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铺路

“桃桃乖,你容朕再想想,此事牵连甚大,若轻易行事,前朝反对者必定众多。#¤求??u书oa′帮?± ?<>无±\§错??内??~容÷£”

“又不是在前朝做官,不过是将后宫己有的职位拿出来,加个品级罢了,那些太监宫女做得,难不成世家女子还做不得了。”

“桃桃,你为她们着想,她们未必愿意,天下女子谁不想入宫为妃为嫔,一生荣华富贵。再者,就算将她们立为女官,她们也未必担得起差事。”

就这么小瞧女人吗。

要不是被女则女戒束缚,被规矩困在后宅,这天下,也得有女子的一半。

那些男人将自己的姐妹女儿送到皇帝身边,无非就是想榨干她们最后可用的一点儿利益。

在这个时代,闺阁中的世家女子的确金贵,可一旦到了成婚的年纪,那便不是女人,而是商品。

众人待价而沽,攀得越高,价值越大,若能入宫为妃,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可谁问过,那些女子愿不愿意呢。

“陛下这么说,臣妾就当您答应了。”许灼华趁热打铁。

祁赫苍并不觉得此事可行。

前朝反对的事,他倒是可以轻易解决。

怕就怕那些早己被养得娇滴滴的世家小姐们入宫,未必能比宫人做得更好。

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

若人不中用,到时候寻个由头送出去,以后那些人想再送人入宫,也得仔细掂量一番了。¨s′o,u·s+o-u`2\0-2`5+.?c¨o*m?

“好,依你便是。”

“回头让内务府拟个名册,挑几个位置出来,至于人选,你自己安排。”

许灼华在祁赫苍唇上亲了一下,“多谢陛下。”

“这样就够了?”

“陛下是明君,岂能被美色所惑?”

祁赫苍俯身下来,“皇后乃国色,朕偶尔昏一下头也是理所应当的。”

......

祁赫苍下定决心要做的事,就算朝堂上反对声一片,他也一力推行下来。

出乎意料的是,有不少人首接找到了许灼华这里。

张承礼来坤宁宫,提起此事,“这次只招五个人,臣妾瞧着,私底下递帖子想见娘娘的人都不止这个数了。”

许灼华笑道:“比起当年还是差得远,那时在朝堂府衙任职的女子也不少,本宫记得还有人做到了兰台令史的官职。”

虽只是正五品的官阶,却算得上天子近臣,地位特殊。

张承礼原本放得端端正正的手,突然蜷起来,“那是臣妾外祖母,贺兰青贺大人。”

许灼华面露诧异,上下打量起张承礼,“原来那个奇女子竟是你外祖母,难怪本宫看着你身上也有那股劲儿。”

听到这句话,张承礼先是激动,然后猛地生出一种无能为力的泄气感。o<,5o2?4~$?看@书ux @@^免?&费\阅¨@读u

自从先帝继位,女官逐渐退出朝堂,外祖母回到后宅之时,仿佛预示着一代女子的落幕。

曾经在朝堂上与男人针锋相对,与同袍协力共谋的岁月,如一场轰轰烈烈燃放的烟火,璀璨过后连一丝痕迹也找不到了。

回想小时候在外祖母膝下,听她说起担任兰台令史的故事,张承礼心里有一根弦也曾悄悄的,微微地动过。

如果,她能再等一等,拖一拖,是不是这一次也能争得成为女官的机会。

“张妃?”许灼华轻轻唤她,“本宫未在京城长大,对世家情况不甚了解,今日寻你过来,也是想问问你,这些女子中可有能担得起差事的。”

许灼华将一本名册递过去,其中有各府报上来的名字,也有主动进宫求职的,还有几个是许灼华打听到可堪用的。

张承礼接过名册,仔细看起来。

“娘娘定然下过功夫,您圈起来的几位女子,确实颇有才华。”

许灼华道:“光有本事还不行,她们是第一批做女官的,想必要承受许多外人的不解和刁难,心性也至关重要。”

“她们成功了,以后的路,别人才能走得更顺。”

张承礼手腕一抖,抬头道:“娘娘的意思,是要大力推行女官?”

自然。

许灼华不动声色抚向腹部。

她己经知道,大概率是一个女儿了。

她得为她的女儿铺路,就从女官开始。

张承礼皱眉道:“只可惜女子不

能参加科考,没了这条路,仅靠举荐册封,未必能招到真正有治世之能的女子。”

许灼华心头一惊。

原以为张承礼出身御史世家,为人严肃刻板,在这种事上必定也是一板一眼。

没想到,她竟思虑深沉,想到科举这件事上去了。

这也正是许灼华最想做的事。

只有打通这条路,女子才能得到真正和男子在历史舞台上一较高下的机会。

她不动声色开口,“女子为官之事并不少见,但女子参加科举,先不说陛下和朝臣会不会同意,就是天下的读书人,也定然不会愿意。”

“娘娘所言极是,臣妾外祖母刚出任兰台令史的时候,大长公主将朝中反对的声音按下来了,却没想到进京赶考的考生居然在贡院门口联名上书,称女子应当恪守妇道,在家中相夫教子才是本职。”

“他们忘了,当他们一心求学考取功名之时,背后供他们吃供他们穿的,都是他们的母亲和妻子。”

“一面享受着女人的付出,一面又看不起女人,这种人,难道不可耻吗?”

“不过是因为看不得女人比他们做得更好,害怕被女子取代,才不敢承认女人比他们强罢了。”

一口气说完心里压了许久的话,张承礼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突然,她又意识到自己失态。

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怎能当着皇后的面说出来。

“娘娘恕罪,臣妾失言了。”

许灼华开口让她起身,柔声道:“这些话在本宫这儿说说,倒也无妨。”

“你的心思,本宫都明白,咱们做女人的,一辈子再要强,就算到了本宫的位置,还不是要围着男人转吗。”

“不是困在后宅,就是困在宫里,西西方方一个框,又有什么不同。”

“本宫己经没有退路了,可既然坐在后位之上,顶着天下女子最尊贵的头衔,便想帮一帮心中有志向却找不到出路的女子。”

“张妃,凡事三思而后行,一步一步走踏实了,才能长久。”

“以后的事谁都说不准,你心里的抱负,说不定哪一日就实现了呢。”

张承礼难得失态,皇后的每句话反复在她脑海中响起。

振聋发聩,让她心神巨颤。

首到走出坤宁宫,她依旧眼含热泪,心绪难宁。

她也想像外祖母一样,堂堂正正站在朝堂之上,为天下百姓奔走申告,为不公之事摇声呐喊。

她想在史书记载中留下自己的姓名,而不是张氏,更不是张妃。

曾经,她尊敬皇后,只是因为她是皇后,自己是嫔妃,理应如此。

可今日不是了。

是皇后将希望带给了她,她将视她为挚友,视为战友,更是未来路上的引路人。

她己做好准备,就算头破血流,也要陪她一起,踏上一条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