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张天泽被林公公搀扶着,下意识地也将目光投向陈国师。
陈国师神色凝重,手中拂尘轻轻一甩,缓缓道:“皇上,今日祭祀大典已被破坏,错过了最佳吉时。”
“如今又这般波折,恐怕太子的怨气难以轻易消除。”
“依贫道之见,可将太子尸身放入金棺之中,待到明日午时,正阳之时,将太子金棺运往婆娑河。”
“再用巨石沉棺,如此方能保大京国安泰,平息太子怨念。”
张天泽思忖片刻,点了点头,沉声道:“那就一切按照陈国师所说的办。”
“蒋统领,将太子尸身抬入金棺,先运回东宫,明日午时,准时出发。”
“遵旨!”
蒋统领立刻应诺,命人上前搬运太子尸身。
周明婉又继续道:“皇上,太子金棺运往婆娑河,路途虽远,来回起码得半月有余。”
“可臣妾实在放心不下他孤身一人奔赴黄泉,想送他最后一程。”
“恳请皇上恩准,让臣妾能一同前往婆娑河,亲眼看着太子金棺入婆娑河!”
话落,她微微垂首,浓密的睫毛在眼睑处投下一片阴影,掩去了眸中一闪而过的深意。
张天泽听闻此言,原本深邃的眼眸微微眯起,像是两潭深不见底的幽渊,静静地凝视着跪在下方的周明婉。
片刻的沉默后,张天泽轻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朕准了!”
“唉,若不是朕近日身体抱恙,实在不便远行,朕又何尝不想亲自出宫,送太子最后一程。”
说罢,他伸出手,将周明婉从地上扶起,温声道:“皇后,那你便回凤栖宫好好准备准备,一路上多加小心。”
周明婉点了点头:“多谢皇上!”
张天泽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去。
待张天泽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中,周明婉才缓缓抬起眼眸!
刚刚自己搬出周家三十万大军,又步步紧逼,迫使张天泽严惩三皇子。
这一番交锋,几乎已与张天泽彻底撕破了脸皮。
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此去出宫,送“太子尸身”前往婆娑河,这一路,定然凶险!
但她别无选择,若是不这么做,以张天泽多疑的性子,定然会更加猜忌!
刚刚周明婉表面上仍在与张天泽周旋应对,可眼角的余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德妃。
自打进了这殿中,德妃便失魂落魄,如行尸走肉一般。
即使她与张天泽交锋,德妃也不以为然,似乎那眼珠子被定格在了“太子”手上的那块蓝色衣角上!
周明婉清楚地瞧见,当众人的注意力都在她与张天泽身上的时候,德妃像个幽灵似的,缓缓走到“太子”尸身旁,从他手中拿走了那片锦蓝色衣角。
看到这一幕,周明婉眸中闪过一丝更为冷冽深沉的笑。
似乎已经谋划好了下一步的棋局 。
黑夜浓稠而静谧,大雪飘然。
凤栖宫内,烛火悠悠摇曳,昏黄的光影在墙壁上不安地晃动。
周明婉端坐在古色铜镜前,优雅端庄。
头上繁杂的珠钗已被尽数卸下,只着一身轻柔的绸缎中衣,宛如一朵盛开在静谧夜色中的百合,褪去了白日里的华丽,多了几分柔和与素净。
素樱侍立在她身后,手中握着一把精致的檀木梳子,动作轻柔而熟练,一下又一下地梳理着周明婉那如墨般顺滑的长发。
马嬷嬷则静静地站在一旁,微微垂首。
小虎蜷缩在不远处的地上,睡得正酣。
除了炭火在燃烧时发出的微声,便只剩下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
素樱与马嬷嬷都不敢轻易发出声响,生怕打破这如镜面般脆弱的宁静,惊扰到正陷入沉思的皇后娘娘。
周明婉在思索时,总会不自觉地盯着自己的护甲。
“竟然真的是德妃的旧相识!”周明婉突然打破沉默。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马嬷嬷,你即刻派人,盯着那人的一举一动。”
“德喜宫那边有任何异动,你都要来禀告本宫。”
“德妃这般处心积虑地算计本宫,这笔账,本宫定会好好清算,送她一份难忘的‘贺礼’。”
马嬷嬷微微欠身,谦卑而恭顺:“是,皇后娘娘,老奴这就去安排。”
周明婉轻轻闭上双眼,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本宫乏了,素樱也退下吧。”
马嬷嬷与素樱相互对视一眼,而后同时福身行礼,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小心翼翼地关上了房门。
周明婉独自沉浸在黑暗之中,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的流逝都显得格外漫长。
她就那样静静地坐着,闭着双眼。
直到一丝淡雅的伽罗沉香悠悠钻进她的鼻腔,那熟悉而令人安心的香气,如同春日里的暖阳,瞬间驱散了她心头些许的阴霾。
紧接着,一只温暖而宽厚的手臂轻轻环上了她的腰肢。
张景瑞那温和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婉儿,在想什么?”
周明婉缓缓睁开双眼,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些许微颤:“我在想,承儿如今到了何处?”
“一路上是否平安?”
“张天泽是否已经相信承儿之死?”
她紧紧反握住张景瑞的手:“本宫,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