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他顿了顿,声音沉痛:“黑潮军虽灭,但天下未定。西北军刚刚经历大战,虽有胜绩,亦是元气大伤。
郑浩然手握十万边军,镇守西北门户,其地位举足轻重。
若此时严惩郑浩然,万一激起兵变,西北糜烂,其后果不堪设想!届时,恐怕就不止是黑潮军一个祸患了。”
“难道就任由他如此嚣张跋扈?朕的颜面何存?朝廷的威严何在?”李砚依旧怒气难平,但语气中的暴戾稍稍减弱了几分。
他并非完全不懂道理,只是年轻气盛,咽不下这口气。
“陛下,颜面事小,江山事大。”周慕白叹了口气,语气恳切,“郑浩然要粮草,要军饷,甚至要封赏,无非是想坐实他平叛首功的名头,稳固他在军中的地位。
既然他还需要朝廷的名义,还需要朝廷的补给,说明他暂时还没有彻底反叛的心思。我们不妨……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李砚皱眉。
“正是。”周慕白眼中闪过一丝精明,“陛下可下一道旨意,嘉奖郑浩然平叛之功,允其所请,拨付部分粮草军饷,以安其心。
如此,既可稳住西北军,又可向天下人展示朝廷宽宏大度、赏罚分明。至于他沿途劫掠、军纪败坏之事,可暂时记下,待日后局势稳定,再行追究。”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更加凝重:“陛下,郑浩然之事,不过是表象。真正的问题,在于我大周积弊已深,军制废弛,地方尾大不掉。从黑潮军之乱,到如今郑浩然的跋扈,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我们赖以依靠的军队,已经不再可靠了!”
“那当如何?”李砚皱眉。
“改革!”周慕白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老臣以为,当务之急,并非仅仅是安抚郑浩然。而是要着手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更要效仿……效仿那林萧练兵之法,编练一支真正属于朝廷、忠于陛下、战力强悍的新军!唯有如此,方能重振朝纲,削平藩镇!我大周,已到了不破不立之境地!”
“编练新军?”李砚愣住了,随即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宰相说得轻巧!练兵不要钱吗?粮草、军械、饷银,哪一样不是天文数字?!郑浩然那边就已经是个无底洞了,还要再建一支新军?钱从哪里来?!”
他猛地转向站在一旁的户部尚书:“户部!告诉朕!国库里还有多少钱?够不够赏赐郑浩然?够不够再养一支新军?!”
户部尚书崔令闻言,额头上瞬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颤颤巍巍地出列,躬着身子,声音比蚊子哼哼也大不了多少:“启禀陛下……国库……国库……”
“说!”李砚不耐烦地吼道。
崔令一个哆嗦,差点跪倒在地,哭丧着脸道:“陛下……国库早已空虚!连年用兵,各地税赋又因战乱收不上来,实在是……实在是捉襟见肘啊!别说编练新军,就是……就是郑都督那边索要的粮饷,户部也……也实在难以足额拨付……”
“废物!”李砚气得一脚踢翻了面前的脚踏,“连区区粮饷都拿不出来!朕养你们这群饭桶何用!”
张大人吓得面无人色,跪伏在地,不敢言语。
李砚在龙椅上烦躁地踱步,目光扫过殿内噤若寒蝉的群臣,最后停留在户部尚书身上:“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崔令抬起头,看了看宰相周慕白,又偷偷瞟了一眼龙椅上暴躁的皇帝,嘴唇蠕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