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到达幽州
第一百六十一章 到达幽州
幽州下辖七县,每个县都有县令管辖。
在发现蝗灾逐渐严重的时候,幽州知府已经召集七县县令商讨过多次对策,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如今蝗虫越来越多,他们对此都束手无策。
就算再次把七县县令都叫来,还是一样的结果,但知府有令,他们不敢不从,于是,很快七县县令齐聚幽州知府的府衙,再次商讨蝗灾的对策。
幽州府衙正堂内,檀香袅袅,却驱不散众人眉间的阴霾。
幽州知府端坐在首位,指节不断的敲击着黄花梨木的案几,这位幽州知府年近五旬,鬓角已见霜白,一袭靛青色官服衬得面色愈发凝重。
堂下七位县令分列两侧,官袍下摆上都沾着泥土,自从蝗虫灾害发生以来,他们连日奔波在乡野之间。
“诸位。”
幽州知府声音嘶哑,这些时日他也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本就有些花白的头发,今日又新增了许多。
“今日已经是本月,第六次召集诸位商议蝗灾之事,根据线报,平谷县灾情最甚,马县令可有新情况?”
幽州知府话音落下,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坐在右边第三位平谷县的县令身上。
平谷县县令是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但此刻他眼圈发黑,脸上满是疲惫之色,蝗虫最先出现在他的平谷县,所以他所管辖的地区是这七个县里灾情最严重的一个。
“回大人,平谷县已有两成庄稼绝收……下官已经用了所有能用的办法,但效果并不明显。”
平谷县的县令声音低沉,苦笑着说道。
“马县令,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你平谷县就绝收了两成粮食,你这治理蝗灾的手段也太差了些。”
昌平县的县令嗤笑一声,虽然他们同属幽州知府管辖,但平日里他们各县暗自较劲,没少看笑话,他们之间的斗争丝毫不亚于朝堂。
“刘县令有所不知,平谷县最先遭灾,蝗虫数量是其他县的数倍,下官亲眼所见,一亩稻田不过一日时间,就被蝗虫啃食殆尽,扑打的速度完全赶不上他们繁殖的速度。”
平谷县的县令十分不满的看了昌平县的县令一眼。
“够了,本府让你们来,是商讨治理蝗灾的对策的,不是看你们吵架的。”
幽州知府脸色不悦的扫视了一眼,平时他们争吵一番也就算了,现在关键时刻,他们还有心思争吵。
若是任由蝗虫繁殖下去,幽州沦陷,别说他们,他这个知府恐怕也坐不安稳了。
刘县令和马县令闻言,纷纷噤声,其他县令微微低眸,也不敢再看热闹,以防知府把怒气撒在他们的身上。
“这几日,你们可有思考出良策?”
知府强压下心中的怒气,扫视了众人一眼问道。
顿时,大堂内陷入沉寂,没有一人说话,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沙沙声。
幽州知府见七县的县令无一人开口说话,心中大怒,他突然拍案而起,怒声说道:
“难道我幽州七县,要眼看着蝗虫肆虐,坐视百姓颗粒无收?”
“大人息怒!”
年龄最小的密云县赵县令起身献策。
“大人,下官有一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说来听听!”
知府闻言,脸上的怒气稍缓,出声说道。
“下官曾在一本书中看过一个关于蝗虫的策略,我们不妨掘壕设障,阻止蝗虫迁徙之路……”
赵县令的话还未说完,就遭到了其他县令的反驳。
“赵县令读书是好,可曾下过田地?蝗虫能飞跃数丈高墙,区区壕沟有何用?”
一时之间,争论再起,有人提议祭祀蝗神,有人主张加重赋税购粮赈灾,更有人暗示,应该弃卒保帅,先保富庶州县。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来回拉扯,不停地争辩,都认为自己说的有道理,但无一人能真正说出解决蝗虫的对策。
而此时,陈平安等人依然到了幽州城外。
陈平安勒马停在幽州城外三里处的官道上,望着眼前草木上的蝗虫,眉头紧皱。
“看来幽州的蝗灾确实有些严重。”
谢清璃望着眼前的景象,说道。
“报……”
陈平安提前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飞马而来,滚鞍下跪。
“回禀王爷,属下已经打探清楚,幽州七县,蝗虫灾害一日比一日严重,其中属平谷县的最为严重。”
“平谷县最先发生的蝗灾,目前已经出现部分农田绝收的情况。”
陈平安攥紧马鞭,指节微微发白,他从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就已经猜测到了如今的场景,要不然,父皇也不会紧急调他前来。
蝗灾发展迅速,若是幽州的蝗灾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蝗灾必会蔓延到其他州县,若到了那时,就不再是简单的蝗灾,而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危机。
眼下,大乾和突厥的战争一触即发,若是大乾的收成受到蝗灾的影响,不单单是百姓受灾,边关的粮草也会受到莫大的影响。
“传令全军,加速前进!”
陈平安沉声说道。
马蹄声如雷滚动,千名铁骑卷起尘土飞扬,向幽州城疾驰而去。
幽州府衙内,众人还在激烈的争论关于蝗灾的对策,一名衙役匆匆来报。
“大人,朝廷派人来了!”
幽州知府原本脸色阴沉的坐在首位,看着下面那些县令不停的争论。
众人正吵得激烈,听见衙役的回话,全部立刻噤声,齐刷刷将目光转向那名衙役的身上。
“你说的可是真的?可知来的人是谁?”
知府激动的站了起来。
“千真万确,属下回来禀报时,他们已在城外三里之处,来的人是当今九殿下。”
“九殿下?那不就是前段时间陛下刚册封的镇北王吗?”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虽然他们远离京城,但长安城的风吹草动,他们也是都知道的,陛下不是派镇北王前去边境吗?为何会来幽州负责蝗灾之事?
众人心中疑惑,但一时半会又想不出其中的缘由,知府沉思片刻过后,沉声说道:
“传令下去,即刻备马,随本府前去迎接镇北王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