不再追求万箭齐发的攻击态势,打法变得精准狠辣,不但专门挑希伯来的电厂、炼油厂、国防军总部这样的重要地方下手,还采用了低成本加消耗战的打法,三十枚导弹硬生生地分成了五波,先用廉价的无人机消耗掉希伯来宝贵的防空拦截弹,再用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完成最后的致命一击。
5月18日,波斯的高超音速导弹连续突破了六枚拦截弹的拦截,精准命中了希伯来海法的内政部大楼,此外,海法的发电厂、炼油厂,还有希伯来的国防军总部、内瓦提姆空军基地,全都被波斯人用导弹洗了一遍地,也算是雨露均沾。
海法炼油厂被击中后燃起熊熊大火,滚滚浓烟遮天蔽日,不仅给希伯来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当地民众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从军事角度来看,波斯人的背后肯定是有了高人指点,直接把中东战场变成了一款策略游戏,所以此次导弹袭击的精准度和威力都令人惊叹,报复效果显着提升。
面对如此激烈的对战,光靠希伯来明显已经支持不住,犹撒开始发力,向中东大规模派遣空中力量,尤其是空中加油机。至少有25架犹撒空军的kc-135和kc-46空中加油机正从犹撒各地的空军基地出发,准备穿越大西洋飞往中东。
从军事角度分析,空中加油机的加入确实可以延长希伯来空军的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提高他们对波斯的打击能力。
但波斯人学聪明了,打法完全体现了“非对称”和“成本消耗”的思路,很有点他们小弟胡赛当年的风范。
他们用飞天小摩托,也就是廉价的“见证者”无人机,还有各式老旧的导弹以及诱饵弹,欺骗、消耗希伯来价格高昂的拦截弹,并重点攻击希伯来的经济命脉和金融区、炼油厂、港口、科研机构等民用基础设施,在希伯来人中制造大规模的恐慌,试图造成社会运转失灵。
希伯来和则依靠“铁穹”、“箭式”、“爱国者”、“萨德”等多层导弹防御系统进行拦截,并配合主动的空袭,试图摧毁波斯的还击能力和指挥节点。
希伯来的反导能力在整个西方世界都应该算是扛把子了,这一点哪怕是犹撒人自己都比不上。
第一层是萨德,最大拦截高度150公里,可以在大气层外拦截波斯的来袭导弹;第二层是爱国者,最大拦截高度20公里,拦截距离180公里;第三层是大卫投石索,拦截距离在2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
可以说,远程、中程、近程一应俱全。但面对波斯这种小批量、高频次的骚扰式打法,希伯来人依然感觉力不从心。
拦吧,花费太大。不拦吧,天知道它落下来的时候是在哪里?万一把淡水处理厂给炸了,那本就极度缺水的希伯来乐子可就大了。
波斯人还算好了时间,特意让跑得慢的无人机和跑得快的导弹几乎同时抵达希伯来上空,让希伯来人来做一道无比艰难的选择题。
这一波,波斯人战术清楚,打法精准,完全掌握了战场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