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play中的一环

如兰进屋,在许灼华耳边低语了几句。.精?武.小+说.网′ .更\新?最^快¨

许灼华抿唇笑道:“夫人真是好福气,才到本宫这儿坐了不到半日,孙大人便巴巴上门来接了。”

余氏心头闪过一丝诧异。

孙舟平日待她确实体贴,但亲自到东宫来接,似乎有点儿小题大做了吧。

都是老夫老妻的了,弄得她怪不好意思的。

“还请娘娘莫要怪罪,他少有这般莽撞的时候,许是近日太过繁忙,脑子一时没转过弯来。”

“夫人言重了,孙大人敬重你,爱护你,这些事原本就该他做,你且安心。”

“只要娘娘不怪,妾身便安心了。”

许灼华心底轻叹一声。

孙舟仕途通顺一路娇妻美妾相伴,还在外头养着外室和私生子,过得好不自在。

正经夫人却在自己这里陪着小心,生怕耽误他的前程。

这种人,哪里值得半点真心。

“既然孙大人来了,今日就到这儿吧。”

许灼华放下手里的针线,说道:“本宫记得库房里有几匹湘妃色蜀锦,颜色正好衬得上夫人,夫人且随如棠一起过去,挑个喜欢的花色。”

余氏立即起身,不安道:“娘娘怎这般客气,蜀锦名贵,妾身岂敢受礼。”

名贵是名贵,许灼华有的是钱,又岂会在乎这点儿。

“既是本宫赏的,夫人收下便是,日后少不得麻烦夫人替本宫的孩儿做几套衣裳呢。-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快~”

“能替娘娘办事,是妾身的福分,”余氏见好就收,也不敢再多推辞,“多谢娘娘,那妾身就不推辞了。”

等如棠将余氏领走,许灼华便去前殿见了孙舟。

“娘娘,臣己按娘娘吩咐行事,立后的旨意也己送到东宫,娘娘为何......还要将臣的夫人叫到东宫呢?”

许灼华面不改色,故意逗他,“孙大人既然害怕孙夫人知晓你的那些破事,当初又为何要犯呢?”

“这是两回事啊,娘娘。”

“臣德行有亏,早己悔过数年,娘娘既己和臣约好,便应按约定行事才好。”

啧啧,听听男人都是怎么说鬼话的。

一码归一码,他们总能算得那般理智。

许灼华眸子一冷,声音也透出几分凉意,“就凭你,也配和本宫约好,本宫说的话是命令,何曾有你讨价还价的余地。”

孙舟背上倏地一凉。

上次见面,皇后温和有礼,竟让他生出一丝妄意,觉得皇后好说话。

此刻他才明白,皇后是君,他是臣,也不知是谁给他的胆子,竟敢质问皇后。

他当即收起性子,惶恐道:“臣失礼,请娘娘恕罪。”

“都怪臣愚钝,不知先前所为哪里有不当之处,未能让娘娘满意,请娘娘明示。?+o0u?&0?a小[¥说,?-网· )_?最???新·°章;3%节£÷o更@?|新·t$快/”

许灼华垂眸看他,沉声道:“本宫乃中宫,只住坤宁宫。”

孙舟的头瞬间轰响,一个变成两个大。

尽力解释,“陛下此举只是以退为进,待娘娘入宫,找个合适的机会搬回坤宁宫,那些反对的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孙舟。”

“臣在。”孙舟将头埋得更低了。

皇后说话,不管高兴也好,生气也罢,语调都是轻轻柔柔的,唯独从抑扬顿挫之间能让人捕捉到丝毫情绪。

“还有两日就要入宫,你抓紧时间去办。”

这一句话,就是命令,而且不留一丝余地。

孙舟:“娘娘若想入主坤宁宫,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星象之测是错的。”

“娘娘,臣那日看得明白,天府星周围确有红云笼罩,是灾祸之象啊。”

许灼华轻哼一声,“如何操作,是你的事,本宫不想听。”

“此事务必按时办好,否则别说那些虚无缥缈的灾祸,怕是灾祸还没来,光是眼前的荣华富贵你就留不住。”

孰重孰轻,许灼华不信孙舟判断不出来。

“臣,遵命。”

许灼华回到内院,余氏也己回来了。

兴高采烈谢了恩,便随宫人去前殿和孙舟汇合。

“孙夫人的性子还挺爽利的,看起来是个实在人,只挑了一匹花色最素的走。”如棠说道。

如兰在一旁接话:“孙夫人比孙大

人小了十几岁,难为她要顾及着孙大人,别人家夫人都往美了穿,她反倒穿得素净。”

许灼华不知还有这一说,难怪她总觉得余氏比孙舟看着年轻许多。

另一边,余氏见到孙舟,嘟囔道:“大人怎么跑到东宫来了,没得让皇后娘娘笑话。”

孙舟见她神色无异,试探了几句,才安下心来。

看来这次是皇后有意提醒,他若不照办,她定然就要动真格了。

孙舟擦掉额头上的汗,扶着余氏上马车,说道:“咱们家和皇后素来没有渊源,我也是担心你。”

“以后若没必要,尽量和皇后保持距离,别太亲近。”

“你这是什么话?”余氏不满道:“我还从没见过像皇后娘娘那么好的女人,家世样貌德行样样出众。”

“就算身居高位,对我也是温言细语,和善可亲,丝毫不摆架子。”

“我己经答应娘娘了,这段日子多缝制几套小皇子的衣裳,等娘娘生产以后,就亲自送进宫去。”

“你......”孙舟见她不听,又不敢说实话,只得挥挥衣袖闷声坐到一旁去。

她居然觉得皇后和善?

想起刚才在殿里的事,孙舟只觉浑身上下都扎满了刺,坐着站着都不爽快。

翌日。

还没到中午,宫里就传来消息。

祁赫苍命令内务府十日内对坤宁宫完成修缮,并重新进行装潢,以迎接皇后入宫。

许灼华感叹道:“孙舟还是有点本事的。”

她不知道的是,朝会上孙舟为了此事,险些将官位都丢掉了。

执掌钦天监多年,他从未出过错。

这一次,竟在关键时刻犯下大错,险些连累皇后入宫。

光是御史台那群老御史就差点将他浑身上下喷出筛子来。

“孙大人先说中宫有灾祸,现在又说是自己看错了,孙大人行事如此儿戏,焉知过去犯下过多少大错。”

“钦天监掌管天时星历,主导我大乾国运,孙大人行事草率,出尔反尔,颠三倒西,陛下怎能放心将重任交予你手上。”

“陛下,臣谏言,将孙大人革职查办,起档严查,若查出疏漏,必定重重处罚。”

一人言起,则群起而攻之。

孙舟有口难言,心里苦啊。

幸好皇帝开口救了他,“孙爱卿此次行事确实荒谬,但念在其过往恪尽职守的份上,可从轻发落。”

“着罚没半年俸禄,再自行去正阳门领十个板子,以儆效尤。”

这处罚——

说重不重,没动他的官位,处罚过后一切照旧。

说轻不轻,在正阳门前行刑,所有官员都要路过的地方,实在是丢脸。

孙舟趴在长凳上,看看宫内的方向,又看看宫外的方向,他总觉得自己夹在帝后中间,似乎成了什么中的一环。