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朱棣:李先生该不会是神仙吧!

    “你敢说你没搞鬼?”

    李暄拿出来证据,咬牙切齿的。

    【气象问题嘛,这谁能说得准嘛,本系统想,可能是这段时间本来就没风?】

    “胡扯!”

    系统刚说完,李暄就怼了过去。

    “一百年都没发生的事,我一过来,哦!就碰上了,就那么巧!当我雨神萧敬腾是吧,走到哪哪风平浪静。”

    【嘻嘻,本系统觉得,有这个可能哦,宿主的确天赋异禀呢。】

    “嘻嘻你大爷。”

    听见系统卖萌,李暄脸当场黑了。

    “我现在总算是明白了,敢情你是上次就已经有这个打算背刺我了,所以你早就等着看好戏了对吧!”

    【本系统需要遵守规则呢,一切都要以宿主为主哟,请宿主放心吧!】

    “你的意思,东瀛这里的异常,真的和你无关?”

    【气象多变化很正常呀,今天晴天,明天雨天的...】

    “那你发誓,用你的父母发誓。”

    【...】

    这一次,系统当场沉默。

    “诶诶诶!说话说话!”

    系统这样的反应,无异于不打自招,李暄当场都被气的笑出声儿了。

    “好啊!你还敢说跟你没关系!”

    过了好一会儿,系统的声音才再次响起,但听起来极其的浮夸!

    【哎呀,请宿主原谅,本系统找到了,原来东瀛沿海风平浪静的事,真的和本系统有关系诶,是系统产生了错误导致的呢。】

    李暄脸上闪出果然如此的神情:“我一猜就是!去你大爷!你当这是mC呢,还系统错误!骗谁呢!”

    【请宿主不要生气,风平浪静是好事呀,宿主回应天的时候,坐船不会有任何危险呀。】

    “我他妈是要回应天吗?我他妈是要回家!”

    搞懂了这一切,李暄当场破防。

    难怪自己三番两次的被足利义满给抓了,结果到头来又会被放掉。

    敢情一直都是系统在搞鬼。

    本来还想着,有台风在海上,东瀛这又是天高皇帝远,朱元璋插手不过来。

    结果万万没想到系统背刺自己!

    现在全完了!

    天塌了!

    【嘻嘻,本系统也是才发现,竟然还有这种事出现,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呀。】

    “呵呵。”

    李暄咬牙切齿的笑笑。

    “要是有举报窗口!我现在高低都得举报你!”

    ...

    两日后,驿馆正厅,除了李暄仍旧闭关,其他人都在,讨论这次东瀛的事。

    “黄公,如今逗留日久,又听闻海上多台风,照老夫看,李暄这次想必是要无功而返了。”

    这边,齐泰低声和黄子澄讨论。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你我也捞不到功劳,倒不如就让李暄失败。”

    “届时再把失败的原因全归咎在李暄身上!”

    黄子澄没说话,但对他的看法很赞同。

    一拍两散,既然我不好,那大家就都别好!

    正在这时,蓝玉一个亲信拿着信进来汇报:“殿下,公爷,大船来信!”

    蓝玉他们登陆东瀛并没有把人马全带出来,还有一部分人马是驻守在大船上。

    日常有书信往来。

    蓝玉根本不在乎什么礼节这些,抖开信就自己先看。

    朱棣和姚广孝只能把脑袋凑过去。

    黄子澄齐泰端起茶,没上去凑热闹,但却是偷偷的朝他们的方向看。

    半晌后。

    二人看见蓝玉朱棣,还有姚广孝,都像是见了鬼一样的放下了信,脸上全是震惊。

    顿时心中好奇。

    “黄公,难道老夫的话应验了,真是起了台风,大船出了事?”

    “看他们脸色,大概是。”黄子澄眼中带上期待。

    但只不过眨眨眼的功夫,姚广孝的话就将二人的希望扑灭。

    “海上...竟然风平浪静?”

    信中照例汇报了一下船上的情况,再有就是说了下近段时间的海面情况。

    蓝玉瞪着眼珠子,如果不是船上那些人是亲信,他甚至怀疑这信是假的!

    “竟然这么古怪?”朱棣也是一脸讶然,他看了海事图,这种季节,正应该是台风最多的时候。

    姚广孝略一沉思后,忽的高兴一拍掌:“天助我们大明!殿下!!此乃天助我大明!”

    “大师何意?”众人看过来。

    姚广孝解释道:“昔年前元忽必烈,也曾有过两次征伐东瀛的举动,然则两次都是折戟沉沙。”

    “这两次战役,忽必烈的元军均是在海上遭遇台风,数万兵马,近千余大船,一夜之间被汪洋吞并。”

    “从此,忽必烈再不言征讨东瀛,因为人力始终无法和天时抗衡!”

    说到这,姚广孝话锋一转:“但如今!正应是风汛的季节,海上却风平浪静,这难道还不是天助我大明?”

    “大师说得对,这正是天助我大明!”朱棣接过话,眼中被期待和兴奋填满。

    忽必烈都做不到的事,但大明即将做到了!

    然而就在此刻,蓝玉却忽然开口道:“天助?我看是李先生助我大明才对!”

    “李先生?”

    “先生?”

    其他人朝着蓝玉看过来。

    “蓝玉将军这话夸张了吧,此乃天时,和李暄何干。”黄子澄不屑。

    蓝玉白了他们二人一眼:“你们这两个蠢笨的人,自然是不明白!但老子是谁?跟了先生多久?”

    “连先生都夸老子悟性非凡!”

    “我告诉你们!”

    蓝玉接着说出自己悟到的:“为何先生接二连三被足利义满抓住,却从不担心,每次都是让我们放心!”

    “照我看,分明就是先生早有这预料,知晓海上没了台风影响,足利义满担心我明军随时渡海过来,他一定不敢动手!”

    “还有!”

    看见朱棣他们还是有些不信,蓝玉又说出来一个非常可信的依据。

    “在应天的时候,所有人包括陛下在内,都知道东瀛此行是九死一生!毕竟海上多风浪,倭奴又残忍嗜杀。”

    “但唯有先生笃定,东瀛一行,绝无任何危险!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情况?”

    “一件事可以说是巧合,但这么多事,还能说是巧合吗!”

    蓝玉说完后,整个客厅鸦雀无声,所有人陷入沉思。

    在应天的时候,李暄确实一直这样表现。

    那就说明,这风平浪静的情况,他真的是早有预料!

    此刻,甚至就连看李暄很不爽的黄子澄和齐泰,都不得不承认,蓝玉说的真是很有道理!

    “李暄...他,他竟然有这种本事!?诸葛武侯都还要连做几日法事,才能借来东风!”

    “他不声不响之间,竟然能消弭海上风汛?”

    黄子澄和齐泰头上流汗了,端着茶杯的手都在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