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3章
就连李东自己,也听说过上级领导准备让他去守水库的传闻。
所以在接到调令之前,李东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可这份调令的内容,依旧让李东有些错愕。
不是去市局,也不是去分局,更不是去基层派出所。
而是将他调往国东矿业?
国东矿业?
倒不是陌生,而是太过熟悉!
国东矿业就在江北,曾经也是江北的支柱产业。
只不过那个时候还不叫国东矿业,而是叫天州煤矿。
改革开放初期,江北区也因为天州煤矿着实风光过一阵。
当时整个天洲的工业总产值,有一大半都是天州煤矿贡献。
也正是因此,天洲煤矿成了江北区的明星企业。
天州煤矿最辉煌的时候,产量曾突破200万吨,占全省煤炭供应量的35。
连续7年位列天州市纳税榜首,最高贡献财政收入的42。
建成全市首个带地暖的“矿工新村”,配备s国专家设计的集中供暖系统。
首家企业自建职工医院,首座带中央供暖的矿工大厦。
援建江北区文化宫,拥有当时省内最大35毫米胶片放映厅。
援建江北矿业大道,也是当时省内第一条双向4车道的柏油马路。
天洲第一座立交桥,工人新村棚改工程,处处都离不开天洲煤矿的影子。
鼎盛时期职工超8000人,连带家属占江北区三分之一的人口。
矿工子弟小学,曾连续5年高考升学率全市第一。
矿务局篮球队,曾代表汉东省参加全国工人运动会,并且蝉联三年的冠军。
而天洲煤矿那栋13层的总部大楼,不光是江北人民的精神象征,曾经也是整个天州的最高建筑!
提起天洲煤矿,简直有太多的辉煌。
而李东之所以如此熟悉,也是因为父亲。
父亲李志刚就是天州煤矿的一名煤矿工人,半辈子的时光都献给了这座煤矿。
哪怕是退休之后,也一直心心念念这座煤矿。
也正是这座煤矿才撑起了李家,并且把他们兄妹三人送进了大学。
所以对于这座煤矿,李东有着超出常人的感情。
只不过随着改革浪潮,这座煤矿也倒在了历史洪流当中。
最后被汉能集团以12亿元低价收购,并且改名为国东矿业,辉煌就此落幕。
虽然后续因为稀有金属的开发,国东矿业再次迸发了第二春。
不过比起当年最辉煌的时候,简直相差甚远。
可以这么说,李东的前20年就跟这座煤矿脱不开关系。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从警生涯,竟然也会跟这座煤矿就此交集。
见李东不说话,杨振华还以为李东不满意这个工作调动,略带安慰的说道:“小李啊,工作地点虽然在矿区,但编制挂在市局治安支队。”
“行政级别提了半级,享受副科待遇,这是上级领导对你特批的破格任用。”
“这也就是驻企,否则的话,你可绝对没有如此级别待遇。”
“怎么样,刚转正就享受副科级待遇。”
“整个天洲的警察系统,你李东可是头一人!”
“我记得你妻子宋辞同志,好像才也正科级吧?”
“还有我这个派出所的代所长,从警十几年不也是副科级?”
“你李东可倒好,才工作半年,就追上了我半辈子的努力!”
“老弟,实不相瞒,我真是羡慕你啊!”
李东调侃道:“杨所长,要不咱俩换换?”
杨振华略微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