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门房顶罪,谣言四起

“沈家小姐,这话……是何意?”

他挠了挠耳朵,沈家小姐的话他咋听不懂?

这些字分开他认识,连起来……他不懂。

若就此答应了万老爷的条件,那他娘跟幼弟……

他连忙摇了摇头,打算拒绝珞宝。

不等他开口,珞宝便将先前大伯跟二伯得知万府书房动静得时候所分析的话,避重就轻的告知张文英。

“文英叔,你看啊……万家想让你去大牢之中顶罪。”

“可这事儿可大可小……”

“你说呢?”

她笑着同张文英说道,有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张文英听了珞宝的话,觉着这小娃娃忒聪明了。

看着古灵精怪的,说出来的话也头头是道。

竟莫名的让人想要信服。

“沈小姐这话说得倒也没错,待文英回去考虑一二。”

说着,他同珞宝弯腰行了个抱拳礼,看着小身影远去的身影,笑着摇摇头,转身往家中去了。

他本身便要去找沈家人求助,不想因万家的错,白白丢了自个的性命,没想到竟在此碰到了沈小姐。

站在家门口,看着院子之中帮着老娘干活的幼弟,里头一片温馨。

他心中好似有了答案……

再说珞宝,从小巷上了马车,磨着秦嬷嬷在县城西街绕了一大圈,买了好些东西,才往玉泉村走。

玉泉村沈家,院子之中除了沈大伯母被沈老四带到山上继续挖土豆,剩下的都在等着珞宝回来。

“奶,娘,大伯二伯,二伯母,窝回来啦~”

珞宝抱着怀里抱着一堆东西,蹦蹦跳跳的往院子里头跑。

身后跟着的秦嬷嬷,也是左一包,右一包。

“哎呦,我乖孙回来了!”

“热不热?奶往井里放了点荔枝,快来。”

沈老太瞧见珞宝的身影,忙上前将她怀里的东西接过给了二儿媳,将珞宝领到桌子旁边,心疼的给小孙女擦着额头上的汗。

“不热呀!”

“秦嬷嬷一路上都拿竹扇给我吹风咧。”

珞宝笑着同老太太耍宝道。

众人听了这话,心中对秦嬷嬷全是感激。

沈老太更是把荔枝抓了一大把,不要钱的往秦嬷嬷怀里塞。

秦嬷嬷见状,也同样笑的开怀。

沈家小院一片和谐。

“珞宝,大伯交代你的话,可都告知万府那个门房了?”

沈大伯等老太太跟沈氏稀罕完小崽儿,这才询问道。

珞宝鼓着腮帮子,点了点头,沈老太手上扒荔枝得动作,就没停过。

小崽崽跟仓鼠一样的动作,实在可爱。

她将荔枝咽下,才开口同大伯说:“大伯,泥放心,我都带到了。”

“只是……那文英叔叔说他要考虑一二。”

“好像不太信我的样子。”

她歪着小脑袋,询问大伯。

沈大伯闻言,宠溺的摸了摸珞宝的头。

“路摆在他面前,走不走,就看他自己了。”

“我们但求问心无愧便好。”

珞宝闻言,小眉头微皱。

听不懂……

沈二伯并未插嘴,直到珞宝跟大哥将事情说完,猛地一掌拍在石桌上。

“嘶……,哎呦,哎呦。”

一激动,忘了底下是石桌了,不是屋里的木桌。

沈二伯疼的直甩手,沈二伯母见状,没好气的骂道:“也不看着点,得亏没用太大劲,不然这桌子都得让你拍成碎块不可。”

沈二伯闻言,身上的痛都比不过心里的痛。

本以为,夫人会事先关心他的手,谁料,她关心的是那个破桌子!

他轻咳一声,没有理会自家夫人的骂骂咧咧。

微微正了正身子,同大哥批判道:“太坏了。”

“这个万府没有一个好鸟,从小到老,一个比一个黑心眼的!”

“太坏了!”

“那管家平日里没少帮着万老二做恶,咋不让他顶罪!”

万家,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珞宝坐在奶跟娘中间,听见二伯的怒吼,吓得往后躲了躲。

二伯是家里最温润的,今个儿当真是被气狠了。

沈老太抬手就照着沈二伯后脑勺赏了一巴掌。

“你小点声,再把我们乖宝给吓着!”

沈二伯吃痛的捂着后脑勺。

“娘,您这是二次伤害啊!”

“疼死我了!”

沈老太闻言,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胡说!”

“方才那一下可不是我让你拍桌子的。”

“可别啥都往我身上赖!”

沈二伯嘿嘿一笑。

沈二伯母不知啥时候进的灶屋,这会儿正端着菜往这边走。

“行了,别贫了!”

“赶紧去拿筷子拿碗,洗手吃饭了!”

沈二伯闻言,不再纠结万府如何,一个鲤鱼打挺,便跑去灶屋之中。

“哇!这个红烧鲤鱼,太好吃啦!”

“窝觉得唔能次下一整条!”

珞宝乖乖的坐在沈氏身旁,等着娘把鱼刺挑干净。

“你别说,二弟妹炖鱼确实香!”

“香的想把舌头一块吞下去。”

沈大伯也跟着附和道。

沈二伯母听了这话,十分开心。

珞宝足足吃了两小碗米饭,还想要吃鱼,在沈氏的极力阻拦之下,下桌了。

“要下雨了哇。”

珞宝瞧着外头的天色,与奶跟四伯说道。

沈四伯闻言,忙跑到库房之中东翻西找。

“得赶紧把这些土豆跟荔枝都盖上,让雨一淋啥都白费了。”

众人听了这话,赶忙到院子之中帮忙。

这些都是要送到前线的,可不能出事!

沈家众人将院子里的东西全部遮完,已经是半个时辰后的事儿。

微风徐徐而来,细雨绵绵而来。

“这雨下的好哇。”

沈老四光着膀子在院子里头淋雨,笑呵呵的同大哥二哥说道。

次日,沈家众人又一次出现在县衙的公堂之上。

百姓们又再一次围满了县衙的大门。

“这万府真是太恶心了,竟派一个门房出来顶罪!”

“就是!不得了不得了了!”

百姓们指着万府管家议论纷纷。

万府管家听了百姓们的话,并未放在心上。

殊不知,县城之中关于万家的丰功伟绩,早就谣言四起。

茶楼之中的说书先生,更是把万府火烧沈家派门房顶罪的故事,编的精彩绝伦。

而这一切,离不开沈家、杜家的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