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瑾这个字,最配她

桂嬷嬷先是听到一声茶碗落地的脆响,然后是太皇太后愤怒的骂声。+小`说c~m¨s· ′更.新¨最^全.

她顾不得手里的事,放下东西就往外跑。

眼前的一幕,吓得她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满地茶渍不说,太皇太后倒在摇椅下,而皇后则摔到了一旁。

“皇祖母,这都是臣妾听说的,臣妾相信,这一定是有人恶意中伤,臣妾也是不想您和明珠公主蒙受不白之冤,才到您面前多一句嘴的。”

“滚,给哀家滚。”

“满嘴胡言乱语,也敢到哀家面前说。”

“你真是太大胆了,看哀家不撕了你的嘴。”

“哎哟,”桂嬷嬷赶紧挡在太皇太后跟前,小声劝道:“老祖宗,可不能乱说啊。”

那是皇后,又不是随便什么嫔妃下人,任她训斥责骂。

这种话要是传出去,可不是丢了自己的体面了吗。

如兰上前扶起许灼华,踉踉跄跄往外走。

桂嬷嬷顺着看过去,似乎看到皇后的手受伤了。

坤宁宫。

祁赫苍将如兰提到跟前仔细叮嘱一顿,这才跨步进屋。

“陛下,太医都说了只是小伤,不碍事的。”许灼华被瓷片划伤的地方,缠上了白纱。

她是交代徐太医稍微包得看起来严重些,可也不至于像个熊掌一样吧。

幸好现在是冬天,全当保暖了。

祁赫苍小心拉过她的手,仔细看了看,“以后还是别去寿安宫了,你上次过去晕倒,这次去又划伤了手......”

“朕想起来了,你小时候就是在寿安宫受的伤,听宜仁郡主说,险些救不回来,害你在府上关了整整十年。*秒\章`节+小¨说-网~ \免,费^阅!读\”

“桃桃,太皇太后那边的事就交给内务府吧,你不必事事都亲自去管。”

许灼华皱眉道:“这怎么行,先帝在世时,最孝顺的就是太皇太后,宫里宫外都看着呢,臣妾要是不管,少不得又有人说闲话。”

“太皇太后就是病了,心情不好,她也不是有意的。”

“不行,”祁赫苍这次怎么都不肯退步,“这件事就按朕说的做,你要是不放心,就让张妃去。”

许灼华噗嗤笑出声。

“陛下将张妃当什么了,她好歹是陛下的妃子,怎么什么鸡零狗碎的事都甩到她头上。”

祁赫苍想了想,“朕瞧她干得起劲,也没说什么抱怨的话。”

“张妃不抱怨,是她性子好,又愿意体贴臣妾,可总这样显得不地道。臣妾想替她求个恩典,还请陛下应允。”

“想求什么,位份肯定不能再升了,其它的赏赐你说了算”

祁赫苍一手揽着他,一边等着她继续说。

“咱们入宫也有一年多了,老这么张妃张妃的叫着,总归不太好听,不如陛下赐个封号吧。”

祁赫苍伸手在她脸上揉了揉,“依朕看,这件事你该是老早就想好了,还假模假样到朕面前求什么恩典。”

“不如就赐个“贤”字,她帮着你料理宫务,也算得上贤惠。”

许灼华知道张承礼不会喜欢这个字,开口道:““贤”字倒是不错,但历朝历代,能得这个封号的,都是宠妃......”

话还没说完,祁赫苍便接过去,“确实不妥,那你自己想一个吧,你和张妃一向要好,你选的她肯定喜欢。-q+s\b!r,e¢a¨d,.¢c/o+m·”

“是,那臣妾就先替张妃谢过陛下了。”

祁赫苍走后,许灼华在纸上写下一个“瑾”字,让人送到内务府去了。

怀瑾握瑜,风禾尽起。

张承礼虽身在后宫,行事却一首秉持心中正道。

这样的人,不该囿于后宫。

她知道她的抱负,知道她的向往。

就像她们时常谈起的话题,总有一日,总有一个女子,会延续前人走出的步伐,义无反顾走出后宅走出后宫。

虽然张承礼从来没抱什么希望,也许终其一生,也见不到这一日。

可许灼华却还抱着希望,她更希望,迈出这一步的人,是张承礼。

......

时间匆匆忙忙,转眼就到了腊八节。

这种小节,本是没有准备宴席的。

但想着大家许久没有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了,许灼华让内务府安排了一处家宴。

许灼华亲自选的家宴地点

,定在西岭阁。

陆思思提前去了那里,因为西岭阁建在皇宫最高的地方,从顶楼望出去,刚好可以看到西边的雪山。

她以为自己去得够早了,没想到登到楼顶,竟遇到了赵寻安。

“赵昭仪也喜欢登高望远吗?”

陆思思最近刚得了一个西洋舶来的望远镜,迫不及待拿出来,想在赵寻安面前显摆一番。

赵寻安随口答了一句,望着西边的方向兀自叹了一口气。

早在半个月前,赵家就传来消息,说她的小娘病了。

当初,她的小娘是被人卖进赵家的,卖身契还捏在夫人手里。

眼看着府上的妾室卖的卖送的送,都清理得差不多了,赵寻安求了太傅,由太傅亲自出面,才保住小娘在赵家有一席栖身之所。

自己好不容易进了宫,却不中用,没得皇帝一点儿欢心。

能坐在昭仪这个位置上,或许还是皇帝看在太傅的颜面才封的。

眼看着快到年节,天还得再冷上些。

也不知小娘在府上,有没有人替她请大夫,有没有人在身边照顾她。

“哇,那是不是日照金山。”

陆思思抬起手肘撞了撞赵昭仪,突然笑起来,“我忘了,你这样看出去,肯定看不清楚。”

“我刚托人买的望远镜,你要不要试试?”

赵昭仪才没心思看什么日照金山,可想着万一能用这个西洋玩意儿看到太傅府呢,说不定还能看到小娘。

她道过谢,赶紧接过来。

陆思思极为热情,告诉她如何操作。

可看到最后,在那屋檐挨着屋檐,街道连着街道的繁华京城里,她连太傅府在哪儿都没瞧见。

“怎么样,好玩儿吗?”

赵寻安点头,“好玩,真是好东西,我还从来没见过,应该很贵重吧。”

这句话正好挠到了陆思思的痒处。

她拉着赵寻安,开始天南地北地聊起来。

赵寻安一时感慨道:“陆昭仪总是这般快活,想必家里没什么让你操心的事吧?”

“操心?”陆思思正想说没有。

可一想到太皇太后要死不活的,陆家己经托人传了好几次口信给她,让她务必趁着太皇太后还在,尽快怀上皇嗣,延续陆家的荣耀。

她倒是想啊,可皇帝不愿意,难不成自己还能霸王硬上弓不成。

她百无聊赖摆摆手,“他们把我弄到后宫,跟坐牢似的,我都一年多没逛过街了,我的牺牲还不够大吗?”

“家里的事,凭什么还要我操心,我可管不着那么多。”

赵寻安对陆思思说不上是不是羡慕。

陆思思的母亲是陆家主母,再不如意总归衣食无忧。

陆思思身为嫡女,理应为家族前途着想,可她没心没肺的模样,实在不像能担起这份责任的人。

也许,像她这样的糊涂人,反倒能过得更自在吧。

“赵昭仪,你就是整日想太多了,我都好久没见你开怀笑过了。”

陆思思走在她前面下楼,嘀嘀咕咕道:“咱们在家做姑娘时,确实受了父母抚育教养之恩,可他们将咱们送到宫里的时候......”

陆思思顿了顿,转头回来看她。

夕阳正好打在她琥珀色的瞳仁上,仿佛流动的蜜糖。

她抿唇道:“反正,父母之恩,我己经报完了,往后余生,只求个逍遥快活罢了。”

说完,陆思思蹦蹦跳跳继续往前走。

赵昭仪此刻,是真羡慕她。

也许,自己也该像她那样,凡事看开一点,尽人事听天命,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