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北松国要倒大霉了!
杜县令听了听风这话,思虑一番,便将那份名单抄录一份,小心翼翼的给了听风。
“这位大人,您可得拿好了,这份名单对咱们大晋十分重要啊。”
“这里头掌握了所有的北松暗探的窝点。”杜县令心里头始终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
他不也不晓得靖王爷要这份名单有何用,若靖王爷当真出手,将那些暗探的窝点全都料理了还好,若靖王爷仅仅是将这东西拿到手,无动于衷。
等靖王爷离开周县,那伙人闻风而动,又该如何是好?
想到此处,他心中便决定,明日便到县衙之中,暗自将周县的兵力调整一番,无论靖王爷是否出手,他都要想法保住周县父老乡亲的性命!
听风接过杜县令递来的名单,快速的扫了一眼,便塞进了胸襟之中。
“杜县令,你是个知晓为民着想的父母官,皇上跟王爷不会亏待你的。”
说罢,听风听竹对杜县令抱拳行了礼,便闪身离去了。
独留下杜县令一人坐在书房之中,瞧见两人无声的来,又无声的走,哪里抓得住人影?
“不愧是靖王爷培养的人啊!”
他连连点头赞赏道,心中难以掩盖的对靖王爷有所崇拜。
此事由靖王爷接手,他便了却了一桩心事,也可以回去睡个好觉了。
谁料,他刚走出书房转身关门的时候,一支冷箭便射向了他手边,插在了书房的门框上,若是这箭再偏左一分,他便当场毙命。
杜县令猛地一转头,便锁定了那杀手的位置。
“尔等宵小之辈,为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只敢在背地里躲着行刺,像极了那阴沟里的老鼠!”
“来人啊,把他们给本官拿下!”
杜县令一声令下,周围便涌出了四队小兵,按照主子指的方向,追了去。
那死士见刺杀县令没得逞,便转眼消失不见。
“大人,那刺客跑的太快,小的们没有抓到!”
“大人,东边没有发现那刺客的身影!”
下面的属下回来跟杜县令汇报。
杜县令闻言,冷哼一声道:“这伙人定是有备而来!”
“你们速速将我县的四个城门封锁,不放过一个苍蝇!”
“凡是入城的百姓都要查验,若发现嫌疑者,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万!”
“胆敢到我县令府中行刺,那便要做好必死的准备!”
他眼睛迸发出一丝杀意,先前看见那冷箭之时,他心中闪过一丝惊慌,但想到靖王爷人就在周县,那还有啥怕的?
干!
县令府的侍卫领了命,便按照县令爷所说的那般,分布在四处,还有穿着普通百姓服饰,游走在各个大街的。
这一夜,注定无法平静。
“县令爷如此大惊小怪作甚?人,这不是给您抓到了吗?”
听风听竹去而复返,手中拎着一个黑衣人,不顾死活的从高处摔到地上,溅起一地尘灰。
这次杜县令倒是学聪明了,在听风听竹将人扔下来的一刹那,飞速往后退了两步。
那人被扔到地上,众人只听见嘎吱一声,好像肋骨被听风给摔断了。
杜县令看了看地上的黑衣人,先是给听风听竹二人行了个礼:“二位,可还有何指示?咋中途又返回来了呢?”
他不解得看着两人,实在想不通。
难道是靖王爷发觉了什么?
听风闻言,并未开口,倒是听竹,耐心的回答了杜县令的这一问题。
“嗨,杜县令您若是想感谢,那便感谢我家王爷吧,我们出来的时候王爷便料到那伙人今日应该还会动手。”
“这不,我们哥俩离开后,在院子前面的那棵树上待了会,恰巧赌着这人,便给您送来了。”
“您啊,可得将他关好了。”
说罢,两人身影一闪,便离去了。
杜县令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心中感激不已。
“来人,将这日关进大牢,严加看管!”
说罢,他甩了甩袖子便回了院子之中。
听风听竹骑马出了城门。
“杜县令方才几次三番提到西边的矿场,总感觉这矿场里头有什么大人物,不简单呐。”
“听风,要不咱们来个夜探矿场?万一那北松国暗探的头目便藏在那矿场之中呢?”听竹思虑一番,与听风商量道。
听风闻言,一脸严肃的对听竹摇了摇头。
“别了吧,咱们还是早些回去给主子复命吧。”
“北松国暗探一事,事关重大。”
“再说了,咱们在那矿场潜伏了那么多时日,除了那几个已经被抓了的可疑人员,并无其他可疑人员了。”
听风想到他俩从沈家出来时,主子的叮嘱,连忙拦住了听竹下一步行动。
听竹闻言,觉得这话也不无道理。
两人快马加鞭回到村子之中,怕扰了众人休息,两人并未进入西厢,而是在房顶坐了一个时辰之久。
直到两人亲眼瞧见沈家众人,连带着小珞宝都被抱走一同到镇上摆摊,这才趁着沈家大伯不注意的时候,闪身入了西厢。
顾安瞧见两人,像是意料之内。
“如何了?”
听风闻言,立刻将那份名单给了他。
“主子,这是昨日杜县令亲自给属下的,这里面是北松国在我们大晋所有地方得窝点名单,而且……”
他小心翼翼的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动静,生怕隔墙有耳,趴在顾安耳朵边,小心翼翼的将前些日子以及昨晚的事儿,用最简短的语言,告知顾安。
顾安闻言,手中揣摩着那份名单,嘴角始终勾着一抹笑。
“北松国……好的很呐”
说罢,他眼神之中带着一丝很久不曾出现的嗜血,不过,转瞬间便收敛了。
听风这人十分敏感,自是捕捉到了主子眼中得那抹怒意。
北松国这次是要倒大霉了。
王爷一怒之下,说不定能将他们灭国也不一定………
想想都觉得兴奋!
“听风,务必快马加鞭亲自将信送到那位手里。”
片刻后,顾安将亲笔写的两封信给了听风。
听风领命后,不敢耽搁,出了沈家,一路往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