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平稳运行

第725章 平稳运行

整个实验室沸腾了。·l¢o·o′k¨s*w+.!c-o′m,工人们互相拥抱,有人甚至哭了起来。秦浩却悄悄走出厂房,在星空下点了支烟。他的手在微微发抖——不是疲劳,而是兴奋。这一刻,他知道秦氏精工不再是模仿者,而成为了创新者。

秋交会的展厅人声鼎沸。秦浩穿着不太合身的西装,站在秦氏精工的展位前。他们的展台上摆着静压导轨滚珠丝杠样品和测试报告,却少有人问津。不远处,国营大厂的展位前挤满了外国客商。

小秦?

一个熟悉的声音让秦浩转过头。水泵厂的赵副厂长挽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

听说你们也来做外贸了?赵副厂长用英语对外国人说了几句,然后好心翻译,这位是外面海德公司的采购经理穆勒先生,他对你们的高精度产品很感兴趣。

秦浩听出了话中的嘲讽,却不动声色地用英语直接回答:穆勒先生,欢迎了解我们的静压导轨滚珠丝杠,测试数据显示其精度超过din标准20%。

穆勒惊讶地挑了挑眉,接过测试报告仔细查看。赵副厂长脸色变得难看。°比|:?奇-中?文}>网? ¢}ˉ更$]±新±¢最ˉ<¥全>

不可思议!穆勒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中国私营企业能达到这种精度?

我们有自主研发的静压补偿系统。秦浩从样品箱中取出一个透明亚克力展示件,内部精巧的液压结构清晰可见,这是世界上首个将静压技术应用于滚珠丝杠的设计。

穆勒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仔细检查展示件,又对比测试报告,突然伸出手:秦先生,我需要200套样品,空运到外面测试。如果合格,首批订单5000套!

赵副厂长在一旁急得直冒汗:穆勒先生,国营厂的报价比他们低15%...

在精度面前,价格是次要的。穆勒干脆地说,随即掏出名片递给秦浩,下周我会亲自去贵厂考察。

当晚,秦浩在宾馆给李卫国打长途电话,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发颤:外面人要来厂里考察!准备最好的接待!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有个问题...穆勒是不是秃顶、留小胡子的高个子?

你怎么知道?

因为他现在正坐在我办公室,说是提前来看看。#?咸t|?鱼£看?|书.o%网. }已&*?发?¨布¢a÷最?¨新d/章?节?#李卫国的声音突然压低,同来的还有赵秃子和工业的人。

秦浩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赵副厂长要动用行政手段搅黄这笔生意。

第二天一早,秦浩就坐头班车赶回工厂。刚进大门,他就察觉气氛不对——工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看到他立刻散开。

李卫国在办公室来回踱步,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他们挑了一堆毛病!说我们消防不合格、环保不达标、设备来历不明...

穆勒什么反应?

那家伙倒是实在,一直说技术好就行。李卫国苦笑,但工业局的人说了,不整改到位就不给出具出口许可。

秦浩走到窗前。院子里,几个穿制服的人正在检查消防设施,不时在本子上记录什么。

原料渠道呢?

更糟。李卫国声音发涩,周主任早上来电话,说上级下了通知,集体企业的钢材必须优先供应国营单位。

秦浩一拳砸在墙上。静压导轨需要特种合金钢,国内只有少数几家钢厂能生产。如果鞍钢的渠道断了...

厂长!周明慌慌张张跑进来,3号车床的数控系统瘫痪了!方师兄说是有人故意输入了错误参数!

秦浩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这不是意外,而是一场有预谋的围剿。

会议室里烟雾弥漫。秦浩、李卫国和几个核心骨干连夜商讨对策。

要不找关系疏通一下?生产科长提议,我姐夫在...

来不及了。秦浩摇头,穆勒只给我们两周时间准备样品。

原料怎么办?特种钢不是随便能买到的。

秦浩突然想起什么,翻出通讯本找到一个号码:马国栋说过,重型机械厂有类似材料的库存。

电话接通后,马国栋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建议:去铁合金厂,他们有种实验合金性能接近。就说是我介绍的,找技术科长老徐。

原料问题有了眉目,秦浩转向技术团队:周明,系统能修复吗?

能!周明难得地挺直腰板,方师

兄已经重写了防护程序,以后需要密码才能修改核心参数。

凌晨三点,战略初步确定:李卫国负责应付各类检查;秦浩亲自带队赶制样品;周明和方磊加强数控系统防护;老刘带人去辽阳采购原料。

散会前,秦浩叫住大家:还有件事——从现在起,静压导轨的核心技术参数只由我、周明、方磊三人掌握,其他人分段操作。

工人们面面相觑,但都点头答应。他们知道,这是战争状态下的必要保密措施。

铁合金厂的实验合金性能出乎意料地好。老刘带回的样品经测试,各项指标甚至超过了原设计材料。

老徐说这是他们为航天项目研制的,还没命名呢。老刘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他偷偷给了我们半吨,条件是以后提供使用数据。

与此同时,秦浩重新设计了工艺流程,将静压导轨的加工时间缩短了40%。周明和方磊则开发出一套自动检测系统,确保每个出厂产品都100%合格。

穆勒来访前夜,工厂灯火通明。秦浩亲自检查最后一批样品,突然发现一个致命问题——静压油路的密封件在高温下会轻微渗漏。

全部返工!他毫不犹豫地下令。

李卫国急得直跳脚:明天一早穆勒就到,哪有时间?

通宵干。秦浩已经脱下外套,改用氟橡胶密封圈,耐温提高50度。

工人们没有一句怨言,立刻投入战斗。凌晨四点,当最后一组密封圈更换完毕,秦浩累得直接坐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