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但就不知一本万利算不算是诚信经营了?
当然这事儿除了王伯、月红、暗香也没第四人知晓。
锦旗上面写有“清水县县衙”几个字。
这含金量就很大了,代表着当地县衙权威认证。
完全能震慑住一些同行们的恶意滋事。
这面锦旗就挂在铺子里最显眼的地方。
前来购粮的人有不少识得字的,不愁没人帮着宣传出去。
柳宅这边更是安宁祥和。
有常护院腰配大刀守在门房里,家里每个人都很舒心。
徐氏每日在家打理前后院子,负责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日常所需。
她还念叨着过段时间要去买一只小猪回来养,被月红直接否决。
养猪多麻烦人啊,又要给它准备猪食,又要给它清洗猪圈。
月红空间里肉食丰富,且能不限量的供应,可不能让她阿娘为了养猪而忙。
“阿娘,别养猪了,气味儿大,咱们家这不是养了一只小狗花花吗?”
徐氏
这看家狗和口粮猪也能相提并论?
不过话又说回来,她们家确实不差肉食。
亲家公带回那么多猪肉、鸡肉、鱼肉、羊肉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上次还让大伯娘和三叔他们带回去不少。
徐氏断然不会反对月红的意见。
就怕乖女真闻不得那味儿,没见乖女从不去马棚那边吗?
不养就不养吧!没准城里人不兴养猪。
王伯又开始了他的忙碌生涯,库存里的粮食充足,可补可不补。
只是宁虎那边蜡烛的需求量更大了些。
不知是过年期间挥霍一空,还是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宵节,不少商户去他那下了订单。
如今已经不是考虑蜡烛的销路,而是蜡烛数量跟不上的问题。
王伯不得不赶着马车出去重操旧业。
是以,月红哪怕如今已是身怀六甲,多数时间还得留在前院等候着。
王伯心疼大闺女月红不能安心养胎,干脆叫上小闺女暗香一起赶着马车出门。
这样出去一趟回来也能多装一马车的货物。
老太太上次在酒楼里点菜不识得字,自我感觉有点丢人。
小月娥跟着老管家学习读书认字时,她也跟着坐在一旁竖着耳朵听。
到底是年岁老了,学习能力不够、记忆能力不行,一天下来啥也没能学会。
柳月初沉浸在他的习武训练中,认真对待的态度让月红都怀疑人生。
真有人是武痴吗?
自家小弟可别练武把自个儿练傻了,看来还得多让他出去增长一些见识。
青云巷是一条宽敞清幽的巷子,这条巷子不允许摊贩们摆摊售卖。
没有小贩们高昂的叫卖声,自然也就没有市井小民那些讨价还价的喧嚣和吵闹。
这条传闻中可以行大运的巷子,从年初八开始逐渐就热闹起来。
有不少学子结伴同行,他们身边带着书童。
一个二个意气风发,谈笑风生,瞧着像似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一位身着青色长衫的学子,手持书卷,他身旁的书童背着书箱,紧跟其后。
这位学子口中还念念有词,似在温习文章。
另一位身着白色长袍的学子则显得更为洒脱,手中折扇轻摇。
与同伴们谈论着古今之事,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在常胜眼里犹如一群神经病。
天儿那么冷,你们拿着个折扇装什么样子?
还不如拿个小木凳,走累了还能随时坐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