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击鼓鸣冤
一个月十两银子,这分明就是变相的打劫!
“各位,这保护费要交也不是不行,但能确保我燕之坊安稳无忧吗?”
如果真的能有保障,这十两银子也可以交,可明显这些人并没有这个本事。
就是几个混混充当打手罢了,若真是遇上什么权贵,怕是跑得比谁都快。
面对连莫的疑问,领头之人倒是笑了,几乎拍着胸脯保证,“那是自然!你也不去打听打听,整个鲤街,都是我赵本玉罩着!”
真是好大的的口气。
连莫也只是笑笑,便回头去拿银子,十两一锭的银子,那可是相当可观的。
看到连莫乖乖的拿出银子来,如此识趣也便没多说什么,“算你识相。”
简单四个字,就好像真把自己当成这里的守护神了。
在这个地方开店,连莫怎么可能没有做过调研。
因为一开始没有生意,所以这些人不来闹事。
当看到生意一下子好起来后,就立马跳出来收取保护费,无非就是想讹诈一些钱财。
他们都不过是一些小喽啰,跟官府串通一气,捞点油水罢了。
真正的敌人可不是这些人,而是万城县的商会。
连莫的到来肯定动了一些人的蛋糕,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更不会跟这些人一样,要些银子就算了。
当第二天摆出来的商品再一次的一售而空时,那些人坐不住了。
一群人挤在燕之坊这小小的地盘,一脸愤恨的看着连莫,“你在这里开店铺,可有正规的手续?”
据说在万城县开铺子,都需要加入商会,有了商会成员的资格,才能在这里开铺子。
其实也不全然是这样,只要不动到他们这些大人物的利益,就算你开了铺子,也没有人会在意。
可偏偏连莫作为新来的,一下子做出这么好的成绩,让万城县以胭脂水粉为业的百年老店丢了面子,这才引起关注。
落水阁,乃万城县最为畅销的胭脂铺。
因为有百年历史,所以成为大家首选。
而落水阁的掌柜的,正是杨利生,也是商会的重要组成。
“自然是有的。”要开店,肯定是需要许可证的,这无论在哪里都不例外。
在明白要开这家燕之坊的时候,连莫就第一时间去了衙门办手续。
当然,为了办成这个手续,也花了一些银子打通关系。
照理说,他们商会跟衙门本就通气,不应该不知道才是。
但瞧着杨利生的模样,好像真不知道她办过这些证件。
“你这个是假的!”
连莫无语,她这个章是亲自去衙门,看着里面的人现场盖的,怎么可能有假?
他们真是为了不让她开店,开始口出狂言,把真的说成假的了。
“杨掌柜,你且好生看清楚了,我这可是县衙官印,如假包换!”
想要把她的燕之坊以不合规赶走,真是好低级的手段!
“这就是假的,我有没有说错,你找人看看不就知道了?”
杨利生嘴角微微勾起,一脸小人得志的做派。
看来,他是有十足的把握,这里所有人都会向着他说话。
跟这些人废什么口舌,直接不予理会不就好了?
如此想着,连莫直接把证件收起来好生放着,也不给他们其他脸色。
也正是因为她的动作,让围观的人们都纷纷议论起来,“这都不让看,该不会是真的假的吧?”
“是啊,如果是真的话,那干嘛不让大伙儿都看清楚?”
“我看八成是假的!这伪造文书可是杀头的罪名!”
“……”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瞬间把连莫定了罪,认定是她伪造文书。
真是可笑,商会的这些人平常都打压他们,这种时候居然还帮着商会说话,难道不懂的趁此机会反抗才对嘛?
“我这个文书是真是假,直接去县衙找县令问个清楚明白不就好了?”
她搞的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而且很优雅的给他们倒了茶水,“不过你们来我店里了,不如先喝杯茶,然后我们一起去问个清楚明白?”
因为连莫的态度,让这些人都不敢再说些什么。
他们虽然有县令罩着,可那毕竟都是私底下的事,如果真的让连莫搞到人尽皆知,一定会令整个万城县乱成一锅粥。
“好,去就去!”
杨利生这个糊涂蛋,别人都差点要带着他回去了,偏偏他要做这个出头鸟。
既然有人开了这个口,那么县衙是非去不可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的,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明明只要半个时辰就能到达的路程,硬生生拖到了一个时辰。
县衙门口,左右各一守门官兵,他们望向连莫等人一脸的疑惑,“你们前来县衙所为何事?”
“回官爷的话,他们怀疑我之前在这里办的文书是假的,所以特意前来求证,还望你们通报一声。”
当然这个通报是不可能通报的,里面的县太爷估计也会躲着不出来。
毕竟身为县令的他,左右两边吃回扣,哪里会给他们做主。
“走走走,没什么事就别过来了,我们这也不是什么小事都要处理的!”
看来在他们来的路上,这位县太爷就已经知道他们的来意,这是故意躲着不出面呢。
“既然县令不肯出门辨别,那么我唯有击鼓鸣冤了。”
只要县衙门口的鸣冤鼓一敲响,就不得不开庭审问,这个可是规矩,他们不得不从。
尽管连莫都这样说了,那两个看门的官兵依旧是无动于衷,仿佛不信连莫真的会因为文书的事击鼓鸣冤。
毕竟只要击鼓鸣冤的话,首先这一上来可就是要被打板子的。
有这样的规定,无非就是让少些不必要的纠纷。
先打十板子,如果你还要告的话,说明却有冤屈,而后才审问具体事因。
就算是冒着被打十大板的风险,连莫还是要见县太爷。
她的决心全都写在脸上了,而下一刻就已经走到了鸣冤鼓的前方。
“既然县太爷不肯见我,那我只好得罪了!”
拿起鼓棒,就不停的敲打着。
咚咚咚……
一时之间整个衙门都响着鼓声。
“何人击鼓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