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劈波斩浪,阮氏三雄扬威
花宝燕是个有良知的姑娘,此时此刻,官军的做法和王伦一伙的做法简直成了最为鲜明的对比。
黄安居然连小孩子都下得去手,这还是人吗!
灾民流民那也是人啊,不是随便就能被官府生杀予夺的!
而王伦他们虽然在朝廷眼里是土匪,可他们真的在救人。
花宝燕要是真的射死了王伦,只怕良心不安!
所以,她宁愿不出手,也不愿意违背良心。
“为何不射!再不射,悔之晚矣!”
“智多星”吴用在旁边几乎是跳着脚的吼叫,催促着花宝燕。
而花宝燕则是冷笑一声,“哼,我要是射了,才会后悔!”
而此时所有的流民,已经被早有准备的梁山泊兵马护在了身后,而梁山泊兵马则是一力向前,官军丝毫占不了便宜。
“石将军”石勇眼见着“青面兽”杨志单刀直入,直奔那黄安杀去,便想要来救人,手持长枪上前,从杨志的背后就要刺杀。
“呀!”
但见那“石将军”石勇大喊一声,挺枪便刺,结果人家杨志连头也没回,回身“反背拖刀”,一刀下去,就砍断了石勇手中的长枪,长枪没能完全阻挡住杨志这一刀的力道,直接在石勇的肩膀上也留下了一刀伤疤。
要不是有长枪阻挡了一部分力量,恐怕石勇的一条胳膊就已经保不住了,就是这样,他也被砍倒在地,爬不起来了。
“下次出招不用先喊,人未到声先到,是狗!”
杨志丢下一句杀人诛心的话,随即再度杀向黄安,他和石勇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一刀就能解决掉。
要说“青面兽”杨志的实力,正常人都当他是高手,但是仔细看书的又会觉得,他这“高手”有些缺乏说服力。
原因就是他上梁山之后再原著里战绩太少,基本上属于八骠骑里面战绩很少的人,就比穆弘强点儿。
但杨志的实力大家依旧认为不低,而且全能。
和高手对战的战绩,杨志有很多,最初登场之时,杨志要去东京谋求复职,恰好路经梁山泊,遇到林冲,二人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这一场是步战,林冲也不是低级战力,但是后世很多人说林冲善于用枪而不善于用刀,就说这场战斗没有说服力。
后来到了大名府,杨志比枪、斗箭,连败副牌军周谨,“急先锋”索超又出场与杨志比武,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杨志又展现了高超的箭术。
后来丢了生辰纲,曹正建议他到青州二龙山入伙,他前去二龙山,途中又遇到“花和尚”鲁智深,步战大战一场,不分胜负,鲁智深在全书步战里面数一数二,杨志步战能够挡住此人,也证明了步战实力不凡。
然后就是三山聚义打青州,杨志与鲁智深、武松一同前去救援,并与“双鞭”呼延灼大战四十余合,不分胜败,这回是马战。
自此之后,杨志上了梁山,结果他几乎所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都是在上梁山之前打出来的,上梁山之后就像是出工不出力一样,不干活,本事不小,展现出来的却并不多。
唯一上梁山之后的战绩,一次是两赢童贯时,杨志在九宫八卦阵中镇守西北乾位,并斩杀许州兵马都监李明。
另一次则是征讨田虎时,杨志随卢俊义攻晋宁,斩杀伪统制秦英。
结果到了征讨方腊时,杨志刚刚渡过长江,便因患病被寄留在丹徒县,未能继续随军征战,随后就病逝,葬于丹徒县山园,追封忠武郎了,倒霉得很。
由于杨志后期战绩的乏力,很多人都认为,八骠骑之中,杨志的综合实力排第二,不仅枪法如神,而且箭法出类拔萃,朱仝、徐宁、索超、史进、穆弘,这五人都不会射箭,或者没有表现过箭术;张清石子虽然百发百中,但射程不如弓箭,而且论武艺,张清绝对不是杨志对手,所以在八骠之中,花荣第一,杨志第二。
实际上杨志的武力值还是被低估了,他根本不逊色于五虎级别的将领,真让花荣打杨志,不放暗箭的情况下花荣也不可能赢得了杨志。
眼下杨志手中钢刀左劈右砍,如入无人之境,官军根本就挡不住他,让杨志直接冲到了黄安面前。
可以说,在《水浒传》原著里面,应该是没有人见识过“青面兽”杨志全力以赴的战斗,甚至没有人见过他暴怒情况下的出手。
但是今天人们就可以见到了。
黄安对小孩子下手的行为,完全惹恼了“青面兽”杨志。
杨志奉行的行为准则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杀孩子就属于有所不为里面的。
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都能随便下杀手,这不是让,是畜生!
“杀!”
杨志的家传宝刀寒光弄影,晃得黄安眼睛生疼,不过他到底是个专业军官出身,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抓起一杆朴刀就挡住了杨志的家传宝刀。
而暴怒状态下的杨志一刀快过一刀,根本不留手了,杨家将家传刀法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刀光如雪,两道人影在烟尘中绞作一团。
杨志连连挥刀,砍得黄安虎口崩裂,掌心黏腻的血水顺着刀柄往下淌。
杨志的刀锋第七次劈在朴刀上,那柄朴刀已经满是缺口,在碰撞之中发出金铁哀鸣之声,黄安踉跄着倒退三步,背后突然撞上一块儿大石头,这才惊觉已退无可退。
"受死吧!"
杨志青面狰狞,刀势忽如暴雨倾泻,黄安仓皇横刀相迎,金铁交鸣声中,朴刀竟被生生劈成两截。
半截刀刃打着旋儿扎进泥地,嗡嗡震颤。
杨志刀锋微转,手中宝刀斜撩而起,黄安嘶吼着抽出腰间的手刀格挡,刀刃应声而断的刹那,他猛然抓过旁边的那一个木盾抵挡。
结果刀光过处,三层牛皮包裹的硬木盾牌如豆腐般裂成两半。
"杀杀杀!"
杨志放声大喊,黄安瞳孔骤缩,那柄追魂夺魄的宝刀分明已到面前三寸。
杨志握刀的右手却突然松开,刀柄在半空划出冷月弧光,被左手稳稳接住的瞬间,刀刃竟诡异地从下三路反撩而上。
“嗤——”
血线自黄安喉间浮现。他茫然抬手去摸,指尖触到颈间温热时,视线突然天旋地转。
最后的画面是杨志左手提刀而立,鲜血纹在战袍上猎猎如活,而自己无头的躯体正缓缓跪倒在血泊中。
远处观战的“智多星”吴用手中羽扇"啪嗒"落地。
他分明看见,杨志转身换手的刹那,刀锋竟在阳光下折射出七重幻影,待要细看时,黄安的首级已然滚到乱石堆中,怒目圆睁的面上还凝固着难以置信的神情。
主将居然就这么战死了!
完了,全完了!
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啊,眼见着黄安死了,济州府官军的士气已经跌落至了海平面以下。
“追!”
“豹子头”林冲翻身上马,手持丈八蛇矛,带着几十个骑兵准备冲上去追杀已经开始溃败逃窜的官军。
“快撤!快撤!”
“智多星”吴用也抓起了自己带着的两条铜链,现在这个状态,自己都得保护自己了,败军之际,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吧!
而在另一边的水泊上,官军的另一路兵马也在向着水泊上行驶,正是那济州捕盗官何涛带着的的“托塔天王”晁盖,“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三个人和几百官军。
按照之前“智多星”吴用的传信,梁山泊的水军已经被吴用他给策反了,水军不会防守,会放他们直接过湖,杀上梁山,断了匪徒们的后路。
现在在他们看来,也果真如此,茫茫水泊之上,并没有出现拦截的船只,简直是一马平川。
但,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就要来了!
浑浊的湖水上突然翻涌起无数气泡,数十支弩箭破水而出,带着刺耳的尖啸钉入官军船板。
正扶着船舷瞭望的济州兵还未及惨叫,“活阎罗”阮小七从水下甩出的三棱标枪已贯穿其咽喉,血雾喷溅在济州府官军是军旗上。
何涛惊觉脚下战船剧烈震颤,只见左侧船舷冒出十几个湿漉漉的人头——“立地太岁”阮小二口中钢刀寒光暴起,反手劈断三条挠钩,身后阮氏水军齐声呼哨,上百支带倒钩的渔叉如蝗群般扎进官兵阵列!
一时间惨叫声迭起,原本就没有什么防备的官军在此时此刻一个个都成了活靶子。
何涛已经来不及去想,为什么说好的梁山泊水军投诚,却还有人来阻拦了,只能先进行指挥。
"水下有埋伏!"
何涛嘶声怒吼,手中令旗疯狂舞动:"会水的都给我下去拼杀!杀敌有赏!"
在何涛的强行命令之下,三十余名会水性的赤膊官兵扑通入水,却在潜入的刹那被渔网兜头罩住。
“短命二郎”阮小五狞笑着从芦苇丛中钻出,手中的铁锤精准敲碎落水者的膝盖骨,鲜血顷刻染红湖面,还有凿船的手段刚刚他们没有使用呢。
三个官兵刚挣脱渔网,忽见水下寒芒连闪——“立地太岁”阮小二双腿绞住桅杆基座,左手分水刺扎穿一人脚心,右手剜心刀已抹过另一人喉管!
水面上激战正烈,对岸梁山泊那边却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
震耳欲聋的爆响撕裂长空,“轰天雷”凌振立在对岸的港口之上,扯开炮衣,三尺长的青铜风火炮管在阳光下泛着幽光。
这是他加入梁山泊之后所制造出来的第一门大炮,还没有实验,今天正好参战,看看效果如何。
造大炮这可是一个非常费工夫的事情,不过既然已经能够成功的造了一门大炮出来,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托塔天王”晁盖惊见对岸炮口火星迸射,刚要张口示警,开花弹已裹着硝烟撕裂了一旁"插翅虎"雷横的座船。
“哎呀!”
飞溅的木屑中,“插翅虎”雷横的坐船被气浪掀开,直接四分五裂,他和船上的十一二个士兵全都被炸飞了出去。
这也得亏是在水里,要是陆地上,摔都摔死了!
“插翅虎”雷横踉跄跌入水面的刹那,四条带倒刺的挠钩已锁住他的四肢——“活阎罗”阮小七双脚不停踩水,好似踩着浪头跃起,牛皮绳在雷横脖颈绕了三圈狠命一拽,这彪形大汉登时如落网之鱼被“活阎罗”吞下去拖向芦苇深处。
“啊?他们还有大炮!”
“美髯公”朱仝不可置信的喊了起来。
看见炮弹直接摧毁了一艘船,何涛的战意已经全无,生怕下一个挨上炮弹的就是自己。
"撤!快撤!"
何涛的嘶吼带着哭腔,指挥着兵马向后划船,要是跑得快,逃出了大炮的射程,还有活路!
但他却见退路上,足有百条蚱蜢舟从芦苇荡中蜂拥而出,已经堵住了来路。
阴谋!这是个阴谋,什么梁山泊水军投诚,这是早有预谋,早就埋伏好了的!
“托塔天王”晁盖挥动钢刀劈开两道水幕,座船刚调转船头,船底突然传来密集的凿击声,不知道水战战法的他还不清楚水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而“美髯公”朱仝明白是怎么回事,气得长须倒竖,朴刀劈向水面厉喝:"鼠辈安敢!"
刀锋入水的刹那,“立地太岁”阮小二如鳄鱼般蹿出,铁钳般的五指扣住刀背猛拽——“美髯公”朱仝连人带刀栽进波涛,“短命二郎”阮小五立即甩出浸油的棕绳,将呛水的“美髯公”朱仝捆成粽子拖向浅滩。
"轰!"
第二发炮弹带着刺目火光贯入何涛大船,插着红旗的船楼在爆炸中化作万千燃烧的碎片。
何涛最后的视野里,自己的下半身正与半截焦黑的令旗一同坠向湖底,他被这一炮直接给炸成了两截!
而阮氏三雄的渔歌已在四面响起:"爷爷生在天地间呐——"
燃烧的残骸缓缓沉没,咕嘟冒起的气泡中,几缕猩红浮上水面,济州府水军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