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三五林场2

从三五林场下了路口就是林场的内部路,开车差不多三四分钟的时间,就能看到林场的办公区和住宿区,单单是那片家属院就占地上百亩。

林场辉煌的时候曾经有上千名工人,但是现在却只剩下一百多人,那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家属院,如今看上去有些破败。

即便是林场的办公大楼也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如今也留下了岁月的斑驳。

内部路到了办公区里许就分成了两条路,其中一条通向办公区,另一条则是直接通向山林之间,不过在这条路上有一个检查站,外出运木头的车辆要在这里检查。

上万亩的三五林场地形复杂,绝对是最好处理一些见不得人事情的地方。

我和寇海涛商量过,到了三五林场之后我们兵分两路,寇海涛负责去和林场的领导见面请求协助,而我则带着省厅的两个民警去检查站询问。

即便是高队一家人真的被人害了或者是关起来了,也不可能在人多眼杂的办公区,毕竟那里一百多号人,即便是绑架高辉一家人的人精通催眠术,也不可能控制上百人。

所以重点还是我这边的检查站,因为从这里进去就是上万亩的山林,山头就有几十个浓密的树林可以遮掩很多事情。

检查站平时只有三个人值班,而且都是林场快退休的工人,上了年纪干不动力气活了,就在这里等待着退休,所以说检查站是个养老的地方。

检查站二男一女,都是六十多岁的老头老太,不过常年干活精神还挺健硕,看见有警车来了,都主动从检查站走出来。

下车之后我只是打量了一下这三位大爷大娘,便朝着其中一个看上去有些领导气息的大爷迎了上去,然后介绍自己说是省厅过来查案的。

省厅的两位民警很会看眼色,赶忙将警官证亮了出来,打消了三位大爷大娘所有的怀疑。

“昨天下午谁值班?”我要找到昨天下午四点多时候的值班人员。

让我没想到的是,话音才落下那个班长就站了出来:“昨天下午就是我们值班,你们来是为了那两辆箱货吧?”

“你怎么知道是为了箱货?”班长的直率让我心中一震,目光瞬间锐利了起来。

班长老大爷耸了耸肩,只是呵呵的笑着:“我们这里很少有外人来,这些天也只有昨天来了外人,而且一下子就是两辆箱货,我就说有问题吧。”

林场相对闭塞,每年只有秋季的时候才会有外来车辆拉木头,而且都是平板大货车,这种箱货可能几年都见不到,一下子还来了两辆。

班长老大爷很健谈,没等我问竟然又说了起来:“那两辆都是挖机司机张晓东领进去的。”

果然天底下没有傻子,老大爷看到我们就能猜出这么多,看来对箱货记忆很深,既然是张晓东领进去的,那么他就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

当即我就给寇海涛打了电话,让他找到张晓东,凭着挖机司机就不会太难找。

不说寇海涛找到张晓东,我和班长老大爷聊了一会,就说进山去检查一下。

老大爷是个热心肠,说什么也要领着我们进山,毕竟山里的土路七拐八拐的,很容易在里面迷路,有这么一个熟悉道路的人领着,就不会走错路了。

我询问老大爷,山里面有没有可以藏人的地方,老大爷告诉我山里一共有六处工人歇脚的地方,勉强可以住人,如今的时节不怎么进山,所以都是半闲置的状态。

一开始我还觉得老大爷过于热情,但是进山之后还真有些傻眼,山里的土路横一条竖一条的,岔路口多得很,而且土路大都相连,毕竟需要去每座山上拉木头。

有了大爷领路,我们就能将每一座山头转过来,路上大爷还告诉我们,昨天张晓东开着挖掘机进了山,然后出来领箱货进的山,他昨天就觉得有问题。

张晓东说是送肥料的,但是现在八月的天气,杂草覆盖了山林,这时候送肥料来,很不合常理,谁都知道夏天的肥料不好存放。

“我就说张晓东这小子没干好事……”老大爷差点就直接给张晓东定罪,好在没有絮叨下去,指了指车外:“要想知道张晓东这小子干了啥,就跟着挖机的轮印找过去就行。”

前几天省城下了一场雨,虽然雨水不大,但是也湿透了土路地面,人走起来无所谓,但是履带式挖机走过去就会留下很明显的痕迹。

老大爷的话很有道理,沿着挖机的痕迹走下去,拐了好几个弯就到了一处山林前。

“警察同志,你们看张晓东上过山……”挖记的痕迹一直延伸到了几十米高的一座小山上,在杂草丛生的山林里能看见很明显的压痕。

警车不能再开上去,我们就只能步行上山,很快就到了压痕的末端,而这里有两个新堆起来的土包。

土包不小,一个差不多有五六米大小,差不多一米半的高度,绝对是昨天才挖出来的,泥土都还有些潮湿。

看到土包的那一瞬间,我莫名的有种不太好的预感,因为这么大的土包足够将一台车掩埋起来,而且从土包上的一些泥块看得出来,土包是深挖出来形成的。

不单是我想到了,就连杨茉莉第一时间都察觉到了不对劲,声音都带着颤抖:“小晨,你快让寇海涛把挖机带过来,我总觉得……”

根本不用杨茉莉解释,我立刻就给寇海涛打了电话,还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知道消息的寇海涛一点都不敢耽搁,第一时间就带着张晓东开着挖机,沿着挖机留下的痕迹一路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我看到那个张晓东的时候,张晓东一张脸煞白,眼中都是惶恐,比起寇海涛还要焦躁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