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龙宫聚议谋出路,圣僧挥毫留善名

很快,东海龙宫,四海龙王齐聚一堂。

南海龙王脸色极为难看,说道:

“天尊的指令,你们都看到了吧?”

北海龙王面色阴沉,说道:

“自然看到了。可为何,当地龙王不听指令,却要罚我们,还要我们上封神榜?”

北海龙王如此气愤也情有可原,他在四海龙王中,是三界留种最多的。

其中最出名的蛟魔王,不仅实力高强,还整天打着为母报仇、拳打负心爹的旗号,在三界四处闯荡。

像这样的混血龙种,不论实力强弱,在三界可谓是遍地都是。

难道要让四海龙王把这些流落在外的混血龙种全部收回来统一管理?那四海龙宫不得乱成一锅粥?

正所谓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如此一来,龙宫还像个龙宫的样子吗?

要是那些龙种再互相看对眼,再一交配,那未来龙宫还能有纯种龙王吗?

西海龙王气得将手中琉璃盏捏得粉碎,说道:

“大哥,你倒是说句话啊!”

“若是玉帝不收回圣旨,小弟我可就要加入佛门了。”

“这道指令一旦施行,我们龙族可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东海龙王坐在主位上,脸色同样十分难看。

他身为四海龙王之首,太白金星私下也曾与他交涉过,他也向对方表明了此指令的诸多弊端,可玉帝依旧下达了这道命令。

这意味着玉帝有十足的把握,四海龙王都会乖乖听话。

就在这时,外面有海族匆匆来报:

“大王,不好了!西海大太子在外游历时,见一百姓家中着火,便降下雨水扑灭大火。”

“可大太子刚回到西海,在海面上空就被天兵天将给拿下了,现在已经被押上了剐龙台了!”

西海龙王听后,顿时眼前一黑,直接瘫倒在地。南海龙王和北海龙王赶忙上前搀扶。

西海龙王双手死死抓住东海龙王的衣袍,哭诉道:

“我西海对大天尊一向忠心耿耿,我那三儿子烧毁了天尊的珠子,我都毫不犹豫将他告上天庭,让他赴死。”

“我那大儿子摩昂,从小就心地仁厚,对谁都客客气气,还十分孝敬长辈,过是未来西海的新龙王啊!”

“没想到就因为做了一件善事,就要被押上剐龙台。”

“大哥,你一定要救救你小侄的性命啊!”

西海龙王是彻底心寒了,自己这么多年忠心耿耿,因为挨着灵山怕玉帝起疑心,儿子都献祭了,没想到还落得个被开刀的下场。

东海龙王听后,心中也是一阵发酸,无奈地瘫坐在座椅上。

东海龙王心里明白,自己那小侄摩昂这么快就被发现并在西海被抓,说明现在四海龙族只要一出行,就有天庭天兵暗中跟随。

如今的四海恐怕已经被天兵天将团团包围,只要四海龙王拒绝上天,或者四海龙族大规模出逃,玉帝便可一声令下,当场拿下三海龙族。

恐怕也就只有自己所在的东海挨着花果山,玉帝有所忌惮,不敢贸然发兵,其余三海已然是插翅难飞。

就连南海、西海、北海龙王前来自己这里密谈,估计玉帝也早就知晓。此时拿下自己那小侄,就是在警告他们四个。

原本东海龙王还想带领龙族加入花果山或者佛门,如今看来,实在是难上加难。

当下,东海龙王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几万岁,瘫坐在椅子上,单手捂着头,无力地说道:

“一会儿收拾一下,咱们一同上天面见天尊,献出神魂加入封神榜。”

南海龙王有些不甘地看着东海龙王,说道:

“要去你们去,反正我南海已经有大半龙王暗中加入了花果山,你们看着办吧。”说罢,便坐回了椅子上。

东海龙王和北海龙王听后,颇为诧异,但仔细想想,也觉得没什么奇怪的。

毕竟西海也有大量龙王加入了佛门,成为了佛门的坐骑以及天龙。

而南海紧邻大唐,南海龙王要是敢不下雨,大唐的孙悟空和白墨还不得把南海龙王给灭了。

至于为什么南海龙王和花果山那边一直瞒着玉帝,恐怕是怕玉帝知道后彻底失去理智,招来更多龙王给大唐降下洪水,或者令山神土地引发地震。

北海龙王其实也有不少龙族加入了花果山,只是一直没有暴露。

可现在的问题是,如今剩下的三海已经被天兵天将包围,要是他们敢不上天,玉帝真敢当场下令围剿龙族。

东海龙王猛地喝了一口杯中酒水,像是下定了决心,说道:

“我们几个老东西已经活了这么久,也该为小辈儿们做些事情了。”

“一会儿我们一同上天庭献出神魂进入封神榜,等此番风波过后,天兵退去,我亲自去与花果山交涉。”

“要是花果山不刻意为难我龙族,那我们龙族龙子龙孙便加入他花果山。”

“要是花果山也和天庭一样,咱们再去找灵山商量。”

“至于玉帝知道后,我们几个老伙计要承受什么,都不重要了,只要小辈们能活下去就好。”

只见剩下的三海龙王陷入了沉思。

他们不敢确定花果山就一定比天庭好,也不敢轻易赌上龙族的未来,去承受花果山可能引发的天庭和佛门的怒火。

但他们现在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弱小就意味着没有话语权,甚至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

因为无论是单独加入花果山或者佛门,亦或是两方都尝试加入,他们都没有资格谈条件。

甚至可能会被威胁,被迫签订仅仅比天庭好一点的不平等条约。

佛门的行事风格,三界众人有目共睹,相比之下,花果山确实要好上许多。

这也是东海龙王决定先找花果山,再考虑佛门的原因。

一方面是花果山有太上老君坐镇,另一方面,待在花果山,自己的龙子龙孙或许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四海龙王心意已决,便一同前往天庭面见玉帝。

而在白墨这边,三日之后,凤仙郡果然风调雨顺。

凤仙郡郡侯虽说失去了之前一些相关记忆,但他并不愚笨。

从孙悟空与天神对话时对玉帝的态度,以及明知是玉帝禁止降雨却依旧降雨的举动,他便能察觉到白墨一行人绝非普通神仙。

因此,凤仙郡郡侯一心想要好好挽留这几位。

毕竟,说不定哪天郡里的人一不小心说错话,得罪了哪位上神,凤仙郡又得面临三年大旱。

但若是能赢得这几位的好感,凤仙郡未来或许就能一直风调雨顺。

随后,凤仙郡郡侯大摆宴席,强行挽留唐僧一行人住了半月。白墨自然猜到了郡侯的心思,也并未加以阻拦。

半个月后,新寺庙建成,凤仙郡郡侯亲自前来邀请唐僧一行人去为寺庙题名。

唐僧看着眼前的寺庙,只见殿阁巍峨耸立,山门壮丽非凡,不禁惊讶道:

“这工程如此浩大,为何能如此迅速建成呢?”

凤仙郡郡侯恭敬地回答:“下官日夜催促工匠,让他们一刻不停赶工,这才匆忙完工,特请诸位老爷前来看看。”

白墨微笑着称赞道:“郡侯当真是贤能能干之人啊!”当下众人便一同来到新寺。

白墨从祥云袋中取出大量粮食,以此帮助凤仙郡解决耕种期间粮食短缺的问题。

唐僧拿起毛笔,思索片刻后说道:

“若要留名,此寺当唤作‘甘霖普济寺’。”

凤仙郡郡侯连声称道:“甚好!甚好!”

随后用金贴广招僧众,让他们侍奉寺庙香火。同时,在殿左边立起四众生祠,每年四季都进行祭祀。

之后,唐僧再次提出告辞。那一郡的百姓深知留不住他们,便各自准备了四季的衣服相赠,然而唐僧一行人分文不收。

郡中的百姓、官员等人,声势浩大地奏响鼓乐,高举旌幢,送行三十余里仍不忍分别。

众人掩面垂泪,目送唐僧一行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缓缓返回。

(原着中这一章,孙悟空在人情世故方面处理得极为妥当。)

(龙王们为凤仙郡下雨之时,孙悟空让四部众神都现身显圣,还代替凤仙郡郡侯向众神承诺:“这郡界中人家,供养高真,遇时节醮谢。列位从此后,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还来拯救拯救。”)

(孙悟空这一番话,不仅确保了凤仙郡未来风调雨顺,还让参与降雨的众神年年都能获得大量香火供奉。)

(而凤仙郡的百姓,为了年年都有好气候,即便身处灵山脚下,平日里礼佛,但实际上说到底还是供奉着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