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王侯蜀剑仙

第152章 窑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窑成

沈明远的瑞昌和是做杂类生意的。

也就是说除了山货之外,其他的各种门类都有涉猎。

包括这织造的原材料。

天孙坊的冯安,每个月都会从他这里拿货。

因此沈明远也知道,冯安那天孙坊的体量有多大。

卖给冯安的蚕茧,一个月差不多有一万两千斤。八斤蚕茧能出一斤丝。这就意味着冯安那边每个月缫丝一千五百斤左右。

而一个工人每天纺线五两。一千五百斤的话,冯安最少需要雇一百个纺线工人。

扣掉纺织工人的工钱,还有蚕茧的成本,冯安每个月能赚差不多一千两左右。

这利润已经不算低了!

可刚才李云帆说什么?

他要用一百个工人,单靠纺线一个月赚几千两?

就算让这些工人白天黑夜不休息,也不可能办到吧!

难不成……李云帆又搞出来了什么新鲜玩意儿?

想到这,沈明远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开口问道:“云帆老弟,跟哥哥我说说,你究竟要如何用那一百个工人,一个月赚几千两的?”

李云帆也没有要瞒着沈明远的意思。

毕竟回头那些纺织工人都是沈明远帮忙找的。她们在沈明远面前,肯定也守不住秘密。

于是李云帆回道:“我将那纺车做了一番改进。现在的纺车,可以同时缫丝五锭。效率比之前的纺车,要高出五六倍!”

“什么?”沈明远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你……你能将纺车的效率,提高这么多?”

大晟朝乃至于前朝,干纺织的商人不计其数。改进纺车、提高纺线效率的事儿,肯定不止一个人想过。

但这么长时间了,有几个成功了?

即便偶尔出那么几个惊才绝艳的人物,能将纺车的效率提个一两成,都算了不起了。

可如今李云帆说的什么?随随便便改一改,就能将原本的单锭纺车,改成五锭!效率提升五六倍!

这还是人吗?

“云帆老弟,那纺车你已经做好了吗?能不能让我看看?”

沈明远激动得问道。

李云帆笑着摇了摇头:“做是做好了,但现在怕是没法让老哥你看了。我已将那纺车拆成零件,然后找木匠帮忙照样子打造了。”

一听到这里,沈明远顿时着急了:“哎呀,云帆兄弟,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你让那些木匠打造,回头他们自己拼一拼,岂不是就能将这纺车仿造出来?”

“那样的话,这纺车的秘密可就泄露了啊!”

李云帆说道:“放心吧,我将那些零件分成了三份,分别找三个木匠打造。”

沈明远仍旧有些不放心。

他开口说道:“三个木匠太少了!我觉得还是多找几个人做吧。一来保险点,二来这做起来也快!”

“你若是人手不够,我差喜子去帮你忙。至于说你要的纺织工人一事,我会在我族人中帮你找的!我保证她们不会泄露半点关于纺车的秘密。”

李云帆点了点头:“那就多谢沈老哥了!等纺车到位,我送你一个,你慢慢研究。”

“不用!不用!”沈明远连连拒绝,他生怕李云帆会因此心生误会。

“我就是好奇,想见识一番。待那纺车做好了,我去你那看看就可以了。对了,你既然准备做这织造生意,那蚕茧必不可少。我这里常年也卖这玩意儿……”

李云帆点了点头:“那就先从老哥这里进了!一个月就按照六万斤的量拿吧!”

果然!李云帆没有吹牛。光是这蚕茧,一次就拿了冯安五个月的量。

不过沈明远也没有准备这么多的货,于是他表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帮李云帆收齐这六万斤蚕茧。

接着,沈明远唤来喜子,让他这段时间帮李云帆处理一些琐事。

出了沈府,李云帆带着喜子找到了李二牛。

听说李二牛已经将那些零件分别交到了三个木匠手中,并开始让人着手仿造了,喜子连忙跟着李二牛一起,重新找到那三个木匠。

再将那些零件抽走一大半,打乱后分成五份。

喜子又找了五个木匠分别制作。

这下八个木匠一起开工,他们各自手中的零件,都是散乱、无法拼凑成整体的。

即便这些木匠再天赋异禀,也不用担心纺车泄密的事儿了。

而且这做工效率提高了不知一倍!李云帆估摸着,最多十来天,这些纺车零件就能全部做好。

李云帆本想在安平等些日子呢。

结果李功来和阿力二人从李家庄找到了县城,告诉李云帆新砖窑和玻璃窑全都搞好了。

第一批砖已经烧制成功了,那玻璃厂烧出来的玻璃也几近透明!

他们来找李云帆询问接下来的要做什么。

李云帆直接带着李功来二人,找到了知县宋普。

听说那砖窑已经可以开始生产了,宋普也非常高兴。

“这段时间,已经有几十个村长过来交地契了!既然你们可以开工了,那就按照顺序……先紧着张店、王村、河东灵的做吧!银子你回头去师爷那边领。”

李云帆点了点头,接着指着阿力道:“以后营造的事,就交给阿力来管了。有什么事,就让阿力与师爷沟通吧?”

“可以!”宋普点了点头,“我回头与师爷交代一声。”

离开县衙,李功来有些小情绪:“云帆哥,为何你不让我管这事儿?我挺喜欢盖房子的啊。”

李云帆笑道:“你要是也去盖房子了,咱们李家庄的安保工作谁来负责?”

“我手底下总要留个可用的人吧?”

李云帆这么一说,李功来顿时不吭声了。

回到李家庄,李云帆去新窑坑那边看了看。

二十多个窑膛,轮流烧制,这产量果然提升了好几倍!

现在一天二十万块砖,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足够李家庄剩余那些没换新居的人用了。

检查完砖窑后,李云帆又来到了玻璃窑。

这才是李云帆最为关心的重点。

因为这关系着他能否兑现承诺、将虞轻眉娶回来的大事。

此时赵瘸子正在玻璃厂监工。

看到李云帆过来,赵瘸子笑着说道:“成了!您看看这些,能用吗?”

赵瘸子指着旁边的材料堆放区。

此时那里已经堆了几十块大小一致、晶莹剔透的玻璃砖。

李云帆上前拿起一块,用手掂了掂重量。

入手冰凉,和冰块一般。

光看这颜色,尽管里边还有些微杂质,但按照当前的水平来说,已经足够好了。

李云帆点了点头,接着举起手中的玻璃砖,狠狠得往地上一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