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快进来!

通往出口的路似乎格外漫长,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纸人们虽然退开了,但它们的目光始终锁定着我们,随时可能发动攻击。

果然,我们正打算走出房间,空气中传来一声尖啸。秦若湘终于反应过来:“你们竟敢拿阿晨哥威胁我!”

我立即将阿晨的魂魄放出,朝反方向抛去:“你不是想要他吗?快去啊!”

秦若湘果然转向阿晨,我趁机拽着安德轩拔腿就跑。身后传来纸人们追赶的沙沙声,它们蜂拥而上,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

我的法力所剩无几,只能指望鱼摆摆了。小家伙虽然害怕,但还是勇敢地化作一道水幕,暂时阻挡住了追兵。然而这样的防御注定支撑不了多久。

就在危急时刻,一道人影突然从黑暗中冲出。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手持一把看似普通的扫帚,但每一次挥舞都能将纸人打得东倒西歪。

“快进来!”老奶奶高声喊道,同时用扫帚清出一条通道。我们连忙跟着她退入一间小屋,她立即开始布置玄阵。

红线在地上快速延展,形成复杂的图案。

房间外的声音渐渐平静。

我深吸一口气,也渐渐平静下来。

我站在这间简陋的储物室里,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铁架子床、竹椅,还有角落堆积如山的生活用品。

每一件物品都显得陈旧不堪,却被收拾得干净整洁。角落里的布帘微微晃动,不知是否是夜风作祟。

木桌上散落着几张未完成的黄符,笔画潦草,显然是出自老人之手。符纸边缘已经泛黄,墨迹也略显模糊,但那些古怪的符文依然清晰可辨。

一支半新不旧的毛笔斜靠在砚台边上,砚台里的墨汁早已干涸。

在昏暗的光线下,我忍不住多看了那位老奶奶几眼。

她安静地坐在竹椅上,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目光深邃而平静。岁月的痕迹爬满了她的脸庞,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仿佛蕴含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等等”安德轩突然在我耳边轻声惊呼,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我下意识凑近他,压低声音问道:“怎么了?”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淡淡的檀木香,让我莫名安心。

“你有没有觉得”他的声音有些迟疑,目光却始终停留在老奶奶的脸上,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

我这才认真打量起眼前的老人,心跳猛地漏了一拍。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庞,纵使布满皱纹,却依然能看出几分秦若湘的影子。

尤其是那双柳叶眉,与记忆中秦若湘的眉眼如出一辙,优雅中带着一丝倔强。

老人的目光在我们之间来回逡巡,似乎察觉到我们的心思,她缓缓开口,嗓音中透着说不尽的沧桑:“我猜到你们心里的疑惑。”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望向窗外的月色,仿佛在回望那遥远的往事:“我是秦若湘的亲妹妹,秦家的四小姐——秦雨雪。”

这个名字像一记惊雷,炸得我头皮发麻。秦家覆灭,按理说不该有活口才对。我下意识握紧了安德轩的手,感受到他的手掌也在微微发凉。

秦雨雪似乎看穿了我们的心思,自顾自地说了下去:“秦家,是在八十多年前覆灭的,那时,我们秦家在省城可谓一手遮天。”她轻轻抚摸着桌上的黄符,眼神恍惚,“那时的秦家,富可敌国。”

“就连日本人,也不得不对我们秦家礼让三分。”她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讥讽。

安德轩在一旁小声嘟囔:“说白了就是汉奸。”声音虽小,但在寂静的房间里依然清晰可闻。

我赶紧踩了他一脚,这种时候可不能乱说话。

出乎意料的是,秦雨雪并未生气,反而露出一丝苦笑:“你说得对,秦家确实是汉奸。”

她的眼中浮现痛苦,“秦家的女儿是父亲的摇钱树,从小便养在锦罗绸缎里,却不过是父亲交易的筹码罢了。”

“可这看似风光的背后,却是一个个悲剧的开始。”她的声音低沉下来。

我听着她娓娓道来,心中不由泛起阵阵寒意。大姐的惨死,二姐的凄凉离别,每一桩都让人心惊。那些看似华丽的嫁衣背后,都是血泪交织的悲剧。

当秦雨雪说到三姐秦若湘时,我注意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烛光在她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衬得她的表情越发凄凉。

“那年我才六岁,”她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仿佛陷入了某种痛苦的回忆,“却亲眼目睹了三姐最后的时刻。”她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那天的阳光很好,院子里的桂花开得正盛”

我仿佛看到了年幼的秦雨雪,站在那里,看着自己最疼爱的三姐,穿着亲手绣制的嫁衣,在花轿前香消玉殒。

桂花的香气中,混杂着浓重的血腥味,那抹刺目的红色,永远定格在了她的记忆里。

“如果当初”秦雨雪的眼中满是懊悔,话说到一半又戛然而止。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仿佛在试图抚平那些无法愈合的伤痕。

我知道她想说什么,可世上从来没有后悔药。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永远无法改变,只能成为心底最深的疤痕。

但故事并未结束,更大的悲剧还在后面。房间里的空气似乎变得更加凝重,连烛火都摇曳得更加剧烈。

当秦雨雪讲述到阴婚那一段时,我感觉周围的温度仿佛骤然下降。白色的幔帐,森森白骨,还有那诡异的公鸡血,每一个细节都让人不寒而栗。

窗外的月光也变得惨淡,仿佛在为那段往事哀悼。

“父亲疯了,”秦雨雪的声音沙哑,“他用最荒诞的方式,试图挽回已经失去的一切。”她的眼神变得空洞,“可他不明白,有些事情,一旦错了,就永远也无法挽回了。”

最后的疯狂与死亡,将整个秦家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那场大火吞噬了一切,包括秦家的荣华富贵,也包括所有人的生命。

“那一夜,秦家三十七口人,尽数命丧黄泉。”她的声音沙哑而低沉,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压出来的。

我安静地坐在她对面,看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室内寂静得可怕,只有檐外的风声偶尔传来,带着几分凄凉。

“那天晚上,血腥味浓得化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