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你是不喜欢那件嫁衣吗?”皇后问。
楚宁昭惊讶道:“怎么会?确实挺好看的。”
“那本宫想给你做一件,你好像没什么兴趣,当初给五公主做嫁衣,她欢喜的很。”
楚宁昭说:“她高兴不就挺好的吗?儿臣的心思不在嫁人上,所以对这嫁衣,也就没什么兴趣。”
皇后急道:“你的心思不如放在嫁人上,像其他公主那样,不是也挺开心的吗?闲来无事赏花听戏,买些衣服首饰,你要是喜欢俊俏的……咳……”
皇后话说的有些急了,顿了一下才又说道:“喜欢……就养着,也没什么的,何必去做那些苦差事?本宫不想让你太累。”
前面说的那些,楚宁昭还能听听,但后面这两句话,就不太好听了。
“母后这么会心疼人,怎么不把楚阳留在宫里?他四处征战,军营可比不得宫里舒适,母后不怕他累着啊?”
楚宁昭笑盈盈的看着她,语气里没有半分阴阳怪气,但这话就是在阴阳。
皇后神情僵硬,半晌没有说话。
“本宫多次叫你入宫,但你很少出现在本宫面前,每次都是去找皇上,不是在御书房就是在勤政殿,”
楚宁昭点头说:“是,儿臣不想因为挑选衣服布料,错过更重要的事。”
“你看不上这些事,那在你心里,是不是也瞧不上那几位妹妹?”皇后淡淡说道。
楚宁昭不可思议的打量皇后,“母后的想法,我理解不了,我为什么要瞧不起她们?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在努力学着,如何做一位端庄大方的公主。”
“她们能做什么,从来都没得选,我凭什么看不起她们?要是有的选,今日和六部官员吵架的人,未必是我,领兵出征的人,也不一定是楚阳。”
皇后皱眉说道:“像你五妹一样有什么不好?她是开心的,其他几位公主,也是开心的。”
“那我不开心,可以吗?我想站在朝堂上,那样我才开心,母后支持吗?”楚宁昭笑问。
莫以欢想上阵杀敌,但因为女子不能入朝为官,她只能待在后院闺阁。
这时候告诉她那些大家闺秀活得一样开心,让她不要挣扎反抗,这能对吗?
没得选,还谈什么喜欢。
皇后沉默了一会,想说点什么,又什么都没说出来,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全都堵在了心里。
公主不得干政,更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历来如此。
可她又对那个站在金殿上驳斥朝臣,不卑不亢的楚宁昭,十分欣赏。
楚宁昭看出了皇后眼中的纠结犹豫,坚定说道:“母后相信楚阳,就不如信我,我比他可靠。”
皇后脱口而出:“本宫信他,也是因为有你!”
相信有楚宁昭的扶持,楚阳一定可以,这才对楚阳给予厚望。
楚宁昭挑眉说道:“那岂不是更好?没了他拖后腿,儿臣一定可以……说服父皇。”
只靠说服是不可能的,想的太天真了,但她只能这样和皇后这样说。
“你想好了就行,本宫……”
话没说完,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进来,跪地喊道:“皇上突然晕倒,严公公已经命人叫太医过去……”
“在哪?”皇后急忙打断,惊慌失措的起身。
楚宁昭也表现出了慌乱,跟着皇后一同过去。
怎么会晕倒呢,没到毒发的时间,慢性毒药,还是一点点下的,怎么也要再等个一两年。
现在也没到皇上生病的时候,胡不言还等着时间一到,就为皇上调理身体呢。
时间全都对不上,皇上这次晕倒,是真的很突然。
太医到了以后,挨个看过,最后全都脸色苍白,身体止不住的颤抖,有的互相对视,眼中尽是惊恐。
“怎么了?”楚宁昭冷声逼问。
皇后心中不安,怒斥道:“怎么都不说话,皇上的身体如何?”
一位太医哆哆嗦嗦的上前,“这是中毒所致……”
“中毒?”楚宁昭惊呼,“把今日在父皇身边伺候的人,全都抓起来,吃过的用过的,也全都拿过来,查查是谁干的。”
接着又问太医,“要怎么解毒,需要用什么药?”
几名太医面面相觑,噗通跪倒。
皇后见状身子一软,跟着晕了过去,太医没有回答,就是已经给出了答案,解不了,或者解毒成功的几率不大。
身后嬷嬷宫女惊呼出声,急忙扶住皇后,楚宁昭赶紧让人把她送去床上。
“父皇晕倒的事,不许对外说,要是有消息泄露出去,全部杖杀。”
楚宁昭先稳住局面,再问太医如今是什么情况。
解不了,这种毒极为刁钻,早先藏在体内不易察觉,他们连皇上什么时候中毒都不知道。
再就是中毒引发的胃腑损伤,导致皇上晕倒。
这也是个大病,时间长了,会出现咳血症状,到那时无药可医,救不回来。
幸好发现的早,能治,但中毒解不了,还是要死。
楚宁昭理清楚情况,再次封锁消息,又命人把禁军首领叫来,还有她比较熟悉的富礼。
太医正在为皇上开药,虽然无法解毒,但得先让皇上清醒过来。
皇后没晕多久,醒来得知皇上中的毒没法解,差点又晕过去。
“宁昭,你府上那个郎中呢,让他来看看,他一定可以的!”皇后紧张的看着她。
楚宁昭点头安抚道:“已经让人去请了,母后您先别慌,宫里就这几个太医,他们不知道的多着呢,找些民间郎中或许可以解毒。”
本来皇上中毒这件事,应该晚一点发现。
没想到下毒和生病赶在一起,事情提前败露。
这个毒,不是楚宁昭下的,可楚宁昭从头到尾,全都知道,没有阻拦,还帮忙提供了一点便利。
楚星燃离京巡查,还有楚阳楚城轩外出征战,都是楚宁昭有意为之。
她想把皇子全都支开,等皇上中毒被人发现,需要静养的时候,只有楚宁昭能站出来,和朝中大臣共同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