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朱元璋:想死?你做梦!

足利义满的家臣将非死不可的李暄交给朱棣等人后,像是屁股后面有狗追着咬一样,一溜烟跑着赶紧离开。

李暄还想追,但看看对方的速度,只是几个呼吸的功夫,就没了影儿,只能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放弃追的想法。

可恨!

让这群倭奴跑了!

他很不高兴,但朱棣等人却和他的心情截然相反,这会儿欣喜若狂。

本来蓝玉和朱棣都打算着,实在不行就去劫狱好了。

劫出来李暄,立刻离开驿馆。

东瀛有金山银山?别说有金山银山了,他这就是有长生不老的仙药,我大明也不要了。

我大明只要李先生安然无恙!

“算了算了,先生莫生气,咱们从长计议,从长计议。”朱棣看李暄还愤愤不平,攥着拳头看倭奴离开的方向,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不舍模样,赶紧笑着揽住他肩膀劝回驿馆。

蓝玉跟在后面哈哈大笑,哪怕就连表情一向很单一,基本每天都板着脸的姚广孝,此刻都喜上眉梢,笑容满面。

其他人看到李暄安全,也终于把一直提在嗓子眼的心放了回去,李先生无事就好!

只有跟在最后面的黄子澄和齐泰,彼此看了看对方一眼,咬着牙又是愤恨又是鄙夷。

可恨!

足利义满跟小松,还堂堂幕府将军和天皇,什么狗屁,都被人凌辱到家门口了,这都能忍!

李暄调戏的可是你们东瀛的皇后!

还什么皇后失忆了,这借口未免也有些太过拙劣!

回到驿馆当中,朱棣扶着李暄上座,又赶紧吩咐人上茶,问了问李暄没事之后,这才落座跟着分析,“足利义满找这么一个拙劣的借口,也不敢追罪先生,这是看穿了先生之谋划?”

“想来足利义满是知道东瀛地广人稀,但却又坐拥金山银山,担心杀了先生后,就给了我们出兵的理由。”姚广孝合掌附和。

说完这话,又敬佩的望向李暄,合掌敬服道:“先生大义,宁肯以一死也要为大明换来东瀛这么一块宝地,贫僧佩服。”

“呵呵。”李暄尬笑着应付两句,心里还在记恨足利义满。

“东瀛确是宝地,如我大明能得东瀛,无异于如虎添翼,这没错。”朱棣一开始还认真的分析。

但紧跟着,就话锋一转,责怪埋怨李暄。

“但于我大明来讲,东瀛是双翼,先生却是咽喉,猛虎失去双翼,尚能跳涧,可若是失去先生!又让我大明如何进食?”

“先生此举!真乃因噎废食也,本王实不能苟同!”

李暄听的嘴角直抽抽,什么因噎废食,我死了能回家,还能给大明换一个师出有名的出兵理由,明明是双赢好吧!

然而不等他反驳,蓝玉紧跟着又出来板着脸批评:“先生以后万万不可把自己置于险地了,你的命比东瀛可要矜贵的多!”

“拿先生一命换区区一个东瀛,这种亏本的买卖先生你都肯做!?真不知说先生什么好!”

“如果非得要用人命去填,那就拿黄大人齐大人的命去填不就好了!”

说到这,蓝玉一看黄子澄齐泰:“想必二位大人肯定是乐意的吧。”

“废话,那我们当然不乐...”黄齐下意识就想否认,开什么玩笑,东瀛蕞尔小岛,这样的破地方,换我们两个大儒的命?

东瀛配吗!

但转念一想,有李暄这样拥有大义,宁肯死都要为朝廷换来一块宝地的珠玉在前。

自己俩人现在要是否认,不太好吧,不就等于更助长了李暄的威风?衬托出他的大义凛然?

“愿意。”黄齐捏着鼻子,极不情愿的答应。

不过没人搭理他们了。

“虽然先生此举不妥,不过通过这件事,我们也看到了东瀛就是一个缩头乌龟,十分能忍!”

朱棣他们当黄齐不存在,又聊了起来。

“对。”姚广孝神情凝重,摇了摇头束手无策:“这般国母受辱的事,于一国尊严来讲是巨大打击,可他们的天皇和幕府竟然能咽下去这口气。”

“看来接下来再想找出兵的理由,就很难办了。”

“难办?”

李暄恨恨打断他们的话,咬牙切齿。

“难办就别办了!还是一句话,这事全交给我,你们不要管。”

边说边走向门口,恨恨盯着足利义满府邸的方向:“能忍是吧,我倒要看看,你们到底有多能忍!”

看他背影满是怨气的模样,屋里所有人心中油然而生敬佩,先生为我大明,当真是呕心沥血!

另外一边,应天皇宫内,夜幕下的宫道上,十几名小太监几乎连成了一条线,来回往复,垂头捧着奏折一一进入奉天殿。

“启禀陛下,傅友德率大同兵马已至!”

太监进入奉天殿内,细声汇报。

前方的龙阶旁,放着个大架子,正挂着大明混一图,是目前朝廷内尺寸最大,且最详细的全国地图。

朱元璋一手捧着蜡烛,一手在地图上找,凝眉看到傅友德的军队动向后,点点头吩咐:“命他昼夜不停,立刻驰援就近沿海防倭卫所,晚半刻,军法从严处置。”

“是!”小太监回应一声,慢慢退出奉天殿。

下一个小太监立刻捧着奏折补上:“陛下,泉州卫指挥佥事回禀,海禁多年,船坞、造船厂皆有荒废,如今骤然起复,造船恐要晚些时日,望...”

不等小太监说完,前方的朱元璋动也不动,仍然捧着蜡烛仔细查看地图,连声音都没有起伏,“杀了,换个人接着督造。”

“是。”小太监额头上有冷汗下来,赶紧答应着退出去奉天殿。

等十几个小太监全部禀报完,大明混一图前,朱元璋提着的心终于稍稍有了一些放松。

几支军队已经集结至沿海,沿海卫所也差不多都准备得当。

如今形势已是箭在弦上,只需东瀛方向有消息传回来,找到借口,朝廷兵马就能朝发夕至,覆灭东瀛。

也就能和这群倭奴老账新账一起算了。

然而想到东瀛,朱元璋脑海里又跟着闪出李暄的音容样貌,顿时情绪又有些烦闷,咬着牙。

“这孽障一心想死,他现在怎么样?

绝对不能让这孽障如愿,不然别说一个东瀛,十个八个也不够抵我大明的损失!”

..........

ps,求催更和免费的用爱发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