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藏银子
第一百一十二章 藏银子
青秀原名柳青青。原本是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柳正旗的女儿。
而米茹的来头更大。
她原本姓“芈”!
父亲芈恒更是尊为大晟朝户部尚书。
芈恒与柳正旗当年是同科进士,入朝为官后,关系也一直不错。
后来两家相差两个月、一先一后生了俩闺女。经常在一起讨论育儿经的两家人走得便更近了。
而两个女孩儿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
待到柳青青五岁,柳正旗被调到四川做官。
两家人也从那时分开。
但距离隔不断情谊。
每年回京述职时,柳正旗都会带上妻女,与芈恒一家见面。
永昌八年,乌斯藏叛军作乱。
朝廷派二十万大军镇压,结果兵败。
朝廷损失严重,二十万大军溃散,死的死逃的逃。
更有许多溃兵流落民间沦为匪寇,成为地方治安之患。
事后皇帝震怒,要求追查兵败原因。
一番彻查后,说是运粮调度出现问题,大军粮草补给不及时,使得几十万官军饥一顿饱一顿!根本没有战斗力。
最后再吃了几场败仗,军法官又将战事失利的责任丢给下边的校官。
被抽了几十鞭的校官不愿意了,鼓动自己营房的新兵哗变!
结果引发连锁效应,整个大军都炸营了。
乌斯藏叛军正好在附近扎营。见此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调查结果出来后,便开始追责大小官员。
首先被问责的便是负责粮草调度的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柳正旗。
柳正旗全家被抄,他与夫人被处死。时年十三岁的柳青青也被送到了教坊司。
接着在追责其他官员的时候,许多被搜罗出来的证据,都指向当时的户部尚书芈恒。
有证据显示芈恒贪墨,在粮草调运中指使柳正旗“上下其手”,将军粮以陈换新,搀沙冲数。
二十万大军的粮饷竟被贪了上百万两白银!
于是芈恒也被抄家。
但芈恒能成为户部尚书,多年来也经营了不小的势力网络。
提前得到消息的芈恒,把妻女早早送出尚书府。
最后芈恒被问斩,妻女却不知下落。
……
“其实我娘并没有离开。带我离府的,是我的奶娘。我娘在父亲被抓的当日,便投井自尽了。离开家后,我随奶娘颠沛流离……两年后奶娘病逝,我隐姓埋名、扮作乞儿四处流浪。”
青秀说完,米茹又接过了话题,继续说起她后来的经历。
“最后流浪至朵甘都司一带。乌斯藏叛军扔在作乱不休,朵甘都司许多百姓沦为流民,居无定所。而大晟朝官兵不仅不帮助这些流民安居,反而为了冒领军功,将流民当叛军捉拿……”
“我被抓后,暴露女子身份。好在这几年流浪让我学会装疯扮丑。这才在那些无良官兵手上保全自己。最后他们将我当战俘随便造册,由地方官府分发给本朝适龄未娶的男丁。”
“我才有幸嫁给相公……”
说到这里,米茹脸上也露出一副劫后余生的庆幸表情。
“对了青青,你这些年过的如何?相公刚才为何叫你青秀?”
青秀苦笑道:“我被送到教坊司,当初我还担心这辈子只能沦为玩物了。不想刚入教坊司没多久,便被买走。”
“买我的人正是戏月楼的掌班!我原以为不过是出了虎口又进狼窝。但让我想不到的是,戏月楼并不如我所想的那般不堪!”
说到这里,青秀看向秦霜,然后说道:“霜姐,小茹姐与我如同家人。咱们的事,可以说吗?”
秦霜点了点头,自嘲一笑道:“说吧!如今咱们的情况你也清楚,想要维持下去,以后还得多找像李公子这样的贵人相助。说给李公子知道,以后李公子说不定可怜咱们,帮咱们的时候也能多用些心思。”
嗯?
李云帆一脸蒙圈。
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而得到秦霜的许可,青秀继续说道:“戏月楼这些年一直与教坊司有往来。明面上,戏月楼从教坊司买来一些年轻女子回去自己培养,实际上是在暗中帮这些身世可怜的女子。”
“那些女子被买回去后,表面上会接受戏月楼的调 教,学习技艺。但一般过不几年,那些女子要么被传身染恶疾病死,要么就是不服管教被打死。”
“总之死因有许多。但因为身份低微,加之戏月楼年年都给官府送银子,前来验尸的仵作也就不会太认真。草草看一眼便算。”
“实际上这些女子都是通过假死脱身。掌班再买个假身份,她们便可以换个地方重新开启新的人生!”
还有这种事?
李云帆听到这里,再看秦霜的眼神,就变得有些意外了。
“将我买回来的梁妈妈前两年病逝,戏月楼被霜姐接管。她也继续做着梁妈妈生前做的事。但这事情说着简单,前前后后需要打点的关系太多,花销甚巨。”
“这两年戏月楼入不敷出,霜姐劳心劳神日益辛苦。我不忍心霜姐一个人扛这么重的担子,便主动要求留在戏月楼,帮她分担。后来梳拢当日遇到了老爷……”
“之后沈掌柜为我赎身,将我送给老爷。我怎么也没想到,缘分竟是如此奇妙,我敬重的老爷,竟然成了姐夫!”
说到这里,青秀也忍不住笑了笑。
关于青秀和李云帆之间的事,李云帆已经和米茹详细解释过了。
因此米茹也知道,二人之间并未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关系。
原本就没生气的米茹,现在得知青秀的真正身份后,就更不会生气了。
她拉着青秀的手,一脸心疼的说道:“以后便过来和姐一起吧。相公可有本事了,以后咱们再也不会过苦日子了。”
青秀眼泪又流出来了。
李云帆眼见这苦情姐妹又要掉泪,他连忙对秦霜说道:“想不到秦掌班也是侠义之士。李某佩服!”
秦霜连忙回礼道:“李公子言重了,我不过是为了报恩罢了。当年若不是梁妈妈从火坑中将我带到戏月楼,恐怕我的命运,也不会比那些娼寮中的女子好多少。”
“对了,刚才米茹姑娘说起往事,我也想起一事来!梁妈妈生前与我聊天时曾提起,她与教坊司的奉銮知事相熟。”
“那奉銮知事经常与梁妈妈说些宫廷秘事。他就说过当年宫里锦衣卫查抄户部尚书芈大人家产的事情。据说当时锦衣卫翻遍了尚书府所有角落,最后搜出的银两不过五百两。”
“而传说中户部尚书贪墨的一百万两白银,根本连影子都没见!”
“所以……”李云帆看向米茹问道,“你爹把银子藏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