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佛塔定计阻空经,圣僧返寺索真卷
燃灯古佛冷笑一声,满脸不屑地说道:
“那如来真是愈发不要脸了,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修改唐僧的记忆,还传下无字真经,他莫不是真把我们当成好欺负的泥人了?”
“要是真让唐僧将这无字经带回大唐,那上面写了什么,可不就全凭他如来和唐僧说了算!”
一旁的弥勒佛也是眉头紧蹙,一脸忧虑。
如今的大唐,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块诱人的香饽饽,整个大唐几乎占据了凡间一半以上的国家。
所谓传经,本就是从各流派中挑选经文传入大唐。
之前他们与如来商量得好好的,传入大唐的经文,七成归他们几方,剩下三成归如来,其余小国的传经事务则都交给如来派系负责。
可没想到,如今如来竟搞出无字经文这一出。
阿弥陀佛神色平淡,缓缓说道:
“有圣人化身在暗中留意,莫非你们还信不过唐僧?”
“再说了,倘若等如来发现其中问题,你们觉得是如来着急,还是咱们着急?”
燃灯古佛摇头说道:
“但不管最后是唐僧还是如来得了好处,咱们都捞不着便宜,这口气可咽不下去。”
弥勒佛沉思片刻,提议道:
“不如派白雄尊者直接把那些经文给扬了,我就不信那如来还敢公然撕破脸皮不成?”
阿弥陀佛冷笑一声道:
“如来可没那个胆子!”
“那些经文可不光是他如来的,他手下的菩萨、金刚、罗汉也都有份。”
“到时候,都不用咱们动手,他手下那几位就得让如来给个说法。”
三人对视一眼,心领神会,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紧接着,白雄尊者振翅高飞,朝着唐僧等人的方向追去。
而在山脚下,原本凌云渡上的独木桥不知何时已然变成了一座大桥。唐僧一行人顺利过桥后,正在赶路。
猪八戒在一旁忍不住嘟囔道:
“就这么走回去也没人送,还不得折腾二十多年,那唐王还不得老死咯。”
一旁的沙僧赶忙劝道:
“师兄可不能这么说,说不定咱们走到半路,就能碰到唐王派来的军队。”
“再说了,我听白兄说,那唐王也是有修为在身的,哪能那么容易老死。”
一旁的白墨和孙悟空倒是没有说话。
白墨早就知道如来给的经文是无字经,而孙悟空凭借破妄金瞳也看了出来,二人还将此事告知了唐僧。
此时的唐僧,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修为松动了许多,甚至可以动用部分修为。
唐僧心中疑惑,传音问道:
“白墨、悟空,难道咱们就真把这些无字经带回去?”
白墨抬了抬眼,传音反问道:
“怎么,玄奘,你难道还担心唐王会因为你拿回去一堆白纸而责怪你,甚至砍了你不成?”
“你觉得他有那个胆子吗?”
唐僧仔细一想,觉得白墨说得在理,毕竟白墨身为大唐国师,又是人道的掌权者与护道者。
但唐僧仍旧有些不放心,问道:
“话虽如此,可总不能就这么拿着白纸回去,这怎么行呢?”
孙悟空传音说道:
“玄奘,你平时脑袋挺灵光的呀,今儿个怎么犯糊涂了?”
“你难道忘了宝幢光王佛和那几只树精说的话了吗?”
唐僧思索片刻,恍然大悟,传音道:
“悟空、白墨,你们的意思是,让我带着这无字经返回大唐,然后创造属于自己的佛教,到时候照样供奉两位圣人,对吧?”
白墨和孙悟空传音肯定道:
“没错。接引圣人的化身也是这个意思。”
“两位圣人这么多年接收的功德香火,数量基本固定。”
“就算燃灯后期让功德香火增多了,难道他就没像如来一样私自截留香火吗?”
“再说那弥勒佛,他自称东来佛祖,却压根儿不在佛门体系内,独占南赡部洲这么久,也不见给二位圣人提供香火。”
“至于阿弥陀佛,化身众多,可以说,如今佛教信仰的随便三位佛祖里,有两个都是他的化身,经他手上过的香火何止数亿万千。”
“反正圣人本尊又无法亲临三界,能与本尊联系的也只有老君一人。”
“再说了,就算圣人本尊知道了这些事又能如何?”
“难道还能把这几位都收拾了不成?那到时候谁给他们收香火?”
“就拿如来来说,要不是他太贪心,打算独占所有香火,完全不给其余三人留口汤喝。”
“要是他们四人能平分,那头疼的可就是咱们和老君了。”
“而且在宝幢光王佛看来,无论是谁继承佛教都没关系,甚至佛教、西方教没了都无妨,只要有人能持续给西方二圣提供香火就行。”
“甚至如果道教愿意给西方二圣提供香火,宝幢光王佛也不会介意。”
“不过相较之下,金蝉子你身为旧佛门之人,更值得信任,这也是宝幢光王佛对你说‘真经就在心中’的原因。”
“毕竟照眼前这形势,如来是指望不上了,佛门和花果山总得有一方为西方二圣提供功德,鸡蛋当然不能放进同一个筐里,自然要做两手准备。”
唐僧默默点头,其实他本就没打算照搬佛教现有的经文,心中早有一套新经文的构思,如今这情况,倒也算随了他的心意。
正闲聊着,忽听天上风声大作,一只大鸟俯冲而下直奔经书。
白墨和孙悟空反应极快,还没转过身,手中的棍子便脱手而出,朝着大鸟打去。
只听一声哀鸣,白雄尊者跌落在地,双翅已然受伤。
见孙悟空和白墨走来,他赶忙喊道:
“二位大王手下留情啊!”
“我是燃灯古佛座下的白雄尊者,特地来提醒二位大王,莫要上当受骗,那如来佛祖给的经书全是空白的。”
猪八戒和沙僧听闻,急忙打开包裹,翻开书页一看,果然一片空白。
猪八戒气得跳脚,怒声道:
“那如来太不要脸,俺老猪辛辛苦苦来一趟,他竟给俺些白纸,难不成让俺到时候上茅房拿这个擦屁股?”
“师傅,咱们回灵山找那如来秃驴讨个说法去!”
一旁的白雄尊者连忙附和:
“对对对,圣僧,你们历经千辛万苦,绝不能空手而归。”
“想来是你们没给那两位罗汉好处,他们故意刁难,这也是取经途中的磨难之一。”
“还请圣僧重回灵山,取回真正的经文。”
如来好歹也是佛门的人,白雄尊者也不好抹黑佛教,只得昧着良心说是如来设下的劫难。
唐僧看了看孙悟空和白墨,二猴微微点头。
毕竟他们还未走出灵山范围,只有顺利回到大唐,取经才算圆满。
而且此刻也不适合与弥勒佛、燃灯古佛等人撕破脸皮。
唐僧朝着白雄尊者道谢道:
“多谢白雄尊者提醒,贫僧若是拿着这空白经文回去,定会无颜面对唐王。”
“贫僧这就返回灵山拿回真正的经文。”
白雄尊者听后,松了一口气,拱了拱手,便驾着祥云返回灵山。
白墨和孙悟空对视一眼,又看看沙僧和猪八戒。
他们倒是不担心猪八戒,毕竟有骊山老母从中牵线,猪八戒肯定会加入花果山。只是沙僧……
白墨拿出阵核,屏蔽了周围的感知,将沙僧拉到一旁,问道:
“沙僧,你觉得我和悟空,还有玄奘对你如何?”
沙僧听出白墨话里有话,看着白墨的眼睛,察觉到他接下来要说的事至关重要。
沙僧一脸诚恳地说道:
“师傅对我有恩,三位兄长也对我不薄。”
“只是崇恩圣帝对我有再造之恩,只要不背叛崇恩圣帝,我老沙愿为三位兄长和师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沙僧这番话确实出自真心,就像在五庄观时,孙悟空和白墨吃人参果都能想到他,从那时起,沙僧就认定了这几位兄长。
白墨看着沙僧真诚的眼神,说道:
“这你大可放心,绝对不会让你做危害崇恩圣帝的事。”
“沙僧,后面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紧紧跟紧我们,知道了吗?”
见沙僧坚定地点了点头,并且发下誓言白墨也就放心了。
另外一边的大雷音寺内,如来看到白雄尊者飞出去的身影,心里明白自己的算盘被识破了。
不过如来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只是望向燃灯古佛等人所在佛塔的眼神,愈发冰冷刺骨。
没过多久,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孙悟空和白墨一棍子击飞了大雷音寺山门口的两位罗汉,紧接着一脚踹翻了大雄宝殿的大门。
殿内众人见状,皆是敢怒不敢言。
唐僧抬手示意,孙悟空和白墨停下了动作。
唐僧朝着如来恭敬地拜了拜,说道:
“弟子玄奘,参见我佛。”
如来微微眯起眼睛,神色平静,并未多言,只是淡淡问道:
“圣僧这是来换经的?”
大雄宝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如来,众人的眼神中有着气愤,质疑和惊讶。
唐僧神色镇定,缓缓说道:
“弟子玄奘历经万蜇千魔,一路千辛万苦,从东土拜到此处。”
“却被那托塔罗汉和笑狮罗汉索要人事,因未给他们好处,二人便用无字经哄骗我们。”
“还望如来能管束好手下,拿出真经,也好让弟子尽快返回大唐传经。”
如来似乎不在意周围众人的目光,脸上露出一丝嘲讽,说道:
“你们休要叫嚷,他们找你索要人事一事,我早已知晓。”
“但真经不可轻易传授,也不能空手而取。”
“当年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为他诵读此经一遍,保他家生者平安,亡者超脱,最后也只讨得三斗三升米粒黄金。”
“我还嫌他们卖得太便宜,恐怕日后子孙没钱使用。”
“你如今空手来取,所以传了白本。”
“这白本,也就是无字真经,其实也是真经。”
“只因你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有这无字真经才能勉强传入耳中。”
随后,如来吩咐道:
“托塔、笑狮,快去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挑选几卷给他们,挑选完后前来报数。”
看着如来这般虚伪的模样,唐僧等人心中忍不住暗自咒骂。
如来想传无字经,被揭穿后,竟然如此厚颜无耻。
佛门一开始想传教,派观音菩萨前往东土,称大唐百姓深陷苦海,唯有佛门经文能助他们脱离苦难。
好,他们几人历经千难万险来到灵山,如来却传下无字真经。
如来算盘被点破后,这无字真经又成了大唐百姓愚昧,只能用无字真经教化的说辞。
那大唐百姓究竟该不该被教化?若该教化,为何传无字真经?
若不该教化,那佛门又为何去大唐,还让他们前来求经?
如今如来既然说大唐百姓不堪教化看不懂这有字真经只配看无字真经,却又让托塔、笑狮两位罗汉去拿有字真经。
你如来讲话可以不讲逻辑,但也不能左右脑互搏。
那这真经大唐百姓到底是能不能看懂?该不该看?
不过如来可不管唐僧等人心中所想,又指使托塔和笑狮罗汉拿来新的经文,当着唐僧等人的面翻开查验。
众菩萨罗汉瞧见经书上确实有字,这才纷纷松了一口气。
而在另一边的佛塔之上,燃灯古佛几人笑得前仰后合,手中的茶水都不慎滴落在桌面上。
如来此番行径,不仅丢了脸面,原本承诺的事情还得照旧遵守,而且在众人心中已然失了诚信。
佛门众人哪个不是心思通透之人,如来这般强行圆谎,实在是可笑!可笑!
沙僧和猪八戒这边重新将经书捆绑好,放置在白龙马背上。
这时,白墨从身上掏出两块金锭,递到两位罗汉手中。
两位罗汉满脸堆笑地接过,放在嘴里咬了一口,确认是真金后,喜滋滋地揣进怀里。
如来见状,又开口问道:
“托塔、笑狮,传了多少经卷给他们?一一报数。”
如来这么做,无非是想让手下的菩萨和金刚们安心,显示自己对传经一事的重视与掌控。
等两位罗汉报完数后,如来开始吹嘘并叮嘱起来:
“此经功德无量,不可估量。”
“它不仅是我佛门修行的重要指引,实则更是三教的源流根本。”
“若到了你那南赡部洲,展示给一切众僧时,切不可轻慢对待。”
“若非沐浴斋戒,绝不可随意开卷。”
唐僧表示知晓后,谢过如来,便带着众人重新下山。
这时,一旁的孔雀大明王像是突然想到什么,眯起眼睛,上前一步说道:
“启禀我佛,当年观音大师寻找取经人,至今已有十四年,共计五千零四十日,然而这与一藏之数相比,还少八日。”
“还望我佛早做安排,让圣僧尽快东行再折返西方,须在八日之内,念完经书归还,如此方为大吉之日。”
如来一听,顿时心领神会。
哪有什么一藏之数的说法,不过是孔雀大明王找的借口罢了。
毕竟如来如今对唐僧已然不信任,必须将唐僧一行人掌控在手中,限定他们八日之内回来。
只要唐僧在自己掌控范围内,那西行功德还不是任由他如来处置。
如来当即便下令,让新任命的四大金刚和十八罗汉亲自护送唐僧等人,务必在八日之内将唐僧带回。
(原着中的一藏之说和九九八十一难都是这时候才提出来的。)
(毕竟一路上都是唐僧和孙悟空招揽的信仰,要是唐僧真的留在大唐,那大唐到底是信奉你唐僧还是信奉我如来?)
(原着中也是如来最开始说的是让唐僧去那边宣传佛教,而观音开口提出了这件事情,如来当即改口,又让唐僧等人八天之内回来。)
(还是那句话,你如来可以不讲逻辑,但是不能左右脑互搏。)
(原着内容大家也看过,唐僧等人在陈家庄待了一天,第二天来到大唐,第三天念经,还没开始就被抓走了。)
(我经书反正是带到大唐了,念不念就是另外一说了。派谁过来传教,我是我徒弟的师傅,当然是我说的算。)
另一边佛塔上,燃灯古佛气得手中的茶盏“咔嚓”一声捏碎,滚烫的茶水溅出,沾满了桌面。
弥勒佛赶忙死死拉住燃灯古佛的袖子,劝说道:
“再等等看吧,现在翻脸还为时过早,莫要弄得两败俱伤,平白让道教和花果山看了笑话。”
燃灯古佛强压怒火,眼神死死盯着大雷音寺从牙缝中挤出字来。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