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分析
三人站在一起,想了好半晌,实在是还是想不通,为什么京城发生的事,远在天府城的人能如此迅速的就知道。
李繁花疑惑的看着祁恒之问道,“军中有这样快的传递消息的速度吗?”
祁恒之摇摇头说,“据我所知,并没有。”
听祁恒之是这样讲,三人都沉默了一瞬。
连朝廷都没有办法如此迅速的传递消息,如果真的是提前得到了消息的话,那神山教中,到底有多少厉害的道具?
要知道,在古代,这个通讯不发达的时候,一个消息想要传到很远的地方,最少也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就是不停歇的快马加鞭传书,也需要两天。
李繁花想了想,将脑子里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开,于是对齐恒之说道:“或许我们应该换个想法,我觉得他们也不大可能拥有那么先进的通讯技术!”
“很可能的,就是,在决定好行动之前,他们就已经将所有的人召回了,提前发布消息,这样子才会在,第二日的时间,所有人撤离。”
听到李繁花的这个想法,祁恒之点了点头,说道,“这个确实可能性比较大,毕竟我也不太相信他们能拥有这么先进的技术。”
“毕竟就算有,也不大可能会在这种无名小卒手中。”
听着两人的话,洛知也说道,“我也偏向于是繁花所说的那样,毕竟这卖烧饼的刘家的,在天府城,已经很多年了,当时他们看起来也不像是头头。”
“换句话说,当时神山教的阴谋被打破时,天府城的头头已经伏法了。”
“这里的神山教余孽,应当也群龙无首了。”
李繁花长长叹了一口气,“倘若是这样的话,那说明他们在寻我的时候,准备这场谋逆的时候,就已经做了两手的准备。”
“想来在京城的那场行动,并没有打击到他们真正核心的人物。”
看李繁花如此忧心,祁恒之轻轻拍了拍李繁花的肩膀,“不要担心,他们毕竟也是扎根几百年的教派了。”
“这神生教存在的时间,比我朝建立的时间还要久,有些准备自然是正常的。”
“不过你也不必太过担心,毕竟他们的人数并不算很多。”
“这些江湖教派,从前是最不屑参与朝廷纷争的,只不过这神山教行事越发乖张,现在又搞了出来个老什子的圣花,不过眼下有了控制的方法,倒也不足为惧了。”
“只是这些人就像躲在阴沟里的老鼠一样,时不时的出来,恶心你一下而已。”
听着祁恒之的话,李繁花的心中有几分好受了,只不过,内心却还是觉得有些惶惶不安。
当日,在天府城见到的那惨状实在是太吓人了,让李繁花有些记忆犹新。
那场面就像m国研究的生化武器一样,不亚于李繁花在现代看到的,丧尸片。
不过眼下,也没有其他的线索了,便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李繁花又看了一眼祁恒之,“我们还要在这里待些时日,到时多问问吧,然后再去滇南那边看看。”
“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新的线索。”
祁恒之点了点头,说道,“好。”
就这样三人便各自怀揣着心事回去了。
今日没有收获,虽说早有心理准备,却还是依旧有些苦恼。
这神山教的人,看起来还是有几分机智的。
想来彻底清除他们的计划,要再改改了,这些人看起来是有些难以对付的。
不过好在,眼下,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神山教的人目前也不敢轻举妄动。
再加上祁恒之将李繁花的家人都保护起来了,因此,现在的境况也算是还好。
几人没有打探到有用的消息,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李繁花一边思索着,天府城繁花酒楼的改进方案,一边同洛知交代,京城那边的调料方的事情。
同时,也四处在天府城里走走瞧瞧,顺带打探神山教的消息。
这一个月待在天府城的时间,李繁花与祁恒之都寸步不离。
两人的关系进展神速,感情也急剧升温。
终于,一个月的时间也到了,李繁花也该离开天府城了,在天府城的这一个月里,打探神山教的消息,如同大海捞针,没有什么收获。
毕竟自当初的事情之后,天府城所有的百姓都十分的警惕,神山教的人在天府城也如同过街老鼠,天府城眼下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此事虽然让事情进展的不那么顺利,却也让李繁花感到高兴。
毕竟天府城这个千疮百孔的城市,如今能恢复的如此之好,也是李繁花乐得见到的。
在天府城一无所获,李繁花与祁恒之决定将目光放到滇南,两人一拍即合,就准备往滇南去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李繁花也,快速的指点了葛云,葛云如今的厨艺也是突飞猛进,一个人撑起天府城繁花酒楼的排面是没有问题的。
同时也送走了洛知,让洛知尽快的去接手,京城的调料坊的事情。
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终于来到了李繁花等人准备启程的日子了,李繁花与祁恒之二人先是拜别了知府大人。
与知府大人一番寒暄过后,李繁花又从葛云告别,同时,流影也留在了天府城。
随后,马车便开始启程了。
又是一顿奔波劳碌的旅程,不过此次,李繁花与祁恒之都觉得很开心。
二人确立关系以后,在路上的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
祁恒之一路忙上忙下,在旅途中,李繁花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疲惫,或者是奔波。
所有的吃穿用度祁恒之都叫人打点好了。
祁恒之十分的细心仔细,一路上又陪李繁花聊天,解闷,再加上祁恒之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一路上为李繁花讲解风俗地貌,李繁花的旅程过得十分轻松惬意。
两人就在这样的旅途当中,两颗心越离越近。
连这一段路的时间,都变得过得飞快了。
仿佛一眨眼之间,两人就到了滇南,而实际上,这一段路也走了有差不多十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